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比亞(Francis Picabia)作品《男人和女人》
皮卡比亞(Francis Picabia)作品《斗牛 透明》
皮卡比亞(Francis Picabia)
是達達藝術的領軍人物之一。在達達藝術已經聲名鵲起之后,他發(fā)現,所謂的反藝術論調,不過是達達派們得到藝術界認可的方式,甚至連一直追隨他們的藝術記者都“換上了更好的汽車”。所以,他覺得達達對藝術的嘲諷是虛偽的,并開始用模仿拙劣的廣告人物畫的方式,來對這種嘲諷進行反嘲諷。如果說達達的嘲諷看上去就是離經叛道,充滿吸引力的,那么對于這種嘲諷的嘲諷,卻借助了真正庸俗的形式,因為這是他對自己的庸俗的嘲諷。可是,在庸俗的外表下,這種嘲諷變得無法辨認了,就像一個缺少笑點的冷笑話。
皮卡比亞被真正認為是變庸俗了,達達派認為他是庸俗的叛徒;而其它藝術家也認為他變得毫無品味。而本著知行合一(簡單來說)的原則,他從不對此進行辯解,直到他被徹底定義為失敗的藝術家。
勒內·馬格里特作品《戀人》1928年
勒內·馬格里特
以超現實主義繪畫而聞名。很多人不知道,在30年代中期,他和超現實主義都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已經發(fā)現,超現實變成了嘩眾取寵的手段,并且對千篇一律地創(chuàng)造那些混亂和離奇的場景感到厭倦了。他說,在制造混亂和駭人聽聞方面,沒有人比納粹做得更好,超現實繪畫不過是自私的工具而已。于是,他希望重現審視現代藝術的本源,并開始進行印象派創(chuàng)作。
1940年,他在巴黎的第一次個展就全是拙劣的印象派繪畫。這種拙劣不是有意的,而是他確實能力不足。這個展覽遭遇了徹底的失敗和全面的批評。沒有人明白他在干什么,在超現實繪畫依然代表時代先鋒的年代,他的背叛令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后來,迫于生活壓力,他又回到了超現實繪畫創(chuàng)作,只是偶爾偷偷干一點自己的事情而已。
菲利普 古斯頓 Philip Guston作品
菲利普。古斯頓(Philip Guston)
是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且參與了這一畫派在美國最初的崛起。在這一畫派依然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意識到,抽象表現繪畫已經淪為一種簡單的姿態(tài),追求自由不過是一句口號,所以,為了更自由的繪畫,他開始了具象創(chuàng)作,以戴著類似3K黨面具黨形象聞名??墒?,他并不具備具象繪畫的能力,只是在艱難的探索。
很快,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他被一邊倒的藝術輿論看作是江郎才盡的畫家,直到他去世。只有另一位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名字我忘了)給了他公正的評價:他的繪畫才是真正自由的。
從三個例子就不難看出,“壞畫”是對這些失敗的畫家,或者被認定為失敗的作品的一次翻案,所謂壞畫,是在自己的繪畫風格已經占據前衛(wèi)潮流的前沿時,對這一潮流的合理性和持續(xù)性的質疑,以及更加根本的,對前衛(wèi)精神本身的風格化和策略化的質疑。在每種風格成為“前衛(wèi)”的代名詞時,都有這樣的個體以背叛前衛(wèi)的姿態(tài)出現。他們是徹底的逆潮流而動,其結果不是所謂弄潮兒式的“成功”,而是被潮流吞沒的失敗。他們不是站在領先時代的潮流里,而是領先了這股潮流。他們的目的不是制造新的風格,也不是引起廣泛的關注,也不是追求任何可以成立的,個性化的表達,而是以自我終結的方式,完成對藝術的致敬和自我救贖。
菲利普。古斯頓(Philip Guston)作品
壞畫不是對“好”與“壞”,“美”與“丑”的標準的討論,因為這樣的討論是最簡單重復和無意義的,藝術只比較高度,不討論標準。壞畫也不是真正描繪丑陋的東西,它對美報以最高的信念。壞畫也不是站在繪畫這個“整體”之外,嘲諷或否定繪畫本身,因為它對繪畫的真誠性擁有最堅定的立場。壞畫也不是以“粗俗繪畫(art brut)”為代表的,畫不好的畫,或者業(yè)余繪畫,因為壞畫必須洞察時代的最前沿,再以最深邃的思考換取最難能可貴的失敗。壞畫不是一種立場或風格,也不是一種宣言,它是對代表了前衛(wèi)最前端的風格的背叛,它的“壞”是被旁人認定的,而不是畫家預設的,因為畫家總帶有最好的期望。壞畫不能預設,只能發(fā)生,只有后來的總結。所以,只有“壞畫”,沒有“壞畫家”。
至于現在流行于中國的,以反叛的目標都不明確的“反叛精神”標榜自我的所謂壞畫,不過是模仿一個并未深入了解的概念所得到的,充滿目的性的嘩眾取寵。如果說其中真的具備玩世不恭性質的,對群體價值的全面否定和個性的消極釋放,那么這一姿態(tài)距離幾十年前的嬉皮士尚有距離,與壞畫的反前衛(wèi)姿態(tài)就不是距離的問題,而是根本不在一個層次。所以,請不要使用“壞”這個詞,因為你們根本“壞”不起來,你們就是乖乖的拾人牙慧而已。
里希特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