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明清書法將迎來市場“春天”?

來源:99藝術網(wǎng) 作者:馮漫雨 2014-11-14

匡時拍賣2014春拍推出的“暢懷”夜場

伴隨著中國書畫拍賣市場一路高歌,“書法熱”也成為一大趨勢。2014年秋拍的大幕陸續(xù)開啟,中國拍賣史上首個王鐸精品書畫專場即將上拍、乾隆皇帝親筆御書《白塔山記》有望突破億元大關、匡時拍賣繼續(xù)推出其書法品牌夜場“暢懷”……一線拍賣行紛紛聚焦明清書法這一板塊,這一動作又為市場釋放了什么信號?明清書法在今秋能否繼續(xù)表現(xiàn)強勢?

明清書法市場逐步升溫

明清書法專場的推出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成立不久的匡時拍賣首次推出“文字的力量——中國書法篆刻”專場,260件拍品成交率高達88%,斬獲3353萬元成交額,其中文征明《行書書詩卷》以1111萬元高價成交,成為國內(nèi)書法專場首次破千萬的拍品。中國嘉德和西泠印社雖未舉辦專場,卻也涌現(xiàn)出諸多高價成交拍品:在西泠拍賣2007年秋拍中王鐸的《草書詩卷》以1691.2萬元成交,成為西泠印社當時價格最高的作品,2008年春拍,八大山人的《行書臨河序》在中國嘉德也以464.8萬元成交。

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嘉德和西泠印社的書畫專場中書法作品數(shù)量自2008年來在不斷增加。西泠拍賣總經(jīng)理陸鏡清曾透露:“2008年秋拍,我們的書法作品數(shù)量已占到書畫拍品總數(shù)的40%。而這樣的調(diào)整正是根據(jù)市場的需求反應而來。”

金融危機后藝術品市場開始升溫。2010年伊始,中國嘉德常設項目“宋元明清法書墨跡”斬獲1.93億元佳績。而一直力推書法專場的匡時拍賣,古代書法專場以1.6億元的成交額和高達95.6%的成交率再添新業(yè)績,其中王鐸“漲墨法”登峰之作《雒州香山作》以4536萬元刷新個人紀錄。2011年,匡時拍賣推出的“明代書法”專場以高達94%的成交率再創(chuàng)1.6億元成交額,其中文征明《北山移文卷》以2530萬元成交,王鐸《草書鳳林戈未息詩卷》和《行書臨王渙之帖》也拍出千萬元高價。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匡時拍賣上拍量為歷次專場上拍數(shù)量最少,而成交額為歷次書法專場拍賣最高,單位均價達到643.09萬元人民幣/幅,1000萬至5000萬價格區(qū)間拍品數(shù)量為5件,為歷年古代書法專場拍賣該區(qū)間拍品數(shù)量最多的一年。

近幾年在宋、元書法億元天價的帶動下,明清書法精品以千萬元成交的層出不窮,牢牢占據(jù)中國書法市場高價位梯隊。


王鐸《草書臨王羲之<永嘉、敬豫帖>》

明清書法今秋有望厚積薄發(fā)

即使在藝術品市場調(diào)整時期,明清書法的熱度仍舊不減,形成了“低估價,高成交”的特點。如在今年春拍,北京保利“翰不虛動——中國古代書法專場”中,清代伊秉綬的隸書橫幅《遂性草堂》估價僅有80萬元,成交價最終高達2300萬元,讓人不容小覷。北京匡時首次推出的“暢懷——中國書法夜場”,46件拍品總成交1.1億元,成交率高達89%,其中王鐸1646年作《草書自作詩》以1322.5萬元成交。也使得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感嘆:明清書法作品的價值正在被重新發(fā)掘。

縱觀中國書法拍賣市場近的發(fā)展歷程,“重畫輕書”的時代一去不返。由于宋、元書法流通可謂鳳毛麟角,明清書法已經(jīng)成為拍賣市場的一大主力。雖然明清書法名家眾多,不過通過國內(nèi)多家一線拍賣公司的系統(tǒng)征集梳理和海外藏家的力捧下,逐漸確立起相對國際化的價格體系。其中,王鐸的作品近年來交易活躍表現(xiàn)突出。在即將到來的2014年秋拍,明清書法板塊中最大的亮點便是中國嘉德推出的中國拍賣史上首個大型明代書法家王鐸精品書畫專場——“王鐸的筆底毫端”。盡管王鐸書法在拍賣場上的記錄屢創(chuàng)新高,然而拍賣場上卻一直沒有出現(xiàn)王鐸書法專場,據(jù)了解,此專場包含王鐸書法精品20件,涉及了大量珍貴的歷史信息和藝術價值,能夠梳理王鐸書法藝術風貌,并且對于王鐸的生平交游、帖學成就、自作詩文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除了嘉德推出的王鐸重量級專場外,榮寶拍賣也呈現(xiàn)了“王鐸詩文稿墨跡”部分,據(jù)了解,這批以行書為書體的詩文稿出入于“二王”間,詩中多有涉及明朝末年社會動蕩、李自成起義、清兵入關等事件,可謂是直擊明末清初歷史的第一手資料。


乾隆御筆《白塔山記》

另有一件著錄于《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xù)編》的乾隆皇帝親筆御書《白塔山記》領銜保利秋拍,可謂今秋明清書法板塊的重器,更有望沖刺億元大關。這組作品原賜藏于白塔山永安寺,流入民間很可能是由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造成。據(jù)了解,現(xiàn)藏家先于2001年在嘉德春拍購藏《塔山西面記》,又于2004年在香港蘇富比春拍購得《白塔山總記》,此后又輾轉國外覓得《塔山南面記》及《塔山北面記》,才使得散珍重聚。

結束語:最近幾年,由于藝術品資源短缺,市場也在不斷挖掘新的價值點,越來越多的拍賣公司開始將目光投明清書法板塊,通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和拍賣公司推廣,其價值愈加凸顯。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明清書法近年來逆勢走強,既有這幾年明清書法專場的推廣作用,更有自身文化價值的認同,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讓明清書法再次成為藝術品市場的新熱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