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由中央電視臺央視動漫產業(yè)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第二季正在央視一套和少兒頻道《動畫夢工場》欄目熱播。該節(jié)目不僅創(chuàng)造了《動畫夢工場》播放的所有動畫片中最高收視率的成績,也在孩子和家長中反響熱烈。據了解,央視動畫已與中國木偶劇院合作開發(fā)《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舞臺木偶劇,并和樂視網、西瑪玩具公司等就新媒體播映、衍生產品開發(fā)、動漫生活體驗館等項目簽訂合作協議,欲打造全產業(yè)鏈發(fā)展模式。一時間,中國動漫如何品牌化、產業(yè)化再度成為動漫界熱議的焦點。
相關觀點
蔡志軍(中央電視臺央視動畫有限公司總經理):把成功的“形象”轉變?yōu)槌晒Φ?ldquo;品牌”
我們看重那些具有發(fā)展?jié)摿烷L久生命力的動畫題材,之所以重新挖掘和打造“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動畫品牌,一方面是因為它符合這樣的標準,另一方面,這一動畫形象已經深入孩子和家長內心,它的“綠色”、富有正能量和體現正確價值觀的故事內容,既有趣,又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衍生品開發(fā)方面,除了授權中國木偶劇院開發(fā)舞臺劇,3D電影、新媒體、動畫園區(qū)等都在我們的計劃中。拿舞臺劇來說,它是繼續(xù)深入打造品牌的一種非常有利的方式,是擴大市場、加大影響力的重要一步。從國內外成功的動漫品牌策劃運營經驗來看,動漫衍生品的開發(fā)是動畫產品從成功的“形象”走向成功的“品牌”的關鍵階段。我們目前正在嘗試建立市場前期研發(fā)中心,后期前置,將衍生產品工業(yè)設計納入前期美術設計的整體考慮,并將創(chuàng)作策劃和推廣營銷策劃統一協調。
過去我們多半是“見好就收”,但這樣的發(fā)展往往只是曇花一現?,F階段產業(yè)結構正處于重組的變革時代,所以在產品開發(fā)前就應為3年以后、5年以后,甚至10年以后的布局考慮。動漫品牌化、產業(yè)化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要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
楊廷玉(中國木偶劇院卡通舞臺劇項目負責人):整合各方資源優(yōu)勢,實現雙贏
此次與央視動畫合作,我們是經過詳細地分析從而進行判定的。這次合作不僅僅是為排演一出劇,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合作改變木偶劇院的生產方式。以前的演出模式,從首演、駐場演出再到全國巡演,一臺劇最多演一二百場就很難得了,而此次的合作欲通過全國地域的連鎖和授權,從一臺劇的單打獨斗轉變?yōu)椴煌赜虻穆摵涎莩龇绞健?/p>
而木偶劇院與央視動畫雙方的作用體現在:一方面,我們對已經比較成功的“大頭”形象進一步加強品牌價值,作為其衍生品,成功的舞臺劇會對這一動畫產品提供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另一方面,木偶劇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央視的號召力和已成熟并深入人心的“大頭”形象,從已經很充足的故事劇情中進一步再創(chuàng)作,減少了創(chuàng)作、包裝、宣傳的成本和市場風險。雙方均能更好地將專業(yè)資源利用到位,實現雙贏。
袁梅(北京其欣然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產品設計前需留足開發(fā)空間
一部好的動漫作品的開發(fā),沒有三五年是做不到的。而現如今中國動漫業(yè)往往用在產品前期開發(fā)的時間比較短,預留空間也不足,這樣都為之后的衍生品開發(fā)、品牌持久性發(fā)展帶來隱患。有些源自漫畫作品或動畫片的題材,平面上看起來很好看,但并不代表衍生產品能順利開發(fā)并獲得大眾認可,所以我們經常在產品開發(fā)前就會邀請一些工業(yè)設計方面的專家參與到整個動漫形象的設計中來,并大量征求受眾的意見,為今后從平面走向立體的衍生品開發(fā)鋪好路。
中國動漫設計、制作、宣傳、發(fā)行,各個階段容易割裂來看,沒有一體化的考慮,但國外成功的案例多是打“持久戰(zhàn)”。像《功夫熊貓》前期用了七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一點一滴地接觸市場,接連不斷地尋求曝光機會,最終形成了市場期待,之后無論是搬上大銀幕還是衍生品開發(fā)都比較順利。而我們國內搞動漫走得太快,容易短時間內將資源利用殆盡。要知道,理想的全產業(yè)鏈發(fā)展模式中,40%的利潤來自誕生之初的漫畫或動畫作品,60%的利潤則來自于源源不斷的衍生品開發(fā)。
李女士(動漫愛好者、孩子家長):動漫衍生品的作用不可替代
作為一名動漫愛好者,我渴望中國也能有像《神偷奶爸》中的“小黃人”一類風靡全球的毛絨公仔,期待中國也能有像迪士尼樂園那樣的動漫主題樂園。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中國動漫業(yè)現在也開始逐步向專業(yè)化、標準化、規(guī)?;姆较蜻~進,對衍生產品的開發(fā)也開始重視和投入精力,這些都是好的現象。
而同時作為一位6歲孩子的家長,我知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自己所鐘愛的動漫形象,動漫對于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我們家長往往會反對孩子長時間地沉浸在由電視、電腦、手機等構成的動漫“電子環(huán)境”中,舞臺劇或其他形式的衍生品恰恰解決了我們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