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的1月1日開始,藝術將在上海的城市地圖上滲透蔓延。全年的366天中,每天都有藝術活動在進行。它們是單個的文化藝術事件,也是一個藝術項目的組成部分———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延續(xù)了一貫宏大的藝術野心:他們在新的一年將推動一個無比龐大的藝術項目“介入:藝術生活366天”。這一藝術項目的啟動儀式日前在浦東十樂會所舉行。
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證大現代藝術館館長沈其斌、參與項目的著名藝術家谷文達等人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分別從藝術推廣、社會公益、藝術創(chuàng)作的角度介紹了這個項目。據悉,這一活動的藝術事件不僅僅出現在美術館里,藝術還將在街道、廣場、工地甚至普通市民的家里展示、發(fā)生?!敖槿搿币膊粌H僅局限在當代藝術的領域,它是跨學科、跨領域、跨媒介的一場大型行動,文學、音樂、電影、戲劇都在它貪婪的版圖之內。
在谷文達的作品方案圖中,數萬個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紅燈籠將上海的盧浦大橋、南北高架以及延安路高架包裹起來,但據記者了解,這一方案可實施性目前仍是未知數。
這是一場看似宏大敘事的藝術行動,但回溯“介入”的初衷,卻是想要將宏大切成碎片。366個文化藝術事件串起的2008年,我們的生活依然注定了被各種傳媒的聲音連綴得密不透風,來不及思考、看不到全貌?!敖槿搿毕M麑⑷藗儚倪@種境況之中拽離,努力揭示文化為什么是日常的,它又是如何與千絲萬縷的日常生活相互交織。
“介入”在策劃階段,其實就已經預設了一系列的學術主題。如對美術館、博物館權威的反思,對雙年展、三年展、文獻展等藝術策略的反思,對藝術宏大敘事的消解等等,可是在這366天中,當藝術投入了錯綜復雜的城市的懷抱,結果就會變得不可預知。有更多潛伏在活生生現實中的學術命題可能會浮現。成分復雜的藝術被投入了城市沸騰的容器。
從2008年的1月1日開始,《東方早報》將作為“介入”活動的全程合作媒體,為讀者勾勒出上海2008年微觀而宏大的藝術地圖?!敖槿搿毙袆舆^程中,值得關注的藝術事件、值得思考的藝術現象、值得探詢的藝術家內心世界、值得展現的學術談論,我們都將一一捕捉呈現。在這366個藝術活動中,還將會有一個活動是專屬于《東方早報》的。以此我們表明自身的傳播立場:我們將努力攜帶著藝術的信息,成為傳媒介入藝術生活的案例。
【編輯: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