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人到中年的齊白石已經(jīng)育有了兩兒兩女,日漸覺得自己所住的星塘老屋分外狹窄,總是想著能換個新房。
齊白石有一次為江西鹽商作畫,一張六尺中堂賺得了酬金三百二十兩,便用這筆白銀買下了離舊屋不遠處蓮花寨的幾間大屋,然后在祠堂內(nèi)精心挑選位置給自己建造了一間書房,在其中讀書作畫。因為不出祠堂就能看到馀霞嶺上的梅花,齊白石當(dāng)即為書齋取名‘借山吟館’。這位優(yōu)雅自得的鄉(xiāng)間文人畫師,在這段時間里心情大好,光詩便做了幾百首之多。
齊白石在他的‘借山吟館’之中
期間齊白石經(jīng)人介紹拜在晚清著名經(jīng)學(xué)家兼詩人、湘潭名士王闓運門下,因為齊白石曾為木匠,他與鐵匠出身的張仲揚、銅匠出身的曾招吉并稱為‘王門三匠’。
光緒三十年(1904)七月初七,王闓運召集三名弟子登高小飲。席間他首唱‘地靈勝江匯,星聚及秋期’,然后令弟子們聯(lián)句。‘木匠、鐵匠、銅匠’仨人你看我,我看你,皆語塞無以應(yīng)對,好在王凱運對自己門下‘三匠’的斤兩都比較清楚,便就此作罷。但這件事卻讓齊白石大感羞愧,歸里后即將書屋‘借山吟館’的‘吟’字刪去,改為‘借山館’,并表示不敢再以詩人自詡。
齊白石 大壽多子圖
紙本鏡心
款識:借山吟館主者。
鈐?。豪淆R、木人、雕蟲小技家聲
出版:《曹氏曾在齋藏中國書畫選粹》P86-87,曹氏曾在齋印行,2012年。
來源:香港榮寶齋1991年秋季拍賣會封面。
98×33cm
HKD:10,000,000-12,000,000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齊白石的文學(xué)素養(yǎng)也在逐日提高。十余年后,大概覺得自己又可以作詩了,‘借山吟館’的名號便在又逐漸出現(xiàn)于他的詩詞畫款之中,甚至在晚年總述自己成就的時候都首推自己以‘詩第一’。
作為匡時香港拍賣封面的齊白石《大壽多子圖》,便是這樣一件以金農(nóng)體書寫‘借山吟館主者’的題款的作品。雖然款識中未提到具體的創(chuàng)作年份。但根據(jù)其中鈐蓋的印章‘老齊’刻于1921年,‘木人’刻于1925年,‘雕蟲小技家聲’應(yīng)為更早年的作品,所以從作品風(fēng)格與印章的創(chuàng)作年代來推斷,此幅很可能作于1925年或者1925年稍晚的時期所作。
此幅以壽桃、石榴為主體,取其多壽多子之意,又以工筆草蟲補景,整幅畫面喜慶祥和、充滿生機。畫面下方的一組蘭葉置于壽桃的前方,以花青直接勾出葉脈,再以濃淡色渲染,整組葉子濃淡相間,繁而不亂。
壽桃則以沒骨寫意法直接用洋紅潑寫碩大桃實,滲以少許檸檬黃,體現(xiàn)出桃子的成熟與質(zhì)感;再以墨色大筆成形葉子,后用濃墨勾勒葉筋。桃的用色簡括大氣,自然生動,將齊白石獨具的匠心和童趣表露無疑。
蘭葉上與地上的兩只蚱蜢,相對而鳴,似乎在爭奪領(lǐng)地。畫面右上方的石榴同樣以沒骨寫意法為之,石榴葉子依附枝干自然生長,向下延伸至壽桃一旁,使畫面上下聯(lián)系起來。最大的一顆石榴盈實飽滿,凸顯出主題。左側(cè)飛來的兩只紅色蜻蜓,極其工致,與寫意的石榴的色調(diào)統(tǒng)一,融為一體。此幅寫意與工筆草蟲的結(jié)合,正如齊白石所言‘為蟲寫工致照者故工,存寫意本者故寫意也’。
匡時香港2016秋季拍賣會
時間
預(yù)展:11月27日10:00-20:00
11月28日10:00-15:00
拍賣:11月28日19:30
地點
香港萬麗海景酒店(灣仔港灣道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