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展覽《光,耀眼刺目》在成都集火藝術中心拉開帷幕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23-09-19

展覽現場

2023年9月16日下午,2023成都雙年展平行展《光,耀眼刺目》在成都集火藝術中心拉開帷幕。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由呂婧、吳抗洋擔任策展人,參展的11位藝術家分別是馮至炫、賀勛、廖逸君、林奧劼、馬海倫、任泠霏、吳雷蕾、Mr.d.mouse、易承桃、鄭皓中、奶粉zhou。

過去的三年多,人們沉浸式的感受到“時間的張力”后,一切又“恢復如初”。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與周圍人的關系,所有的行動,自我的空間,那些堅信不移的認知與邏輯如今是否依然奏效?

因此,在這個被賦予“后全球化”、“后真相”、“后網絡”等若干屬性的時代,本次展覽邀請到來自全球范圍內在不同城市生活工作的藝術家們。通過他們的創(chuàng)作,呈現個體在當下時代語境中的觀察和思考,呈現藝術家作為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角色,對當下現實和未來想象的刻畫和回應。

同時,這些不常出現在西南地區(qū)不同媒介的作品和藝術家,也是對2023成都雙年展及成都本土藝術生態(tài)的一次交流與碰撞。

一進入空間,觀眾會發(fā)現這里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白盒子美術館。作品分部在空間各處,根據腳手架和移動展墻的位置,高地錯落。吳抗洋表示,這樣的動線布置與集火藝術中心的氣質也是相符的,希望觀者可以隨意在其中游走,與作品更加輕松的相遇。

馮至炫 《平?光彩》 3030歐標鋁型材及其配件,塑鋼ABS連體花瓶模具,亞克?板,雞血石,紅硅砂?英砂,196不飽和樹脂,PU硬質?密度仿?塑料,玻璃鋼纖維布綜合材料 195x135x30cm 2021  ©彌金畫廊提供

馮至炫擅長對材料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性使用,在擬設的溫州島民身份的背后,藝術家以全球游牧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使用觸手可及的當代材料創(chuàng)造豐盛的神話,他稱自己的藝術實踐為“在全球本土化的時代,以異域情調為題材的紀念碑設計”?!镀叫泄獠省芬嗍侨绱?,馮至炫這一次是對于“發(fā)泡塑料”這一材料的探索。在控制與不可控中,生成作品。

賀勛 《調?板》 ?板油畫 80x130cm 2020-2021 ©拾萬空間提供

賀勛 《花朵》 蜂箱七個、油彩 尺?可變 45x55x58cm 2021-2023 ©拾萬空間提供

賀勛的創(chuàng)作涉及繪畫、詩歌和策劃,關注農耕文明、神巫信仰和文學習慣在日常事物中的象征作用,著重于發(fā)現被忽視或被壓抑的語言、民俗事項、圖騰制度對當代生活的影響,藉此尋找人類普遍的情感關聯、永恒的記憶及其衰敗的歷程。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賀勛的架上繪畫《調色板》和七個蜂箱組成的裝置作品《花朵》,與藝術家對于童年的記憶有關。

廖逸君 《E9, Ebmin Maj7,Fmin9》 2021

“身體”作為具有多重意義的符號,強調它的重要性使人對自身有著更深入地思考。廖逸君的作品正是如此,她一直以獨特的鏡頭語言,調侃亞洲社會及家庭中傳統的男女角色,探索親密關系中的兩性化學反應。展廳中的三張作品名為《E9, Ebmin Maj7,Fmin9》,是根據和旋名命名的。藝術家的男友Moro是做音樂的,非常喜歡運用各種和旋,所以廖逸君讓他設計幾個兩個可以合作完成的鋼琴和旋。

林奧劼 《壹拾肆億》 2023 單路視頻 19’3” ©香格納畫廊提供

林奧劼的作品涉及錄像、攝影、繪畫、文本等形式。其藝術實踐取材于自身經驗,藝術家以帶有強烈即興性和幽默意味的圖像,敏銳而細膩地記錄著日常生活中的瑣碎細節(jié)或刻意安排的行為事件,同時看似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語調始終貫穿于敘事結構中,試圖以旁敲側擊的方式對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藝術家生存困境以及藝術從業(yè)者與藝術家之間的關系進行質疑、嘲弄和批判。影像《壹拾肆億》和《藝術家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林奧劼所記錄的與他人關于此類話題的閑談。

左:?海倫 《烏魯克林》 展示級藝術微噴 120x80cm 2021 ©高臺當代藝術中心提供

右:?海倫 《院?》  展示級藝術微噴 120 x 85cm 2023 ©高臺當代藝術中心提供

馬海倫,在紐約的時尚攝影經歷激發(fā)了她重新用鏡頭發(fā)現故鄉(xiāng)新疆。在藝術家2018年以來的探索性時尚作品中,她表現出對新疆潮流文化,女性時尚和新一代90后00后個性的濃厚興趣和觀察,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為觀眾打開一扇重新認識家鄉(xiāng)視角的門?!稙豸斂肆帧废盗姓侨绱?,藝術家以人像拍攝的方式將烏魯木齊和布魯克林結合起來,《院子》系列則更多的展示出生長在這里的人們的日常。

任泠霏 《Inward》 展示級藝術微噴 64.5x43cm 2020

除了藝術家,任泠霏還有策展人和制片人的身份。她的藝術實踐探討了“家”這個概念的定義,以及身份、家庭、社會結構和城市生活對人們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禝nward》系列,觀眾可以隱約的讀到照片中的敘事性。

吳雷蕾 《UC1102》 H50x43x37cm /《UC1104》 H35x25x24cm /《UC1107》 H65x55x40cm /《UC1103》 H47x15x35cm /《UC1108》 H48x32x32cm 陶瓷 2023

現場,一組陶瓷作品形態(tài)各異,指導藝術家工作的是對推測性生態(tài)的反思。吳雷蕾通過打印3D生成和打印有機體樣本,并使用泥土按照數字生命的結構構建,在這個過程中,模擬了一種人工介入的自然演變。經過高溫變形,實現了將扁平凹陷和褶皺等有機形態(tài)嵌入在了泥土這一物質之中,使其成為這一不存在的生命體的一種標本般的表現形式,陶土的凝結也將數字生命的瞬間定格并賦予了持久性。藝術家試圖創(chuàng)造替代性的敘事,通過使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嘗試人類和非人類之間新形式的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創(chuàng)作過程。

Mr.d.mouse 《ID-allen alien》 57” 2023

Mr.d.mouse具有多元身份,mininini klub創(chuàng)始人,新媒體藝術家,數字工程師。他的創(chuàng)作常利用電磁采集器捕捉不同電器中的波形結構進行重置,模擬脈沖信號以此來創(chuàng)造出不同與常規(guī)的聲音。與靜態(tài)的圖片和雕塑不同,觀眾可以通過現場的兩件作品《ID-allen alien》和《毀滅都市-地上地下城》感受音樂與時間,與空間場域的關系。

易承桃 《強說愁》 43x20x25cm 陽極氧化鋁合金 人造植物 鋁制散熱片 2023

易承桃的創(chuàng)作基于人造物以及人造物材料,去探討物品生產、功能性與消費性,生產敘事和文化敘事等課題。善于運用多種媒介進行創(chuàng)作,作品形態(tài)包括雕塑、裝置、數字媒體、攝影等。作為參展藝術家中唯一的成都人,易承桃也很久沒有回過家鄉(xiāng)。作品《強說愁》中,可以看到“去功能化”的“商品”。藝術家用工業(yè)設計的方法論和流程創(chuàng)作的反工業(yè)設計作品,以此表達對現有人造物生產模式的懷疑及反省。

左:鄭皓中 《畫室旋律噪?》 222x142cm 布?丙烯 油彩 ?炭 2020

中:鄭皓中 《?檸檬,煙蒂以及畫室變奏》 100x80cm 布?油畫 2020

右:鄭皓中 《?果拆解序曲》 100x80cm 布?油畫 丙烯 2020

曾獲得2014年約翰莫爾繪畫比賽(中國)大獎的鄭皓中,繪畫語言豐富而詭譎,風格也經歷過轉變,描述的主題往往與個人生活的經歷相關,有生活過的地方,相處過的戀人等。畫面中,藝術家不會留有過多的信息,甚至會將毫不相干的事物拼接在一張畫面當中。《畫室旋律噪音》中,可以看到藝術家西藏之行后對于色彩的表現。

奶粉zhou 《XX有時,XX有時(3號)》 260x150cm 棉布床單 丙烯 2023

奶粉zhou的作品色彩鮮艷、對比強烈,擅長將無厘頭的圖像和文字用涂鴉方式拼貼結合,呈現現實與幻想交織的個人世界。直覺性的繪畫語言導向其對生活的考察與剖析,構成具有巨大張力的想象空間。兩件棉布床單作品《XX有時,XX有時》系列被垂掛于空間當中,更具野生感。

展覽海報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10月30日。感興趣的觀眾可前往成都青羊區(qū)東城拐街3號集火藝術中心觀看展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