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中國拍賣行進駐日本 目標直指中國外流文物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作者: 2009-03-25

 

  3月23日, 日本共同社報道。流傳到日本的中國明清時代美術品最近相繼被中國買主收入囊中。傳到日本的中國古代美術品多是20世紀初,由清朝的貴族賣給日本的美術商的。由于作品的水平高、出處確鑿,在收藏家中受到好評。中國的大型拍賣行也紛紛在東京開設事務所,從日本買回文物。一名業(yè)界人士稱“互相爭奪”的景況還將持續(xù)下去。

  去年12月,北京舉行了一場拍賣會,拍賣來自日本的40件明清陶瓷名品。其中清朝雍正年間的“粉彩過枝菊蝶九秋盤”最為珍貴,目前在全世界只有4件同類作品。該粉彩盤最終被拍出1187萬元人民幣,拍賣會上有2件作品拍得超出千萬元的高價。此次拍賣會非?;鸨髌返某山宦蔬_百分之百。

  主辦此次拍賣會的是中國國有企業(yè)“保利集團”下屬的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拍賣會的作品多是1900年至1945年期間,隨著清朝的滅亡,管理宮廷事務的內(nèi)務府和王侯貴族子弟等出售的。被當時在北京開有分店的日本美術商人收購,再賣給日本的收藏家。

  由于來自日本的收購增多,保利去年在東京開設了事務所。據(jù)該事務所代表風間治子介紹,由于日本從明治之前開始和中國的交流頻繁,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很深,所以日本收藏的中國名作很多。風間認為每年的流量大概在1000件左右。

  中國另一家大型拍賣行“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也在2007年進入日本。嘉德今年2月首次在東京舉辦“中國美術品咨詢會”,150件咨詢大幅超過了主辦方的預計。

  另外風間還表示,由于收藏家去世,家人脫手的作品增多,也導致交易有所增加。

  風間表示“日本懂得文物的人越來越少,對此感到很遺憾。日本在戰(zhàn)前也有很多新興財團和政治家收藏中國的古代美術品。文物總是流向有錢有勢力的地方”。一位經(jīng)營古美術品的在日華人指出全球經(jīng)濟危機的影響可能會持續(xù)2、3年,但大型拍賣行進駐日本就意味著中國希望那回本國的文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