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文藝工作會議上,如何加強藝術自信成為與會者議論的一個話題。激發(fā)文藝創(chuàng)作能力,釋放藝術生產(chǎn)力,作為藝術家首先要具備對藝術充滿自信的優(yōu)秀素質。尚長榮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
1987年夏天,將知天命之年的尚長榮開始了京劇藝術新的探索,他帶著《曹操與楊修》的劇本,獨自一人來到上海京劇院尋求藝術合作。不久,新組建的京劇院領導召開了一個由院領導、專家和演員參加的劇本討論會,當場拍板敲定劇本修改后排演,并參加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新劇目匯演。1988年7月4日,劇組正式成立,馬科任總導演,尚長榮演曹操,言興朋演楊修。同年12月13日,上海京劇院攜《曹操與楊修》、《潘月樵傳奇》和《夜探浮山》三出大戲赴天津參加會演。這是粉碎四人幫后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一次匯演?!恫懿倥c楊修》一炮打響,成為轟動津門的文化新聞,被譽為京劇藝術的一個劃時代探索。有了對自己和對京劇現(xiàn)狀更高期待的藝術自信,在成績面前,尚長榮沒有吃老本,沒有坐等,他還在追求,還有收獲,終于又有了后來獲得國家藝術精品工程的《貞觀盛事》和《廉吏于成龍》。
自信是需要藝術實力的底氣和勇于探索的志氣。尚長榮出身在梨園世家,父親尚小云是四大名旦之一,尚派的創(chuàng)始人。從小受到家庭的藝術熏陶,后來又師從侯喜瑞,工架子花,有一副好嗓子,不可多得的先天優(yōu)勢和扎實的傳統(tǒng)功底,外加骨子里浸潤著創(chuàng)新意識,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尚長榮終于成為京劇界凈行中首屈一指的全能化性格演員。
自信是相信自己藝術能力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有了這種自信,也就有了對題材選擇的自信,有了對演出市場運作的自信,更有了對創(chuàng)作環(huán)境選擇的自信。所以,他惜別了已工作三十一年的陜西省京劇團,來到了上海。此時的尚長榮已是個近五十歲的人了。
自信是藝術家的一種特別寶貴的心理品質?,F(xiàn)在,許多文藝院團對市場普遍存在著一種畏懼感,對文藝創(chuàng)作缺乏自信心,出現(xiàn)“一等領導布置,二等上級撥款,三等企業(yè)贊助”的“三等”現(xiàn)象。提升文藝工作者的自信心,增強文藝院團主體的創(chuàng)作能力,我們應該從尚長榮的故事中獲取有益的啟示。
一流的城市呼喚一流的藝術家和一流的藝術院團,一流的藝術院團需要有一流的藝術家,這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更是城市軟實力的集中體現(xiàn)。
2010年世博會將在上海舉行,這為構建和諧文化,謀求文藝創(chuàng)作新突破、新發(fā)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申城新一輪文藝創(chuàng)作的藍圖已經(jīng)鋪開,上海的文藝工作者要充滿自信地踏上新的創(chuàng)作征程,為上海這座美麗城市書寫燦爛文化新的篇章。 (《新聞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