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保利香港春拍】「與時代同行」:周春芽、何多苓、羅中立的博物館級代表作

來源: 2019-03-22

2019年春季,保利香港將持續(xù)以多元化的角度引領藝術市場走向,為藏家?guī)斫?jīng)精挑細選的各門類藝術佳作。延續(xù)上一季出色表現(xiàn),周春芽、羅中立、何多苓等的重要作品專題將以藝術家創(chuàng)作歷程為脈絡,呈獻博物館級重要作品。

周春芽對于繪畫性的追求和過人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探索出獨特的繪畫語言,他被認為是對色彩把握最好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刺激的反自然色彩運用強調視覺上的沖擊力,畫面和心理的反差讓人情不自禁沉浸在其中。是次拍賣的「桃花」系列以及「太湖石」系列的兩件作品是藝術家最為人所知的代表題材的罕見佳作,是市場上不可多得的重要作品。

作為「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何多苓以其充滿人文主義的抒情現(xiàn)實作品為大眾所知,當他看到成長于不同環(huán)境下的每個人內心深處那些相似的迷惘與孤獨,他筆下的人物就蛻變?yōu)橐环N抽離出原本場景的象征載體,串聯(lián)出一條藝術家在時間的漫漫長河中歷經(jīng)的感性軌跡。是次上拍的《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俄羅斯森林」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上乘佳作,珍貴的收藏價值可見一斑。

自《父親》開始,羅中立便以其充滿表現(xiàn)力的「鄉(xiāng)土寫實」作品邁入大眾視野,他以一種苦行僧般的態(tài)度與堅持,將「大巴山」這個他發(fā)自內心熱愛的主題貫穿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此次春拍將囊括其最具代表性的描繪大巴山農(nóng)民日常生活的油畫作品,是藝術家及收藏界不可或缺的代表作。

周春芽

「色彩不是擺放或涂抹在物體上的裝飾,色彩本身就具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感,在畫布上奔涌、流淌,那顏色是活的,它刺激、助推著你的想像和書寫!」

—周春芽

Lot 149
Lot 149
《桃花風景系列2006—蘇州桃花》
2006年作
油彩畫布
200 x 250 cm.
來源
中國上海滬申畫廊
現(xiàn)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展覽
2006年4月23日-5月14日「生命、桃花、藝術—周春芽首次國內個展」滬申畫廊上海中國
2007年3月3-23日「花間記-周春芽繪畫雕塑作品展」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出版
《藝術跟蹤特輯·個人專輯·周春芽卷》藝術跟蹤出版中心北京中國2006年(圖版,第62-63頁)
《花間記》四川出版集團、四川美術出版社成都中國2007年(圖版,第56頁)
《當代藝術家叢書第二輯·周春芽:新繪畫的春天》四川美術出版社成都中國2007年(圖版,第81頁)
《周春芽》東八時區(qū)上海中國2010年(圖版,第476-477頁)
HK$ 7,500,000 - 10,000,000

周春芽對于繪畫性的追求和過人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探索出獨特的繪畫語言,他被認為是對色彩把握最好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刺激的反自然色彩運用強調視覺上的沖擊力,畫面和心理的反差讓人情不自禁沉浸在其中。周春芽在2005年開啟了「桃花」系列,他筆下的桃花可說是情緒與物象融合的產(chǎn)物,藉由桃花探討情欲的同時,他也希望能在自己的藝術中展現(xiàn)人類與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2006年作的《桃花風景系列2006—蘇州桃花》可說是「桃花」系列的代表作,不但構圖疏密得宜,恣意淋漓的筆法更是一氣呵成,營造出渾然天成的流動感。周春芽在遠景的處理上將輪廓消融,從而解構具象的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模糊的效果,在增加了語言上曖昧性的同時,更突顯出有著清晰焦距的桃花、枝干和湖心亭,最大程度的強調了畫面的主題性。相較于近期所創(chuàng)作的「桃花」,這樣注重于單點透視的方式只見于早期作品,除了十分珍稀可貴之外,更是難得層次感豐富的上乘之作。

Lot 148
Lot 148
《太湖石與花》
2015年作
油彩畫布
200 x 150 cm.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展覽
2015年10月17日-2016年1月3日「始終是開始—周春芽作品2015」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中國
HK$ 2,400,000 - 3,200,000

周春芽在2011年一次上海之行,決定開始詮釋豫園的園林景觀,他說:「完全是個意外,在我走進那個園林的那一刻我決定畫它!」周春芽在90年代經(jīng)過雅安上里的石頭和「紅石」系列,便與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園林景觀中的太湖石本身自然鑿成的痕跡跟藝術家熟悉的表現(xiàn)性在理念上不謀而合。反覆研究之下,他發(fā)現(xiàn)紫色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石頭的陰影部份,便在新系列中,大量運用紫色,透過夸張色彩的提煉,制造出沖突、動蕩的色感,營造一種若即若離的詭譎和神秘感。濃郁的色塊將優(yōu)美、典雅的園林景觀轉化為一種厚重、卻又秩序井然的形象。

2015年作的《太湖石與花》作為「園林」系列的一個衍生,并未完整將園林景致納入畫面,反之,周春芽將所有情感濃縮,回歸早期純色、異空間似的背景,將略帶紫色太湖石置于畫面的正中央?!改切┦^本身看起來就很豐富,不只是形態(tài)和結構,它自身已經(jīng)是有背景和文化內涵的石頭......因此用怎樣的色澤、肌理、質地和構圖去表現(xiàn)這種豐富,我是費了腦筋的。我其實是用了反向的修辭去體現(xiàn)那種不可捉摸的厚重和神秘,用充滿變換的書寫筆觸去實現(xiàn)塑造的體量感,用一種錯覺感去置換對象物體的真實感,遠看非常真實、實在,連細節(jié)肌理都高度逼真,但湊近一看,恍然大悟,語言其實非常簡括、輕松?!怪艽貉咳缡钦f。太湖石在傳統(tǒng)美學的審視下既可作為環(huán)境的衍生也可獨立完整的審美,他將古典概念化,萃取了其中內涵,傳承了歷史價值。

何多苓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Lot 150
Lot 150
《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
2017年作
油彩畫布
200 x 150 cm.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展覽
2017年12月16日-2018年2月26日「2017藝術長沙」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沙中國
2018年6月30日-9月12日「山水光氣—何多苓個展」西安美術館西安中國
2018年9月27日-10月11日「頑固的藝術」保利香港藝術空間香港中國
出版
《山水光氣》何多苓美術館成都中國2018年(圖版,第186頁)
HK$ 5,800,000 - 7,800,000

與多數(shù)正襟危坐的名人肖像相比,《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中的這位俄國黃金時代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正放松地背靠在一顆高大的樹旁,他雙臂環(huán)抱于胸前,若有所思的看向遠方。這個看似平淡真實的場景——俄羅斯名人于森林中,是藝術家將兩個不同場景的蒙太奇進行的「拼貼畫」式組合的獨有靈感;在何多苓的筆下,歷史名人被冠以一種浪漫的敘事性,他(們)代表的是一種無絕對指向性的情感化形象,不再遙不可及。何多苓口中這位「我的普希金」仿佛正在向觀眾述說藝術家創(chuàng)作生涯中對回歸生命本真的如一堅持,和內心從未改變的面對世界時柔軟的情愫。何多苓或許正是出于對內心世界情感的堅守,以及經(jīng)年之后對創(chuàng)作與技法的不斷審視,《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中,描繪主體人物輪廓的線條在漸漸歸于平淡和單純的色調中逐步消解,普希金的形象與身后的森林風景交融后散發(fā)出一種和諧一致的情緒論調,畫面整體呈現(xiàn)一種低飽和度的和諧朦朧感,質樸的同時盡顯蒼茫。森林中的一草一木,露出難掩的點點春光:寒冬褪去,溫暖正在悄然而至,自由也終將跟隨這位偉人腦海中樂觀堅強的人生態(tài)度—插上翅膀,飛向遠方

何多苓正在創(chuàng)作《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
何多苓正在創(chuàng)作《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

《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畫稿
《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畫稿

羅中立

Lot 154
Lot 154
《推磨的農(nóng)婦》
1993年作
油彩畫布
109 x 109 cm.
來源
中國嘉德北京2006年11月22日編號64
現(xiàn)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展覽
1993年「巴黎春季沙龍—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巴黎法國
1993年「羅中立個展」南斯拉夫歷史博物館貝爾格勒塞爾維亞
1993年「羅中立個展」新光美術館臺北臺灣
1994年「羅中立個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1995年9月9日-10月8日「羅中立個展」皇家藝術與歷史博物館布魯塞爾比利時
出版
《羅中立》皇家藝術與歷史博物館布魯塞爾比利時1996年(圖版,第57頁)
《當代名家油畫雕塑精選》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杭州中國(圖版,第43頁)
HK$ 3,000,000 - 5,000,000

《推磨的農(nóng)婦》為羅中立1993年所作,畫面以粗獷的筆觸與極具表現(xiàn)力色調真實的再現(xiàn)了一個農(nóng)村婦女勞作中的情景:在「石磨盤」這個中國千年農(nóng)耕文明中沿用至今的重要發(fā)明前,她一只手正在將需要脫殼的谷物掃進加工口,另一只手推著控制桿向前轉動,而在她使用這厚重器物辛勤勞作的同時,還身背著一名學齡兒童,如此高密度的體力工作,在彼時科技尚未發(fā)達的中國農(nóng)村,是極其常見的景象。畫面中的年輕母親勞作的步伐堅韌而有力,雙眼和背后的孩子一同專注于石磨盤之上;這個極其平凡場景中淋漓盡致展現(xiàn)自己質樸生活方式的小人物,在羅中立充滿人文關懷的刻畫中,散發(fā)出最耀眼的樸實與真摯,是中國勞動人民在艱苦環(huán)境下仍保持堅強不屈韌性的真實寫照。這位年輕母親的身后,藝術家用日常物件構筑起了極典型的中國農(nóng)村風貌,田地、稻草人,土坯房等元素他們真實而鮮活—在緩緩向前的時間的洪流中靜靜佇立,遙望著樸實的主人公以堅定的姿態(tài)面對世間的紛雜。在羅中立的畫布上,我們仿佛能體會法國畫家米勒對日常生活的抒情贊頌,同時又富有比利時畫家布魯蓋爾的那種率真與粗獷的情緒論調。

Lot 153
Lot 153
《等待》
油彩紙本
54.2 x 39.2 cm.
出版
《羅中立.故鄉(xiāng)組曲》四川出版集團、四川美術出版社成都中國2006年(圖版,第211頁)
附臺灣高雄漢鄉(xiāng)畫廊開立;及林明哲親簽之原作保證書
HK$ 150,000 - 200,000

藝術家對于不同情節(jié)場景都有獨到的處理,他大膽的表現(xiàn)主義手法在《等待》中更為直觀,畫面中那位頭戴草帽與長巾的女子站在水中,右手輕輕扶起頭巾,讓自己的視線能夠更清晰的企及遠方,她的目光所至,似乎是河的對岸那片美麗的田野,又或許是與她相同,每日辛勤勞作的丈夫。藝術家大膽的使用了帶有厚重質感的綠色為主調,將日常生活的一瞥以極強視覺沖擊力帶入觀者面前,黑色的粗線條勾勒出了畫中女人的形體,并以鮮艷的紅色與藍色聚焦觀者的注意。背景中水牛,草堆等鄉(xiāng)村元素的刻畫,雖只寥寥數(shù)筆,卻足以充分展現(xiàn)鄉(xiāng)村文化的精髓。

羅中立是第一位以「赤裸裸的真實」從一而終記錄中國鄉(xiāng)村的藝術家,并以此影響了張曉剛、毛旭輝等藝術家的早期創(chuàng)作。時至今日,農(nóng)民也仍舊是中國社會文化構成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藝術家以「鄉(xiāng)村與城市的溝通者」的角色將大巴山農(nóng)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呈獻給都市中因忙碌節(jié)奏早已忽略掉生活最原始本質的你我。他的作品在提供給人們緬懷與回味質樸民情與風土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醒觀眾回歸初心,重新認識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