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匠心筑就紫砂夢——季益順從藝四十年紫砂作品展”在北京保利博物館舉辦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7-06-16

2017年6月16日上午,"匠心筑就紫砂夢--季益順從藝四十年紫砂作品展"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宜興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江蘇省陶瓷行業(yè)協(xié)會、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積慶堂、中國藝術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江蘇和信拍賣有限公司協(xié)辦,宜興市季暢園紫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展覽將展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季益順先生從藝四十年來四十件精品力作,同時展出的還有其恩師王小龍、高麗君夫婦的作品,以及季益順先生弟子,共計80余件作品,亮相保利藝術博物館。

紫砂壺是以宜興當?shù)鬲毊a(chǎn)的紫砂土為單一原料,經(jīng)手工拍打成型,在窯爐內(nèi)1000多攝氏度的高溫中燒制而成的一種無釉細陶。當代紫砂,百花齊放,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季益順是宜興紫砂工藝傳承代表人物之一。

季益順先生,生于紫砂發(fā)祥地--陶都蜀山南街,鐘靈毓秀的江南山水、古南街濃郁的紫砂文化熏陶著他的童年,日常水久、晨曦晚霞、紫砂泥土和窯火煙云的藝術氛圍培養(yǎng)了天才少年的紫砂情結。17歲進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跟隨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蔣彥學習制壺,從傳統(tǒng)入手,建立基礎,在光素器中磨礪手藝;后拜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高麗君、王小龍學習更為全面的制壺技藝,花器、素器并具,跟隨師傅在傳統(tǒng)的紫砂花器里摹古追意,漸有小成。通過進入中央美院的進修學習,而立之年,季益順創(chuàng)新作品迭出。以自然生態(tài)的景象作為創(chuàng)作的靈感,信手拈來,融會貫通,妙趣橫生。在傳統(tǒng)中尋找改變,在對泥料特性的運用、制作技法的表現(xiàn),都有了突破,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獨有風格。所制花器以生動逼真,惟妙惟肖著稱。時至2000年左右,季益順從中國吉祥的語言出發(fā),一系列的佳作傳達了中國人內(nèi)斂的祝福。不惑之年,季益順手中的一捧泥,是他對中國千年歷史的感悟,佳作屢屢,厚重沉穩(wěn)。

傳承創(chuàng)新,責任在肩。心懷社會責任,作品先行,慈善不落。至今季益順從藝四十年,創(chuàng)作數(shù)百,新品迭出,花素兼容,皆在一"趣"。

這次展覽以弘揚紫砂文化,促進中國當代紫砂藝術交流發(fā)展為目標,展覽自6月16日起至6月30日,為期14天的展覽,紫砂愛好者將可在保利藝術博物院觀賞到到精心遴選的季益順從藝四十年來40件不同時期的紫砂作品,通過他的作品,見證他所代表的宜興紫砂這一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傳承與發(fā)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