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春拍基本結束了,古代和近現(xiàn)代書畫拍賣成為其中的最大亮點,書畫市場不少規(guī)則正在被打破。好東西不怕貴是其中的突出特色,書畫市場里亙古不變的以平方尺來計價的觀念正在被沖破,同為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同等尺寸的精品和一般作品的價格相差能達到幾十倍。書畫市場鮮明的地域特色也正在被悄然沖開,過去那種本地人追捧本地域藝術家作品的情況正被不分地域的藏家追逐各門各派精品的現(xiàn)象所取代。
規(guī)則的改變是充沛的市場資金所帶來的,而書畫市場的火爆也要歸功于其他版塊的相對冷清。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當代藝術在今次春拍的表現(xiàn)就讓人大跌眼鏡。諸多的市場窘相、疲態(tài)呈現(xiàn)出來,過去那些過千萬元的藝術家在市場里大為減少、拍場的人氣驟減的、整個專場下來成交都從過去過億變成了千萬元以下,當代藝術的市場方向正在迷失,不少拍賣公司甚至取消了油畫的拍賣,當代藝術似乎成為拍場上的棄兒。當代藝術一級市場的低迷徹底地傳導到了拍賣市場中。
之所以會造成當代藝術市場的慘狀,根本原因在于買賣雙方?jīng)]有找到合理的利益均衡點。市場中的大部分人士依然抱著市場高峰時期的價值理念,認為只要堅持住,過去那種價格遲早都會出現(xiàn)。一些明智之士實施了降價,但與市場要求依然有不少價差距離。一些人士開始扶持市場新面孔的藝術家,盡管價格有所降低,但在整體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原來市場活躍人士的作品都交投清淡,市場要接受新的藝術家作品談何容易。而實際上市場不缺關注當代藝術的人,許多藏家都表示,如果畫廊或市場經(jīng)紀人能與時俱進,順應市場的要求,該淘汰的淘汰,好的作品把價格降低到市場所接受的程度,一切將迎刃而解。對于過
去那些市場表現(xiàn)好的作品來說,要做到這一點,的確很困難,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就像你買了一只股票一樣,你在市場高峰時以20塊錢買入,結果不久遇到市場大調(diào)整,降到了10塊錢,如果你預期市場很塊會恢復到20塊錢或以上,那么你就會捂著,但是這只股票的價格實際上已經(jīng)降了一半,股票資產(chǎn)也已縮水,你看好預期必須以時間和現(xiàn)金滯壓作為代價。如果你買的數(shù)量大或是買了多只這樣的股票,那么滯壓的現(xiàn)金就不能流動,而要達到先前的價格水平在目前市場環(huán)境里根本就是一種夢想的話,那么這只股票的交易就不能進行下去。
假如我們換一種思維,或許局面將大為改觀。割肉、降價短期看是犧牲了很大的利益,但長遠看是拯救市場、挽救自己的最好選擇。因為洗牌已是事實,再預期過去自己買入的高價格只是脫離現(xiàn)實的幻想,承認自己過去的瘋狂很可能就能率先抓住下一次市場機會。當代藝術從去年春季調(diào)整以來已經(jīng)一年多過去,如果市場長期處于這種有市無價、一直尋不到底部的情況,資金的轉(zhuǎn)向而造成的進一步失血將可能使當代藝術市場變成一種慢性病,再要痊愈所要走的路將更長。當大家都自降身價,甚至降到市場接受點還低些之時,刺激市場,旺盛的資金將會蜂擁而入,由此將逐步推高價格,新一輪的市場啟動就將快速進行。例如某優(yōu)秀藝術家過去是30萬元一張,當降到10萬以下市場所能接受的程度時,買賣雙方就能找到一個契合點,交易頓時會變到活躍起來,當買的人多了,價格自然就會從10萬上升到20萬或更高。
由此看來,降價、割肉是當代藝術市場恢復的唯一出路。盡管過程是痛苦、艱難的,但機會就蘊涵其中,誰能盡快走出這一步呢?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