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粟多壯主持開幕式,藝術家代表及各界嘉賓出席
2016年9月29日下午4點,“秘密花園”國際藝術展在宋莊北京當代藝術館舉行了開幕式。本次展覽由北京當代藝術館、北京王府半島酒店、美國本寧頓學院主辦,粟多壯、陳劼策劃,秦風、喬恩·伊舍伍德?lián)螌W術主持,旨在促進國際藝術交流,增強藝術跨界與融合,這也是共振計劃的第21站。
從左至右:藝術家楊文萍、武妍希、策展人粟多壯、藝術家陳魚
從左至右:策展人陳劼、藝術家岳艷娜、何玟玦
本次展覽匯聚境內(nèi)外藝術家近70位,他們是蔡富軍、陳魚、鄧洧、丁凡、段江華、方曉風、高虹、何玟玦、洪丹、黃黎、黃志瓊、姜琳、姜綏吾、金陽平、柯明、李昊、林朗明、林旭輝、羅威、娜子、農(nóng)少華、彭湘、秦沖、任宏偉、三水、沙麗娜、孫堯王、南詒、魏飛、武妍希、謝克安、楊浩、楊文萍、于軼文、余威、閆坤、岳艷娜、張顯飛、張力、趙航、趙崢嶸、鄭偉、ANTONIA GEHNRICH、ARIANNA WEBBER、AYSHA PELT、BARRY T BARTLETT、BLAKE GOBLE、CAROLINA ROQUE、DONALD SHEREFKIN、FARUK CALKIC、HANAE MORENO、ISABELLA ADLER、 ISABELLA POULOS、JACK YU、JAHSIYA OLIVER、JOHN ATKIN、JON ISHERWOOD、JULIA COOKE、JULIA GREENBURGER、LOUAY YOUSSEF、LUCAS GALANTE、MAX OSTROW、 MICHAEL STRADLEY、NICOLE LEE、OWEN GERNER-HATEM、QUYNH VO、 ROBERT RANSICK、SADIE HEISLER、SHANA CRAWFORD、SUE REES,作品形式涉及架上、影像、版畫、水墨、裝置等。
北京當代藝術館創(chuàng)始人、學術主持秦風接受國學頻道采訪
北京當代藝術館執(zhí)行館長、策展人粟多壯接受新華社采訪
策展人陳劼接受國學頻道采訪
藝術家何唯娜接受新華社采訪
藝術家趙航接受國學頻道采訪
“秘密花園”主題由北京當代藝術館執(zhí)行館長、本次展覽策展人粟多壯提出。秘密花園是近期比較流行的詞匯,它表達了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精神狀態(tài)的本質特征,以及其作為一種當代文化的精神象征體。這在當下大的文化背景中,是有必要讓更多藝術受眾去思考和被啟示的。
藝術家秦沖作品“人類撞擊地球”發(fā)布現(xiàn)場
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的陳劼在談到展覽的時候說到,世界是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的細節(jié),細節(jié)中的細節(jié),組構著“由局部到整體”概念的所指和能指。繁復龐雜的藝術主體所能思考和聯(lián)想的差異性步驟及其現(xiàn)實梯段,是沒有辦法客觀描述的。這呈現(xiàn)了精神現(xiàn)象的真實狀態(tài)。無論人們愿意公開呈遞怎樣的個性化思維角度與層面,其他個體能感應和接收到的信息及場量,總是有限的,或者說是含混不清的。事物、事情和事件的復雜性,和精神現(xiàn)象的復雜性,共同對應著世界的豐富性。在多語義和符碼的世界里,交流成了擁有不同語言、膚色和思維習慣的人們的必然選擇。這些狀態(tài),或直接或間接地關聯(lián)著“秘密花園”這個形象的當代性精神象征體。在時空坐標上,在或清晰或渾沌的情境中,藝術實踐主體及其作品的信息傳播,是形成真誠而有效交流的基礎。東西方思維習慣的差異、藝術觀的個體性差異、語境和語義的連接差異、藝術手法和技能把控的差異、個體感覺的差異……等等,客觀地增強了針對具體藝術表現(xiàn)對象的、可以無限延伸的“神秘感”。這些差異,在現(xiàn)實層面上,促使“秘密花園”成為了窺探和理解藝術表現(xiàn)的重要契機。
部分參展作品
本次展覽重頭戲之一是藝術家秦沖發(fā)布的“人類撞擊地球”現(xiàn)場戶外作品。一輛50噸的起重機,吊起特制直徑近1.5米的實心鐵質球,起重機支架吊起鐵球的特制遙控按鈕掛鉤,徐徐升起,近40米的高空中,穩(wěn)定后,秦沖手持遙控按鈕按下,一聲巨響,鐵球秒落地,如此三次,鐵球上表面將與地面平行。這個作品超級震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給社會群體提出了警示,并表現(xiàn)出難得的文化敏感和藝術直覺,
據(jù)悉,此次展覽將持續(xù)到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