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預展:10月3日至10月6日│ 拍賣: 10月7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一
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秋季拍賣將于10月7日舉行,呈獻近現代書畫約二百五十幀,總估價逾兩億港元,匯聚傅抱石、徐悲鴻、黃賓虹、齊白石、于非暗等名家杰構。
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葉卓敏表示:“本季中國書畫秋拍征集多幀來源有緒之佳作,最矚目為張大千贈黃君璧七十一壽之金箋潑彩《春山云瀑》,及源自香江“陸羽茶室”之張大千五十年代作品《黃山松云》,皆盛載畫家對友人之真摯情誼。另一組八十年代直接得自京華名家之作品,包括吳冠中六呎巨制《日照群峰》,亦為本次重點?!红F明樓』舊藏之傅抱石金剛坡時期精品《柳溪仕女》,相隔十多年后,再現蘇富比拍場,亦令藏家們翹首以待。”
重點拍品
張大千《春山云瀑》
潑墨潑彩金箋,鏡框
63.3 x 127.8公分
估價:3,200-3,800萬港元
本幅乃畫家寫贈摯友黃君璧賀其七十一歲壽之作。張、黃二人友誼垂半世紀,大千贈畫多不勝數,自早年至暮年,題材范圍亦豐。
本幅應出于一九六九年,取四呎整紙之金箋為材,益顯瑰麗堂煌。惟其材質光滑,吸水力弱,受墨與紙絹有異,需配合各礦物顏料、水墨之特性,層層反復潑灑蓋疊,控制難度極高,但此時大千寫來已得心應手,色墨交融,氣勢渾然。
全畫幾乎全紙滿涂,色調偏沉,似刻意營造深邃幽渺之意境,讓礦物顏料透過金箋反襯之強烈對比,在光影交織間,帶出視覺攝人效果。畫家在大片色墨中,不經意地于右方稍作留白,以呈原紙色調,閃爍金光一道,如匹練于幽壑深谷中逶迤而下,得天然妙趣,亦在緊湊布局間迸出一絲呼吸空間。畫面所狀者,無乃歲寒將盡,初春雪霽,高巍層巒復見碧翠之時,惟經營不著痕跡,全出諸抽象法,幾無一筆,大開大闔,亟見大自然之恢宏氣魄。
大千出此為好友賀壽,取題別具心思,畫面高山長青、泉水奔騰,寄喻友誼若高山流水,長青永葆,復添兆豐年之瑞雪,吉兆滿滿。
吳冠中《日照群峰》
設色紙本,鏡框,一九八三年作
96 x 179 公分
估價:1,200-1,800萬港元
七十年代后期,畫家再赴黃山等地寫生,山上景觀瞬息萬變,時霧繞群峰,時烏云罩頂,畫家苦未能一覽全豹,遂登西海大峽谷,以俯瞰角度寫群峰崢嶸競秀之貌。
黃山山石崚嶒,其勢既層層拔上,又闊擴千里,畫家遂以線條捕捉其筋骨,以剛勁的山石垂線對比海浪似的橫臥波狀線,抽取山體具象的形式美。素白石面上,紅、黃、綠彩點潑撒,皆淡妝輕抹,與云海中的紅日相互呼應,山體益見明亮。畫上,點、線、面交織互動,方與尖、疏與密、橫與直之對比和諧共存,為黃山勝景“冠絕五岳”之寫照。
「霧明樓」舊藏
傅抱石《柳溪仕女》
設色紙本,立軸,一九四六年作
82 x 54 公分
估價:1,000-1,500萬港元
“霧明樓”乃費成武、張蒨英伉儷收藏書畫之室名。費成武(1911-2000)、張蒨英( 1909-2003)先后畢業(yè)于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兩人皆為徐悲鴻得意門生。一九四六年赴英留學,畢業(yè)后留在彼邦發(fā)展。
費、張一九五三年在倫敦結為夫婦,兩人得師友如傅抱石、徐悲鴻、謝稚柳等送贈志別之作品,遂合而組成“霧明樓”收藏。日后,多位造訪彼邦的畫壇故舊如趙少昂、張大千、黃君璧等異地重逢,亦相繼寫下作品饋送留念,遂使“霧明樓”之收藏更精彩紛呈。
本幅寫于一九四六年七月,寫畢后四日再題,記述作畫緣起。題跋中,傅抱石引張蒨英為畫藝知己,每有所得皆請她指陳意見。又謂本幅寫成前二月她曾到訪,但此行抱石“未有所贈”。兩月后,傅抱石窮兩日之功完成此畫,贈別即將赴英留學前之張蒨英。其重視之隆,從題跋內容以至作品水平即可明見。
畫面所見,赭衣仕女坐于渚邊石上,疏柳數枝斜垂,瘦枝輕拂于仕女身前,呈掩映之勢。全畫工寫融合,景物取寫意而人物重工筆細劃,尤以仕女呈畫家筆下擅長的唐代女性造型,臉豐腴卻不淪秾俗,自有端莊典雅之風范。身軀造型比例精確,小節(jié)如輕執(zhí)紈扇,雙手交迭抱膝而坐,衣服的折迭互覆皆交待細致準確,完全合符坐姿的體態(tài)。全圖敷色清麗,淡中見層次,意境幽邈,有造像之精妙,暗含送別之寡淡,寫情寫景,皆見畫家極盡用心。
齊白石《貝葉草蟲》
設色紙本,立軸,一九四五年作
103.8 x 34.2公分
估價:700-900萬港元
本幅寫贈羅慶山,兩人關系在師友之間,老人贈畫皆用心佳作。本幅疏疏朗朗幾筆寫出枯枝,枝上高高低低綴三葉菩提,葉上細筋如絲,如以工筆織出“菩提紗”狀。復添畫朱紅蜻蜓由右上方款款入畫,與畫面左斜之枝干互生呼應,蚱蜢五彩斑斕,穩(wěn)立于畫底;葉間秋蟬,祇用濃線淡線勾描,即將蟬翼之透明立體躍然紙上,工細處確見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