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11月澳洲看展篇,南半球Citywalk必備!

來源:99藝術網 2024-11-21

1

曹斐,《新星》,2019年
© Cao Fei, Vitamin Creative. Courtesy Sprüth Magers.

曹斐:歡迎登陸

展期 11月29日 - 2025年4月13日

地點 新南威爾士美術館
悉尼新南威爾士莫爾公園美術館路

活躍于國際藝術舞臺的曹斐,將個人記憶、歷史、現,實、科幻等元素匯聚成一個能量場,她用多媒體影像、劇場戲劇、聲音文本構建了不同主題的藝術項目,這些項目或從歷史出發(fā),或指向未來。

2

Rithika Merchant, Temporal Structures (2023). Gouache, watercolour and ink on paper, 105 x 150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RQ, Mumbai. © Rithika Merchant.

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

展期 11月30日 - 2025年4月27日

地點 昆士蘭美術館、布里斯班現代藝術畫廊
布里斯班南岸Stanley Place

本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旨在反映該地區(qū)的社會和文化多樣性。藝術家們遵循主題,以多種形式展開對自然和城市環(huán)境、移民的代際經歷及科技等的思考與探討。

3

Akil Ahamat, Dawn of a Day Too Dark to Call Tomorrow, 2021, still from moving image.

Akil Ahamat

2024西部空間委員會

展期 11月16日-2025年1月18日

地點 West Space
墨爾本維多利亞伯克街225號

Akil Ahamat是一位來自斯里蘭卡的馬來藝術家和電影制作人。此次展覽是畫廊今年委托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第二件作品。作為針對“為短暫的注意力打造的慢電影”這一主題,Akil創(chuàng)作了一組引人入勝的多通道裝置作品,重新塑造觀眾對于電影和靜止的體驗。

4

Brent Harris, Stumble (2024). Oil on linen. 92 x 73 cm. Courtesy Tolarno Galleries, Melbourne.

Brent Harris 素描和新繪畫

展期 11月16日 - 12月4日

地點 Tolarno畫廊
墨爾本展覽街104號四樓

展覽聚焦新西蘭藝術家Brent Harris最新創(chuàng)作的素描和繪畫,作為2023年12月在塔拉瓦拉藝術博物館的個展“投降與捕獲”的延續(xù),展覽自今年7月巡展至南澳大利亞美術館。

5

Courtesy Ames Yavuz

Caroline Rothwell 神經系統(tǒng)

展期 11月15日 - 12月18日

地點 Ames Yavuz
悉尼薩里山水塘街69號

Caroline Rothwell是一位澳大利亞跨學科藝術家,得益于父親是工業(yè)化學家的影響,她在創(chuàng)作中致力于探索與時間、自然、歷史和科學相關的人類互動系統(tǒng)。展覽的靈感來自于支撐生物多樣性、植物建筑、天氣周期和人類基礎設施等相互關聯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

6

未解決的主題展覽現場

未解決的主題

展期 11月9日 - 30日

地點 STATION
悉尼薩里山坎貝爾街91號

展覽旨在慶祝超現實主義100周年,展出了STATION合作的代表性藝術家凱特·博亨尼斯、塞拉芬·皮克等,并特邀帕特·布拉辛頓等藝術家參展。展覽主題源于對當代藝術實踐如何使用身體作為一個場所的思考,擁抱非理性的美學,與超現實主義相呼應。

7

Jelena Telecki, ?UR, 2024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1301SW

Jelena Telecki :?UR

展期 11月9日 - 12月21日

地點 1301SW
墨爾本南墨爾本喬治街4號

Jelena Telecki的實踐主要圍繞繪畫展開,穿插著雕塑和對空間的干預。她構建的豐富的藝術敘述,植根于其在南斯拉夫的成長經歷。

8

Veronica Charmont, SINISTRA (2024). Courtesy and copyright the artist.

我的語言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

展期 11月8日 - 12月4日

地點 格特魯德當代藝術館
墨爾本維克普雷斯頓南高街21-31號

展覽探討了視覺語言如何加深人們對氣候緊急情況造成的痛苦的理解。由2024年新興策展人計劃獲獎者安娜貝爾·布朗策劃,匯集的六位本土藝術家,以藝術來面對和質問氣候緊急情況帶來的困惑與痛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