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1億美元對單件畫作而言還是一個夢幻數字。而隨后,這個價位接二連三被突破了。眼下,藝術品高端市場注定是大亨們的游戲。買走大衛(wèi)•格芬藏品的馬蒂內斯是一個新生代的基金巨頭。一些分析家認為,藝術品市場的重磅交易正在鼓舞年輕的富翁們,去制造新的“終極價格”
作為藝術市場風向標的美國油畫市場近段時間以來,一路高歌猛進。被拉斯維加斯“賭王”史迪芬•溫抬高的畢加索名畫《夢》還沒有醒過,好萊塢娛樂大亨大衛(wèi)•格芬又制造了天價傳聞。
天價之后還是天價
據《紐約時報》11月2日報道,大衛(wèi)•格芬近日通過私人交易賣掉了一幅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杰克遜•波洛克的作品《1948年,第五號》,價格高達1.4億美元,先聲奪人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繪畫作品。
這幅波洛克的1.2米寬、2.5米高的作品被格芬賣給了墨西哥金融家大衛(wèi)•馬蒂內斯。報道稱,馬蒂內斯此前以超過547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紐約曼哈頓的一座豪華公寓,他也是著名的現當代藝術品收藏家,很是崇拜波洛克。不過,到目前為止,交易雙方都沒有出面就此交易作公開說明。
波洛克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是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波洛克的顯著作品體現在他的后期作品里。他把畫布釘在地板上,用棍棒澆上油漆,隨著自己的走動,任其在畫布上滴流成混亂的點、線、面,因此也被稱為“行動派繪畫”。
《1948年,第五號》就是這類作品之一,它曾經幾次易主。
波洛克本人于1956年的一場車禍中不幸身亡,年僅44歲。
最早開創(chuàng)億元記錄的是畢加索畫作《拿煙斗的男孩》。2004年5月在紐約索斯比拍賣行,這幅畫以1.04億美元的價格被拍賣。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黃金畫作》又以1.35億美元成交價被化妝品大王羅納德•S•勞德收購;隨后史迪芬•溫聲稱要以1.39億美元將畢加索的名作賣給對沖基金巨頭斯迪文•考恩。
紐約秋拍火爆
波洛克畫作的天價成為今年紐約火爆秋拍的前奏。
“在9月底前,我們已經收到超過350個來自委托人的入場申請,這是很罕見的,在平時,他們通常要到10月底才開始預訂?!?nbsp;紐約克里斯汀拍賣行印象派與現代藝術部門的負責人貝納特說,“克里斯汀的主拍賣大廳只有750個座位,現在我們得增加一個配備閉路電視的大房間來容納新增的人群?!?nbsp;
紐約各大拍賣會的交易目錄中列出了一大批一流畫家的畫作,包括畢加索、高更、野獸派畫家塞尚、克里姆特、德•庫寧和波普藝術大使安迪•沃爾霍等人的作品。
《紐約時報》發(fā)表的一篇題為《秋季拍賣:高價高風險》的文章指出,這些拍賣會創(chuàng)造了拍賣史上的最高記錄,但也給拍賣行帶來了最大的風險。拍賣行之間競爭激烈,他們給賣家提供了額度越來越高的擔保,甚至一些小拍賣行在提供高額擔保。
有特色的藝術家和當代藝術作品也開創(chuàng)了記錄,而拍賣行的投入也開創(chuàng)了記錄,也要預先付出數億美元為之擔保?!八麄兊膫}庫也充斥著待售藝術品,不過拍賣師們感覺很不錯,因為眼下市場確實很強勁?!?nbsp;
兩年前,就有美國國內的財經分析家指出,藝術品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藝術市場到了高點的邊緣,很難再高了。文章還稱:“收藏界有一句格言說,是債務、離婚和死亡把藝術品帶向市場?,F在看來還要加上一條:賠償?!?nbsp;
在克里斯汀近期的“現當代藝術專場”和“戰(zhàn)后與當代藝術專場”里,有一批克里姆特和畢加索等人的作品,它們曾在二戰(zhàn)中被掠走,現在被歸還給了原所有者的繼承人。這些作品本來在博物館掛了幾十年,人們認為它們會在那里安然地待著。而現在,它們從繼承人那里流入了市場。
除了高更和畢加索,所有的眼睛都盯上了克里姆特的作品。目前,克里姆特作品的繼承人布羅赫•鮑爾夫人已經把《白樺林》、《蘋果樹I》、《鄉(xiāng)間小屋》等作品交給了拍賣行。盡管克里姆特被評論家們認為只是一個二流大師,但他的畫還是隨著《黃金畫作》的成交而水漲船高。四件作品總估價接近1億美元。
克里斯汀等拍賣行喜歡把每一件作品都吹捧到經典的高度,但在行家們眼里,真正稱得上經典的只占一個很小的比例。在未來一兩周內的拍品,質量排在前面的是高更作于1891年的《拿斧頭的男人》,克里斯汀拍賣行的估價是3400萬到4500萬美元。
全球富翁加入炒賣
上個月,大衛(wèi)•格芬剛剛賣出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和威廉•德•庫寧的兩件作品,總成交價也超過1億美元。
當新的天價交易傳開后,《紐約時報》的論壇里有帖子說,大衛(wèi)•格芬是通過賣畫作“攢錢”,因為從去年起,他有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即收購美國發(fā)行量高達130萬份的報紙《洛杉機時報》。每一位天價藝術品交易的賣家、買家都大有來頭。
現年63歲的大衛(wèi)•格芬是美國最成功的影視、唱片和娛樂業(yè)老板之一,也是一個著名的同性戀者。他創(chuàng)辦的公司旗下擁有或曾經擁有諸多大名鼎鼎的明星或作品,例如著名樂隊“The Eagles”、“Guns & Roses”、約翰•列儂、百老匯音樂劇《貓》以及大量的電影。他與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等共同創(chuàng)辦了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夢工廠”。
2004年,在美國《商業(yè)周刊》評出的全美50大慈善家中,大衛(wèi)•格芬名列第31位。
在過去5年中,他向各類慈善事業(yè)和機構捐贈2.33億美元,其主要捐贈方向是健康、藝術和艾滋病醫(yī)學研究與防治,總計捐贈數額約占他本人總財產的6%。
藝術品高端市場注定是大亨們的游戲。買走大衛(wèi)•格芬藏品的馬蒂內斯是一個新生代的基金巨頭。一些分析家認為,藝術品市場的重磅交易正在鼓舞年輕的富翁們,去制造新的“終極價格”。
“如今,從巴黎到紐約,從立體派到抽象派藝術,未來派、達達派、俄羅斯的至上主義和構成主義、荷蘭風格派以及超現實主義畫派都處在非常特殊的地位?!?BR> 在評論家的眼里,全球各地的富翁都在參與追逐這些流派的經典作品。為順應這些買主的需求,世界著名的拍賣行都在世界各地開設分行。一位拍賣師說,現在那些“經典作品”正被大買家們爭奪。不僅僅是美國的基金巨頭們出得起大價錢,日本的富翁、俄羅斯人和印度人也已經加入了競買者的行列。
泡沫化的黃金季
今年秋拍的另一個明顯的跡象是,資深的收藏家們都在拋售藏品,而一些著名的藝術品商人則紛紛做起了倒賣生意。
近期的克里斯汀拍賣會,曼哈頓藝術品商人威廉•??戮S拉要賣掉一件塞尚作于1895年的風格還不甚成熟的作品,行家們估計成交價會超過3000萬美元。
“富翁們對那些經典作品有很大的需求?!卑?戮S拉說,“我用一個合適的價格把這幅畫買進來,現在是賣出去的時候了。”6年前,他用1810萬美元從倫敦的克里斯汀拍賣會上買下這幅畫,到現在這幅畫的估價已經在2800萬美元到3500萬美元之間。
油畫價格在暴漲?!饵S金畫作》的價格是2003年一次拍賣的4.5倍,不過,這幅畫是否能值1.35億美元,一直都有爭論。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至少現在還不該到這個高度,即使此類特殊繪畫作品不經常出現在市場上,也不能炒到這個價位。
2004年,畢加索作品《拿煙斗的男孩》拍下1.04億美元高價的時候,就有分析家認為,它已經預示了不理智的消費,造成藝術市場的急速發(fā)展,給藝術市場帶來了泡沫。
而暗箱操作一直是藝術品市場的傳統(tǒng)。
一位西方的藝術評論家指出,從大范圍上來講,這種操作手法已經成為20世紀藝術游戲中的特征之一,據說這是由畫商中的“馬基雅維利”約瑟夫•杜維恩開始的,他為了抬高老一代大師們在藝術市場中的價位,硬逼著一位賣家接受了自己高于要價的付款?!?nbsp;
這位評論家說:“那種自我滿足的對市場價格的操控,在今天已經變成了‘公共運動’:藏家、拍賣行和畫商都參與進來了。金錢的力量已經淹沒了其他的價值標準,例如那些來自于批評家、策展人和獨立學者們的觀點(那些觀點已經喪失了權威性)。那條對藝術市場有益的規(guī)則,即按照不那么主觀的標準來判斷作品的好壞,已經失去了價值。沒有一項分析能讓我們知道誠實的評判、發(fā)自內心的熱情以及緊迫的競爭,在拍賣價格中占了多少比率。” (來源:Art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