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嘉德2015春拍 金農(nóng)《華山廟碑》4025萬元成交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 2015-05-17
5月17日晚,中國嘉德2015春拍繼續(xù)在北京國際飯店舉槌。“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 古代”專場,金農(nóng) 隸書《華山廟碑》 冊頁由2500萬元起拍,最終3500萬元落槌,成交價4025萬元。

?金農(nóng) 隸書《華山廟碑》 冊頁
金農(nóng) 隸書《華山廟碑》 冊頁 (五十四開一○九頁)

此作原為巨幅立軸,稍后的收藏者黃小松為攜帶及展讀方便而改為冊頁。據(jù)晚清另一收藏者邵松年考證,此幅舊為十行,每行廿二字,第十行十一字,款六字,共二百十五字。今以此用電腦復原,原軸高度應在3.6米左右或更長,寬至193厘米。顯然,在金冬心所有書畫作品中,這是傳世最大的一幅。

重要的還不是幅式的大小,而是這幅作品既帶有早年扁體的隸書風貌,又不再求華山碑形貌的相似,而是更多的參用了魏碑的體勢與方勁拙硬的用筆,在力求整體的簡樸厚拙中,又每每強調(diào)撇捺的舒展與頓挫,所謂倒薤、垂露法的運用,使方拙的體勢中有了變化和風韻,前人把這類書法歸為冬心先生獨創(chuàng)的“楷隸”,而這幅氣沉力厚魄力宏遠的巨幅作品,和他晚年為世人熟知的渴筆“漆書”,形體已有許多類似——金農(nóng)以他雄深的氣魄,孤傲獨詣的革命精神,開創(chuàng)了有清書壇一種全新的面目,《大字隸書華山廟碑》正是這樣一幅成功的代表作品。

黃小松之后,此件歸武筠莊所得,后復入晚清收藏家邵松年之手,經(jīng)其多次題跋并著錄于他的《古緣萃錄》,金陵學者黃惇《金農(nóng)書法評傳》亦有述及,是流傳有緒的金農(nóng)杰作。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