![](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1-10-1024x769.jpg)
上個月,紐約厲為閣展覽「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水彩」 (Francesco Clemente: Watercolors)開幕,展覽回顧了藝術(shù)家三十年來的水彩作品。展覽與厲為閣倫敦空間舉辦的「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粉彩」展遙相呼應(yīng)。兩場展覽策展人皆為藝術(shù)家密友暨建筑師比爾·卡茨 (Bill Katz)。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2-12-1024x759.jpg)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3-12-1024x769.jpg)
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Francesco Clemente, 1952——)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20世紀(jì)70年代末,在意大利的“超前衛(wèi)”運動(Transavanguardia) 中脫穎而出受到世界矚目。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4-13.jpg)
“超前衛(wèi)”運動誕生于上世紀(jì)70年代末80年代初。與“貧困藝術(shù)”喜歡“偶發(fā)”和“裝置”不同,“超前衛(wèi)”在形式上回歸架上,回歸畫面,回歸造型。正如該概念提出者,著名意大利策展人阿奇萊·博尼托·奧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所說:“超前衛(wèi)派產(chǎn)生于70年代—一個危機的時期,藝術(shù)家們意識到使用進步、歷史的價值觀和先鋒的概念已不復(fù)可能。前衛(wèi)的概念是對于藝術(shù)進步的一種機械和進化論的概念。而超前衛(wèi)藝術(shù)家們則是通過引進的方法,采用文化游牧的態(tài)度,來重新運用藝術(shù)史的語言?!边@項運動在奧利瓦的推動之下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西方當(dāng)代藝術(shù)流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推動了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的發(fā)展。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5-14.jpg)
克萊門特是“超前衛(wèi)”畫家中最有才華的一個。由于其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思想,其作品在不同的時期體現(xiàn)出了不同的特點,在受到非理性哲學(xué)思潮的影響下,克萊門特對于自然和人類之間的關(guān)系有著自己哲學(xué)思考。對于他來說:自然不是一種純粹存在于人類感官中的一種現(xiàn)象,人類和自然的關(guān)系是處在永恒的流變當(dāng)中。因此他的作品著重表現(xiàn)的是:處于被支配地位的人的脆弱和人類擁有的能夠摧毀世界的危險力量。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6-13.jpg)
早在上世紀(jì)80年代,克萊門特就被介紹到中國,1988年博耶介紹克萊門特的文章就被刊登在《世界美術(shù)》上,對中國的藝術(shù)家起到一些影響。2015年克萊門特參加第五屆藝術(shù)長沙。2016年其大型個展“游牧生活——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在中國”在泉空間隆重亮相,展出克萊門特創(chuàng)作的油畫、壁畫、紙本、裝置等作品以及他珍貴照片、紀(jì)錄片、詩集插畫及畫冊。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7-13.jpg)
金上之金 VI (Gold on Gold VI)
2016年作
水粉 微型畫 紙本
50.8 x 35.6 厘米 (20 x 14 英寸)
美國 紐約 藝術(shù)家收藏
攝影:Tom Powel Imaging
縱觀職業(yè)生涯,克萊門特廣泛實踐各色媒材,從水墨、油畫、蛋彩繪畫到場域特定裝置,包括掛毯和雕塑物件。水彩畫契合他著名的游牧生活方式,在藝術(shù)家職業(yè)生涯的早期即占據(jù)重要地位。20世紀(jì)70年代,藝術(shù)家廣泛游歷,環(huán)游印度,沉浸在這個國度的多元美學(xué)傳統(tǒng)中。水彩、粉彩和手工紙——邦迪切里 (Pondicherry) 產(chǎn)的紙最佳,輕巧、便攜、成為捕捉其經(jīng)驗的關(guān)鍵工具??巳R門特注重水彩滲入紙張,并產(chǎn)生半透明色彩效果的能力,利用它來強調(diào)他在印度次大陸發(fā)現(xiàn)的靈感刺激。他的藝術(shù)常暗指印度教神話,囊括了一種突出流動性表現(xiàn)的形式和身份。在他近期的「金上之金」 (Gold on Gold ,2016年作) 和「陰影」 (Shadow ,2017年作) 系列中,克萊門特整合了印度微型畫,這是他在20世紀(jì)80年代創(chuàng)作《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署》 (Francesco Clemente Pinxit,1981年作) 時采用的手法,后者現(xiàn)被弗吉尼亞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8-11.jpg)
鏈 (Chain)
1996年作
水彩 紙本
141 x 139.7 厘米 (55?1/2?x 55 英寸)
特別鳴謝:Francesco Clemente Studio
美國 紐約 藝術(shù)家收藏
攝影:Tom Powel Imaging
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 (FRANCESCO CLEMENTE)
鏈 (Chain)
1996年作
水彩 紙本
141 x 139.7 厘米 (55?1/2?x 55 英寸)
特別鳴謝:Francesco Clemente Studio
美國 紐約 藝術(shù)家收藏
攝影:Tom Powel Imaging
雖然克萊門特對水彩畫的巧妙運用最初受印度之行啟發(fā),但在紐約等地創(chuàng)新交流的經(jīng)歷也滋養(yǎng)了其發(fā)展。追隨威廉·布萊克 (William Blake,藝術(shù)家和艾倫·金斯堡在1983年和1984年的合作中參考了他的作品) 的腳步,克萊門特用水彩畫實現(xiàn)了對私人的與靈性的、對可識別形象和抽象形式進行糅合的圖像。他發(fā)展強有力的圖像、形象和符號語匯,其中許多在他的作品中重復(fù)出現(xiàn),如來自「海洋之書」(Book of the Sea) 系列的《對稱》(Symmetry ,1991年作) 和《鏈》 (Chain ,1996年作) 兩作所示。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9-8.jpg)
一個講得好的故事 IV (A Story Well Told IV)
2013年作
水彩 紙本
29.5 x 21 厘米 (11?5/8?x 8?1/4?英寸)
特別鳴謝:Francesco Clemente Studio
美國 紐約 藝術(shù)家收藏
攝影:Tom Powel Imaging
![](http://image.99ys.com/2020/09/64010-8-1024x672.jpg)
一個講得好的故事 I–XXI (A Story Well Told I–XXI)
2013年作
水彩 紙本
29.5 x 21 厘米 (11?5/8?x 8?1/4?英寸)
特別鳴謝:Francesco Clemente Studio
美國 紐約 藝術(shù)家收藏
攝影:Tom Powel Imaging
克萊門特藝術(shù)項目的核心是直面現(xiàn)實之暗示性的渴望——在歷史長河中人類將幻想、愿景與故事孕育為神話。即便露骨的主題也會融入其中;正如雷蒙德·福伊 (Raymond Foye) 所觀察到的,克萊門特的目的「不是為了震驚,而是為了無動于衷地探索情色沖動——否認(rèn)人們可能被自己的欲望所嚇倒的可能性」。這種傾向在最近的水彩畫中表現(xiàn)得極為明顯,如《一個講得好的故事》 (A Story Well Told ,2013年作) 和《印度之夜》 (Notturno Indiano,2019年作) ,該系列作品的靈感分別來自阿波羅和達芙妮的神話以及安東尼奧·塔布奇 (Antonio Tabucchi) 的小說。在這些作品中,克萊門特的水性處理手法引出一種沉靜之感,讓觀眾在對水彩作為媒介的事物更為寬廣的迷戀中瀏覽禁忌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