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藝術家和眾嘉賓合影
7月24日下午,大暑剛至,成都室外的氣溫高達38℃;而在成都華潤廣場基準方中總部室內(nèi)的熱量并不亞于室外的熱度,導致此熱量的并非三伏天氣所致,而是由于來自一場備受矚目的頂級藝術展——“四三三——四川當代藝術生態(tài)實力展”,此次展覽也是基準方中藝術空間的開館展。
一個強有力的攻擊力團隊
策展人汪帥
據(jù)本次展覽策展人汪帥介紹,展覽名“四三三”是足球比賽中的經(jīng)典陣型,是突出攻擊性的積極打法。陣型的底氣來自于后衛(wèi)、中場、前鋒三條線及守門員都有強大實力,而展覽便與此命名相對應,由4位藝術大家——馬一平、何多苓、程叢林、高小華;3位藝術中堅——孟濤、熊宇、邱光平;3位藝術新銳——田豐、陳強戈、胡志鵬的豪華陣容組成,其代表性、含金量不言而喻。每位藝術家都是主力隊員;每位批評家都是守門員;每位觀眾的眼睛,都是門。以藝術之匙,打開觀看之門。而參展的藝術家都是“用作品說話”,既是當代藝術的實力代表,也是藝術川軍的生態(tài)縮影。
一個有內(nèi)驅(qū)力的生態(tài)
參展藝術家馬一平
現(xiàn)場,一些人在為新人新作點贊時,一些人在感嘆馬一平寶刀未老。老中青的呈現(xiàn),是策展人特意選擇的結果。一切選擇都是從生態(tài)出發(fā),策展人汪帥說:“生態(tài)具有選擇性,周期性,主題性,更強調(diào)未來性,占有當代藝術半壁江山的川軍,管領風騷的影響是面子,縱橫有象的實力是里子,代有才人的培育才是生態(tài),當下的生態(tài)實力,可窺未來格局。”
基準方中董事長、CEO 鐘明和參展藝術家何多苓
基準方中董事長、CEO 鐘明在接受99藝術網(wǎng)采訪時說到:“藝術空間極大的拓展了基準對人才渴求和培養(yǎng)方式的可能性,集團未來將勵志發(fā)掘藝術新星,為在建筑設計和繪畫等方面有潛質(zhì)、有激情、有追求的年輕新銳藝術家輸送正能量,為藝術圈的生態(tài)發(fā)展發(fā)揮自身的一份力。
一個有感染力的現(xiàn)場
開幕現(xiàn)場
展館不大,格局大,氣象大;作品不多,名作多,新作多。觀眾在眼神間傳遞著興奮,藝術家在作品中被重新發(fā)現(xiàn),很多不辭千里趕來的觀眾紛紛表示:“值!”據(jù)了解,小館高樓是基準方中藝術空間的基本定位,空間的感染力不在大小,作品的感染力不在多少,基準方中從做精品小館做起,孜精圖強,據(jù)近播遠,立足西部藝術界,推介潛力藝術家,推廣真正藝術品,為當代藝術傳遞正能量。
一個有影響力的展覽
學術主持黃宗賢
無論是業(yè)界參與度,還是媒體關注度,作品美譽度,都佐證了本次展覽非同一般的影響力。學術主持黃宗賢說:“四三三展覽讓我們以小觀大地領略四川三十余年來當代藝術發(fā)展的整個印跡、氣象和脈絡。前輩仍在矻矻求新求變,后來者已悄然成熟。尤其是架上繪畫,四川藝術家的傳承與探索已成為一種由來有自的美好傳統(tǒng),深沉的人文情懷和卓越才華又使這種優(yōu)勢得以強化。”無論是創(chuàng)作上還是學術上,這種嚴肅展覽都會對中國當代藝術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力。
一個有包容力的品牌
作為國內(nèi)領先的建筑設計大型綜合企業(yè),基準方中此番進軍當代藝術之舉,引起各界廣泛關注,但基準方中保持一貫的低調(diào),董事長鐘明說:“建筑設計與文化藝術互為表里,讓設計與藝術結合,讓藝術與空間對話,能夠生長出更多的可能性,并在這樣的生長方式中演繹更多精彩,影響更多的人,帶動更多的人,成就更多的人。”
起于實力,承于潛力,轉于探索,合于生態(tài),就是“四三三”的手筆,藉此勾勒出四川當代藝術的譜系,折射出藝術館的學術考量和開館立場:實力與潛力齊飛,藝術共學術一色。讓藝術生態(tài),展覽生態(tài),收藏生態(tài),推廣生態(tài),形成良性共洽。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展出至8月24日,給錯過開幕式的愛好者留下更多的欣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