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拍攝“中日書法展”
現(xiàn)正于上海博物館舉行的“中日書法珍品展”中,不乏國寶級書法精品,包括被視為存世王羲之書跡摹本中最好的一幅、由日本宮內(nèi)廳皇室收藏的《喪亂帖》,該帖在唐代時期流入日本,經(jīng)過1200年后才首次回到中國展出。而香港的書法愛好者將不必往上海,可透過電視看到這些難得一見的書法珍寶。
香港亞洲電視周日文化節(jié)目《文化風情》,最近于上海博物館拍攝“中日書法珍品展”。該節(jié)目主持人王明青表示,今次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朝日新聞社聯(lián)合舉辦。該展覽于東京展出后,由3月13日至4月23日在上海展出,展出的102幀書法作品,包括日本提供的66幀,及上海博物館提供的36幀,多數(shù)為兩國國寶級文物。例如書圣王羲之的《喪亂帖》、《定武蘭亭序》、《淳化閣帖》、唐代懷素的《苦荀帖》、歐陽詢的《九成宮醴銘》、蘇東坡的《李白仙詩卷》、黃庭堅的《王史二氏墓志銘稿卷》等。
在上海拍攝期間同行的書法監(jiān)定家黃君實表示,這幀東晉王羲之《喪亂帖》是唐代時期的摹本,由監(jiān)真和尚東渡時帶入日本,日本的圣武天王死后,該帖藏于東大寺,其后流傳到日本皇室成員手中,至明治時期才正式獻給天皇,并一直藏于宮內(nèi)廳,在日本也甚少公開亮相,出國展覽更難。
黃君實續(xù)說,《喪亂帖》內(nèi)容講述王羲之在洛陽的祖先墳墓被胡人挖掘,表達其悲痛之情,該帖充份展現(xiàn)了王羲之“龍?zhí)扉T,虎?凰闕”的書風,可說是現(xiàn)存王羲之書跡最好的摹本之一。
該帖在上海只展出一星期,相信現(xiàn)已返回日本,改以王羲之的另一幅《孔侍中帖》摹本展出,亦屬珍品。
展出的其它珍品還有現(xiàn)存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唯一存世真跡《孝經(jīng)卷》,李宗翰收藏的“臨川四寶”之三:《孟法師碑》、《孔子廟堂碑》及《善才寺碑》,王獻之的真跡《鴨頭丸帖》,戰(zhàn)國時期的《石鼓文》宋拓本等。還有宋、元大家如蔡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趙孟頫,明、清主要書家如祝允明、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作品。
亞洲電視《文化風情》拍攝是次“中日書法珍品展”,將分兩集播出,分別于4月2日及9日一連兩個星期日早上8時30分播出。(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