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佳士得11月23日舉行四場拍會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3-10-25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50
曾梵志《協(xié)和醫(yī)院系列之三》
油彩 畫布(三聯(lián)畫)1992年作 估價待詢
每聯(lián): 150 x 115 厘米(59 1/16 x 45 1/4 英吋)
總體:150 x 345 厘米 (59 1/16 x 135 13/16 英吋)

佳士得將于11月23日及24日舉行四場【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會,呈獻近900件拍品。承接在2012年秋季及2013年春季拍賣成功推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主題,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門在今季將呈獻“亞洲的時代,亞洲的畫”,展示一系列二十世紀引領東西方藝術浪潮交融的現(xiàn)代大師名作,及當代藝術新銳的前衛(wèi)創(chuàng)作。

作為焦點之一的晚間拍賣將以“亞洲現(xiàn)代藝術的黃金時期”為主題,精選拍品包括一系列現(xiàn)代藝術大師于1950年至1960年代的早期創(chuàng)作,及當代藝術家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的創(chuàng)作,亮點包括了曾梵志的《協(xié)和醫(yī)院系列之三》三聯(lián)畫。在東南亞藝術部分,佳士得將不只以東方藝術家來詮釋“東西方文化交流”,還將特別介紹一系列游印歐籍畫家的矚目畫作,包括印歐藝術發(fā)展的四位重要藝術家勒邁耶、邦尼、賀夫卡及西奧?梅耶,以透過西方藝術家解讀“東西方文化交流”。除此之外,今季亦有多個重要私人珍藏,如7幅來自英國船長

家屬重要收藏的林風眠畫作,22幅來自美國重要收藏的中國和韓國當代作品等。為迎合市場的殷切需求,佳士得將繼2013年春季后,再度精選近300件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紙本藝術作品為特別專場拍賣。

亞洲現(xiàn)代藝術的黃金時期

佳士得團隊一直致力于探索亞洲美學價值,特別是在東西藝術處于不斷整合的今天。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我們將以“亞洲現(xiàn)代藝術的黃金時期”為主題,透過展示現(xiàn)代藝術家1950至1960年代早期杰作以及當代藝術家在1980年代晚期至1990年代初期的早期創(chuàng)作,來理解亞洲藝術家進入西方主流藝術世界的里程碑,領悟文化交流沉淀下的精華。

在現(xiàn)代藝術大師的早期作品中,佳士得將推出拍賣史上最完整的趙無極繪畫歷程系列藏品,當中包括了11件從1950年代“克利時期”、數(shù)年間蛻變升華的“甲骨文時期”力作,再至1960至1970年代全然邁入抽象的磅礡之作。此批上承宋元美學并繼往開來之經典油畫,盡覽一代抽象大師畢生的美學探索。而三件來自法國重要私人收藏的常玉作品,如展現(xiàn)藝術家優(yōu)雅簡約風格的《紅衣女子》(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27,估價:15,000,000-20,000,000港元/1,923,100-2,564,100美元),則將精彩重現(xiàn)藝術家1930年至1940年間的創(chuàng)作巔峰;此外,朱德群早期罕見雙聯(lián)大作《無題》(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13,估價:30,000,000-40,000,000港元/3,846,200-5,128,200美元)、創(chuàng)作于1980年代的經典雪景《冬之回憶A》(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18,估價:11,000,000-16,000,000港元/1,410,300-2,051,300美元),以及來自勒邁耶、張荔英、阿凡迪、費南度?索維爾等東南亞重要藝術家的精選作品亦將在晚間拍賣中隆重登場。

而在二十世紀后期,亞洲經濟實力崛起,當代藝術亦隨之迅速發(fā)展。這個時期,由亞洲當代藝術家接棒,進一步對傳統(tǒng)美學及自身文化進行融合與詮釋,將亞洲藝術價值帶向嶄新層次。出自曾梵志的《協(xié)和醫(yī)院系列之三》(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50,估價待詢)三聯(lián)畫便是其中一幅誕生在此時期的代表作。包括此作品在內,出自藝術家的同一時期同一題材作品,僅有三件。這件誕生于1992年的作品為藝術家剛畢業(yè)于湖北美術學院時的大型早期風格代表巨作,把畫家初試啼聲、對生活的殘酷現(xiàn)實的所思所想,完整詮釋在這個三聯(lián)畫布上。畫中描繪了醫(yī)院中病人能獨立活動、較樂觀的一面:左幅的病人井然有序地排著隊準備用餐;中幅的病人正接受輸血其中有些還悠閑地抽著煙;右幅的病人則依序向醫(yī)護領藥而去,逐漸走向康復的未來。畫中的人物,無論是各類醫(yī)護人員或病人,他們的頭、手都被突出、夸大,曾梵志以快速的筆觸,粗曠地描繪一個特殊群體,盡管表情是如此冷漠。題材的選擇與畫家的親身經歷和觀察息息相關,體現(xiàn)了他對這個不為人留意的特殊群體的關懷。這件作品繪畫風格直接引發(fā)出藝術家下一個階段的“面具”系列。

東南亞藝術迅速崛起

佳士得于2011年秋拍把【東南亞現(xiàn)代及當代藝術】正式納入【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展現(xiàn)涵蓋更廣的泛亞洲藝術,讓東南亞現(xiàn)當代藝術在佳士得拍賣會上更受全球矚目。在2013年9月舉行的佳士得中國內地首拍中,東南亞藝術不僅受到藏家們的熱烈競投,成功實現(xiàn)了跨區(qū)域推廣,來自新加坡藝術家鐘泗濱及印度尼西亞藝術家米斯尼亞迪的作品更創(chuàng)下了多項拍賣記錄。

在2013年秋拍中,佳士得將特別介紹一系列游印歐籍畫家的畫作,當中包括了印歐藝術發(fā)展的四位重要藝術家勒邁耶、邦尼、賀夫卡及西奧?梅耶。他們的作品將歐洲二十世紀初的油畫風格,融合到印度尼西亞風土人情的主題,尤其是峇里島,這個它們曾于1920年至1930年代生活過的淳樸海港。正如在大溪地的游歷啟發(fā)藝術家保羅.高更的藝術靈感一樣, 這幾位藝術家深深被峇里的風光深深打動。無論是那充滿熱情與動感的魅力,當?shù)厝说膬?yōu)雅簡約的風格,還是迷人的寺廟舞者、年輕美麗的女子,或是那獨特的熱帶陽光,在歐洲人眼中,這一切都散發(fā)著異國風情及感性氣息。此系列的焦點包括了勒邁耶的《寺廟舞者》(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31,估價:4,000,000-6,000,000港元/512,800-769,000美元),賀夫卡的《燈火下肖像》(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32,

估價: 900,000-1,200,000港元/115,400-153,800美元)以及邦尼的《峇里祭典》(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30, 估價:1,200,000-1,800,000港元/153,800-230,800美元), 西奧?梅耶的《舞蹈》(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33,估價: 800,000-1,000,000港元/102,600-128,200美元)。

東南亞藝術的亮點還有由新加坡華裔藝術家李曼峰創(chuàng)作于1962至1964年間的《峇里生活》(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41,估價待詢),此畫作由現(xiàn)今藏家在當年直接購于畫家并保存至今;菲律賓抽象畫家費南度?索維爾的重要抽象作品《Etorisa》(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22,估價:2,000,000-2,500,000港元/256,400-320,500美元),充分展現(xiàn)了藝術家“融匯東西方美學傳統(tǒng)”的特質;以及印度尼西亞藝術家米斯尼雅迪的《彈性和力量》(拍賣編號3257,拍品編號432,估價:1,200,000-1,500,000港元/153,700-192,300美元)。

重要私人收藏

今季亦有多個重要私人珍藏,包括7幅來自英國船長家屬重要收藏的林風眠畫作。船長在1965年經由英國領事引薦,拜訪當時居住于上海的林風眠,并在動蕩時代幸運購得此批作品。此次呈獻的油畫《漁獲》(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24,估價:6,000,000-8,000,000港元/769,200-1,025,600美元),以及其他六件林風眠水墨作品,皆源自英國船長家屬重要收藏。據(jù)藏家回憶,林風眠曾表示《漁獲》最受其喜愛,而藏家亦保留《漁獲》當時掛在林風眠寓所裝裱的黃楊木框至今。在目前可知的林風眠作品中,與“漁獲”相關題材的油畫作品僅存約十件,而佳士得上一次征得類似作品更是在10年之前。

22幅來自美國重要收藏的中國和韓國當代作品是另一亮點,精選作品包括了來自被譽為中國玩世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領軍人物的岳敏君的《草地上的午餐》(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60,估價:7,000,000-9,000,000港元/897,400-1,153,800美元),張曉剛代表作“血緣”系列中的《血緣系列 – 男孩同志》(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61,估價:6,000,000-8,000,000港元/769,200-1,025,600美元)以及以極寫實的手法創(chuàng)作人物肖像而聞名的韓國藝術家姜亨九的四聯(lián)作《安迪·沃荷實驗二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63,估價:700,000-1,000,000港元/89,700-128,200美元)等。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

“紙”孕育于東方文化,是中國五千年來文人書畫精神的重要媒材,也是東西方藝術家傳達語意的重要媒介。在2013年春季拍賣,香港佳士得首次展開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紙上作品特別專場。2013年秋季,我們將加入亞洲當代紙上作品,再度精選近300件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紙本藝術作品,推出特別專場拍賣。

這一系列包括了50多件趙無極的版畫作品。作為一位多才的藝術家,除了油畫外,趙氏在版畫、水墨、水彩、陶瓷多方面都有涉獵,其創(chuàng)作的多元化可與畢加索媲美。特別專場中還涵蓋了10件德國私人家族收藏周春芽早期紙上作品。這些創(chuàng)作于1980年代晚期到1990年代早期的作品,不僅追溯了周春芽早期的風格實驗,而且還展示了將藝術家引領到下一世紀的藝術方向,一睹周春芽表現(xiàn)人體形式和精神的深刻而浪漫的手法。14件來自草間彌生的紙上作品 亦是不容錯過的焦點之一。

其他數(shù)據(jù)簡介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詹姆士拍賣廳, 2013 年 11月 23 日,星期六,下午 7 時,拍賣編號 3255|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詹姆士拍賣廳,2013 年 11月 24 日,星期日,上午 10 時,拍賣編號 3256|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特別專場(日間拍賣),伍斯拍賣廳,2013 年 11月 24 日,星期日,下午 2 時 ,拍賣編號 3259|

|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詹姆士拍賣廳,2013 年 11 月 24 日,星期日,下午 4 時 ,拍賣編號 3257|

亞洲現(xiàn)代藝術的黃金時期

重要法國私人收藏

常玉《紅衣女子》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27
油彩 畫布約1930至1940年代作
74 x 50 厘米(29 1/8 x 19 11/16 英吋)
估價:15,000,000-20,000,000港元—1,923,100-2,564,100美元

常玉的《紅衣女子》充份表現(xiàn)出藝術家鐘情于描繪女性人物。他在著名的巴黎大茅舍藝術學院修讀時,已經開始擅長繪畫女性。他運用簡潔與性感的線條,寥寥數(shù)筆就已經能夠把女性的特質及法式優(yōu)雅表露無遺,可媲美馬蒂斯優(yōu)雅與簡約的風格。這幅作品展現(xiàn)了當時抽象藝術的風格,而緊握的雙手及連衣裙上經調控的亮麗紅色亦散發(fā)著具象藝術的自由氣息。常玉把人物置于單色的背景前, 簡化的形態(tài)保留了人物婀娜多姿及流暢線條的特質?!都t衣女子》與藝術家其他描繪女性尤其以裸女為主題的畫作,正好互相呼應。

重要法國私人收藏

常玉《斑馬》油彩 畫布
約1930至于1940年代作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28
46 x 38 厘米 (18 x 15 英吋)
估價:6,000,000-8,000,000港元—769,200-1,025,600美元

常玉利用“化簡與再化簡”的表現(xiàn),以簡約的淺粉色、白色、及黑色,構成其1930年代的油畫特色?!栋唏R》即以背景的黑、身軀的白、以及條紋的淺粉色作為畫面的主要基調。左右兩端的白色長條區(qū)塊約制著畫面,如同簾幕開啟般地引出了黑暗中的斑馬。斑馬的淡粉色紋路凸顯了其立體性,然而背景的平面性卻使整體畫面產生一種介于二維平面化與三維單一視點透視的效果。如同世間并沒有淡粉色的斑馬,藝術家并未追求表像的真實,而在避免陷入窮追現(xiàn)實的窘迫狀態(tài)后,暢然抒發(fā)了其內在真實。

趙無極《14.3.60》
油彩 畫布 1960年作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1
89 x 116 厘米(35 x 45 5/8 英吋)
估價:14,000,000-18,000,000港元—1,794,900-2,307,700美元

趙無極是貫穿東西,結合東方底蘊及西方抽象繪畫技巧的創(chuàng)作大師。一九五八年以后,趙無極的畫作風格由具象轉而抽象,筆觸肆放不拘,筆跡更形拉長,筆劃粗曠,運筆速度更加快速。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將作品的完成日期寫在畫作后面,并以之命題不干擾觀者觀畫時的想象空間。

作品《14.03.60》為1960年趙無極由具象轉為抽象的代表創(chuàng)作。仔細觀看作品,細致筆觸錯落在揮灑的粗筆之中,猶如揮動中的羽翼翎毛。畫面右上方布滿運速中所產生的氣流,帶給觀者無限想象,整體看來猶如展翅滑翔的飛鳥俯沖天際。除此之外,東方山水是趙無極創(chuàng)作的繪畫基底,自幼熏陶于中國水墨的氛圍中,作品自然取自于中國山水而幻化于無形。粗筆暈染,肌理細筆,如遠山飄渺,又如近景枝椏交錯。

趙無極《10.11.58-30.12.70》
油彩 畫布 1958至1970年作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4
130 x 195 厘米 (51 1/4 x 76 3/4 英吋)
估價:25,000,000-30,000,000港元—3,205,100-3,846,200美元

 

趙無極自1957年游歷紐約后,趙無極開始創(chuàng)作尺寸較大的作品,并且不再有命題,只以創(chuàng)作日期為作品標題,從59年后他的作品中的符號逐漸消失,進一步拜托了描寫性和情節(jié)性。畫面為自由的筆觸和大片的韻律十足的色彩所替代直率表現(xiàn)精神和情感,看到抽象表現(xiàn)主義、色域繪畫給趙無極帶來的啟發(fā)。棕色的背景中隱匿的類似中國青綠山水的藍或綠,黑白強烈對比下的空間結構,讓觀者體驗到藝術家十年中無數(shù)個時刻的情緒、生活體驗、知識經驗和理性思考的堆積而使作品達到最完美的優(yōu)雅狀態(tài)。

趙無極《14.09.50》
拍賣編號3256,拍品編號113
1950年作 油彩 畫布 裱于紙板
15.8 x 19.8 厘米(6 1/4 x 7 3/4 英吋)
估價:1,200,000-2,400,000港元—153,800-307,700美元

這幅創(chuàng)作于1950年的作品是趙無極將物體的客觀外形進行抽象簡化,以線條和符號將有形的物像世界幻化成無形的精神層面的典型作品。這些簡約的幾何形看似隨意散落,實際上是相互牽引,組織成一個充滿禪意的和諧世界。在這個充滿詩意的世界中,顏色和著色技巧是另一個重要元素。寶石藍和翡翠綠如同寶石融化于清澈的水中,再逐漸熏染成不同色調的藍綠色,形成一種水墨渲染的效果,仿佛將大自然穿越時代孕育而成的珍貴寶石,以至整個宇宙長河都包含其中。

這幅命題為“50年9月14日”的作品還有一個感人的涵義:這是趙無極獻給愛妻謝景蘭29歲的生日禮物。從1935年二人的相識,到41年結為夫妻,48年共赴巴黎發(fā)展,這15年的深厚感情和藝術上相互扶勉之情,被趙無極化作濃濃愛意轉現(xiàn)于這幅作品中。

朱德群《無題》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13
油彩 畫布 (二聯(lián)作)1963年作
左:195 x 129.5 厘米(76 3/4 x 51英吋)
右:195 x 114 厘米(76 3/4 x 44 7/8英吋)
總體:195 x 243.5 厘米(76 3/4 x 95 7/8 英吋)
估價:30,000,000-40,000,000港元——3,846,200-5,128,200美元

一九六三年創(chuàng)作的大雙聯(lián)屏作品,是難得的早期大型創(chuàng)作。當朱德群剛剛抵達巴黎巴時,資源緊拙,當時并沒有大的畫室,因此非常困難才可以完成大作。作品透露了朱氏投入大量的情感,同時加入色彩、光線的元素,形成復雜的視覺效果。此外,他還平沖了畫面的虛實關系,畫作的上部和下部均以半透明的油彩,貼近水墨渲染的效果,是一幅充滿視覺張力,感情澎湃的大作。

朱德群《冬之回憶 A》
油彩 畫布1988年作
拍品編號3255,拍品編號18
100 x 73 厘米(39 3/8 x 28 11/16 英吋)
估價:11,000,000-16,000,000港元——1,410,300-2,051,300美元

1985年到日內瓦舉辦畫展的朱德群,乘搭火車由瑞士返回巴黎的途中,被車窗外阿爾卑斯山的暴風雪所震撼,雪景系列作品由此得來。 本次拍賣創(chuàng)作于1988年的作品《冬之回憶 A》更是雪景系列作品中的上乘佳作。朱德群以淡綠色做底,透過黑色粗狂的線條以及星羅密布的銀白色飛舞的雪花,描繪出阿爾卑斯山雪舞狂風的壯麗。

“醫(yī)院系列”是曾梵志眾多系列的開始,《協(xié)和醫(yī)院No. 1》(以下簡稱《一號》)作于1991年,是其畢業(yè)之作。次年,他又畫了《協(xié)和醫(yī)院No. 2》(以下簡稱《二號》);同年稍后他又畫了目前的這幅《協(xié)和醫(yī)院No. 3》》(以下簡稱《三號》)。不但這三件作品都是三聯(lián)畫,所描述的內容也似有連貫性,應是其“醫(yī)院系列”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目前的這幅《三號》,相對來說,是描繪醫(yī)院中病人能獨立活動屬較樂觀的一面;左幅的病人井然有序地排著隊準備用餐,中幅的病人正接受輸血其中有些還悠閑地抽著煙,右幅的病人則依序向醫(yī)護領藥而去,逐漸走向康復的未來。畫中的人物,無論是各類醫(yī)護人員或病人,他們的頭、手都被突出、夸大,曾梵志以快速的筆觸,粗曠地描繪一個特殊群體,而他們的表情竟是如此冷漠。從畫風來源而論,固然是以德國表現(xiàn)主義為主,但題材的選擇則是和畫家親身的經歷和觀察息息相關。如此地去關懷、描繪一個不為其他畫家所留意的特殊群體,在畫史上確不多見。這件作品繪畫風格直接引發(fā)出藝術家下一個階段的面具系列。

周春芽《藏族新一代》
油彩 畫布 1980年作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45
149.3 x 198.4 厘米 (58 3/4 x 78 1/8 英吋)
估價:25,000,000-30,000,000港元—3,205,100-3,846,200美元

創(chuàng)作于1980年的《藏族新一代》,是周春芽 以自然抒情的方式描繪了草原上的藏族生活情景。周春芽以其豐富的色彩感覺和率真的敘述風格,將經歷過十年浩劫政治運動的束縛和壓制后,仍然保存的人性中純真,善良,樂觀的真善美以自然客觀的角度向觀者呈現(xiàn)。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打破了長達數(shù)十年,在中國大陸盛行的蘇聯(lián)式社會主義寫實風格的教條式標準,推動了現(xiàn)當代主義藝術在中國的發(fā)展?!恫刈逍乱淮凡坏侵艽貉康淖顬橹匾囆g代表作品,更與羅中立的《父親》,陳丹青的《西藏組畫》被譽為中國大陸“傷痕藝術”的最為杰出代表之作。

東南亞藝術

印度尼西亞著名家族收藏

李曼峰《峇里生活》
1962至1964年作
油彩 木板 估價待詢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 41
100 x 243 厘米(39 5/16 x 95 5/8 英吋)

李曼峰,以糅合中西藝術風格見稱,他是東南亞的先驅畫家,對“南洋畫風”有重要影響。畫作雖屬油畫,卻有中國水墨畫的神韻,是中西方畫藝的結晶,藝術家對光線的運用在此幅作品達到高峰,這個作品為市場上,李曼峰最大且描繪精致的經典杰作之一。

美國私人藏家收藏

勒邁耶《舞蹈》油彩 畫布
巴利島式手工雕刻木框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31
100 x 120 厘米 (38 2/8 x 47 1/4英吋)
估價:4,000,000-6,000,000港元—512,800-769,200美元

勒遇耶的《寺廟舞者》描繪了傳統(tǒng)峇里節(jié)日的鄉(xiāng)村寺廟,畫中的舞者栩栩如生,隨著寺廟樂師的鼓聲翩翩起舞。柔和的色調展現(xiàn)了藝術家早期至中期仍然經常在戶外寫生的畫風。

邦尼《峇里祭典》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30
粉彩 粉筆 紙本1935年作
118.5x 76 厘米 (46 5/8 x 29 7/8 英吋)
估價:1,200,000-1,800,000港元—153,800-230,800美元

西奧?梅耶《拉讓舞》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33
油彩 畫布 手工雕刻木框1948年作
100 x 113.5 厘米 (39 3/8 x 44 3/4 英吋)
估價:800,000-1,000,000港元—102,600-128,200美元

《拉讓舞》是西奧?梅耶較為罕見的題材作品, 畫中呈現(xiàn)了一場為祭祀神靈的寺廟舞蹈。相對而言,雖然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霍夫克也被峇里女子超凡脫俗的風采所吸引,但他在這幅獨特的人像畫中,描繪手法卻注重人物的自然形態(tài)。

賀夫卡《燈火下肖像》
油彩 畫布1945年作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32
41.5 x 29 厘米 (16 5/16 x 11 3/8 英吋)
估價:900,000-1,200,000港元—115,400 – 153,800美元

費南度?索維爾《Etorisa》
油彩 畫布1959年作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22
100 x 150 厘米(39 3/8 x 59 1/16 英吋)
估價:2,000,000-2,500,000港元—256,400-320,500美元

融匯東西方美學傳統(tǒng),是費南多.索維德畫作最具特色之處。他的《Saetas》 系列中多是實驗性質的作品,是個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作系列,讓他真正成為一位創(chuàng)新的抽象藝術家。

“Saeta”在西班牙語解作箭頭,也是佛林明哥樂曲其中一種自發(fā)與即興創(chuàng)作的類別。 《Etorisa》創(chuàng)作于1959年,是費南多.索維德創(chuàng)作《Saeta》系列同期的作品。此系列的名稱跟此畫標題“ Etorisa”有著相連的關系,其重心的表達手法以細長而約束的線條,來表達射出箭頭的動律、速度及節(jié)奏?!禘torisa》以手術用的注射器把精細的黑色線條繪畫在純白色的畫布上,當顏料仍然濕潤,藝術家利用干的毛筆掃于線條上, 夸張而優(yōu)雅地把線條放射性地散開于畫布上。索維德非常喜愛及欣賞中國書法,因此從而啟發(fā)了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而柔和的調子正好與杰克遜•波洛克及羅斯科的畫作互相呼應。

米斯尼亞迪《彈性和力量》
壓克力 畫布2003年作
拍賣編號3257,拍品編號432
150 x 200 厘米(59 x 78 3/4 吋)
估價:1,200,000-1,500,000港元—153,800-192,300美元

重要私人珍藏及其他焦點拍品

英國船長重要家屬收藏

林風眠《漁獲》油彩 畫布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24
73 x 92.5 厘米(28 11/16 x 36 3/8 英吋)
估價:6,000,000-8,000,000港元—769,200-1,025,600美元

1965年,珊瑚號(Sea Coral)停留上海裝卸貨物,船長前往當時唯一開放給外國人,位于上海外灘(the Bund)的水手俱樂部(Seamen’s Club)。在當時全世界最長的吧臺邊,船長與當晚唯一的另一位客人–英國領事(British Consulate Charge de Affaires) –聊起當時居住于上海的中國畫家林風眠。經由領事引薦前往林風眠寓所,船長親見林風眠自床底拖出的百余件作品,以及墻上的三幅畫作:兩件小尺寸的京劇油畫、與裱著黃楊木框(boxwood)以捕魚場景為題的大幅油畫。

此次佳士得夜拍呈現(xiàn)的林風眠油畫《漁獲》,與日拍的六件林風眠水墨作品,皆源自船長難能可貴的私人收藏。根據(jù)船長當次拜訪,林風眠曾表示《漁獲》最受其喜愛。這幅作品很幸運在動蕩時代被購藏,并完整保留

當時當時掛在林風眠寓所即裝裱的黃楊木框直至今日。目前可知的林風眠作品中,與“漁獲”相關題材的油畫作品僅存約十件,而佳士得上一次征得類似作品更是在十年之前。

紐約重要收藏

岳敏君《草地上的午餐》
油彩 畫布1995年作
拍賣編號3255, 拍品編號60
181.5 x 249.5 厘米 (70 7/16 x 98 3/16 吋)
估價:7,000,000-9,000,000港元—897,400-1,153,800美元

紐約重要收藏

張曉剛《血緣系列︰男孩同志》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61
油彩 畫布2000年作
129.5 x 99.7 厘米(51 x 39 1/4 英吋)
估價:6,000,000-8,000,000港元—769,200-1,025,600美元

紐約重要收藏

姜亨九《安迪?沃荷 實驗二》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63
油彩 畫布 (四聯(lián)作)2008年作
每聯(lián): 194 x 130 厘米 (76 3/8 x 51 1/8 英吋) (4)
估價:700,000-1,000,000港元—89,700-128,200美元

在晚間拍賣呈獻的另一個紐約重要收藏作品,是韓國藝術家姜享九的《安迪.沃荷實驗二》。在中國,油畫是宣揚政治意識常用的工具,但韓國的當代藝術則很少涉及政治主題。像姜享九這類藝術家, 他們的作品反而直接透過主題及技巧,在國際藝術領域上占一席位。在這個人物作品中,他以超現(xiàn)實的技巧去探究大眾媒體、個人地位及名人熱潮的本質,而形象過度曝光只會令人感到麻木。因此姜享九將人物重新塑造,透過清晰地展現(xiàn)每一道皺紋及每一根凌亂的發(fā)絲,巧妙地引領觀者去仔細看清主題人物現(xiàn)實及生死無常的狀態(tài)。

歐洲重要亞洲當代藝術收藏

岳敏君《現(xiàn)代兵馬俑系列5》
版數(shù):獨版2003年作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59
壓克力 強化玻璃纖維 雕塑 (共二十五件)
每件: 188 x 90 x 30 厘米 (74 x 35 7/16 x 11 13/16 英吋)
估價:7,000,000-10,000,000 港元—897,400-1,282,100美元

另一個岳敏君出色的作品,來自晚間拍賣呈獻的重要歐洲私人亞洲當代藝術收藏。岳敏君以“現(xiàn)代兵馬俑”為題,創(chuàng)作出一個以他樣貌為藍本的小軍隊。他曾設計了五組不同的造型隊伍,每組有25個人物,當中三組已散落在不同的藏家手上,一組被藝術館收納為藏品,而這次拍賣中展示的一組,是市場上唯一集合25個人像雕塑的完整系列。

在這個版本中,藝術家以古怪及諷刺的手法表達他對現(xiàn)代生活的詮釋。他以個人形象來塑造人物,透過自成一格的表達手法來嘲諷現(xiàn)今崇拜偶像的社會。他不斷復制這些人物,將自己變成被崇拜的對象,但同時又營造出一視同仁的感覺,從而反映他對人文及集體思想的見解,以及盲目順從權力的反思。與此同時,人物緊閉雙眼漠視周遭世界,并永遠停留在大笑的狀態(tài),也好像寓意在這個世界里,人類唯一的反應就是像個瘋子在大笑。

奈良美智《無題》
拍賣編號3255,拍品編號65
壓克力 顏色鉛筆 木2000年作
181 x 84 厘米(71 1/4 x 33 1/16英吋)
估價:3,800,000-4,800,000港元—487,200-615,400美元

這次晚間拍賣將呈獻日本著名藝術家奈良美智于2000年在日本Litte More美術館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場壁畫《無題》 。在祝福語句旁邊站著兩個淘氣的小女孩,一個握著拳頭向前跨步邁進,而另一個的頭上則有個古怪想法的泡泡。他們看似正要在節(jié)日里進行一些的小詭計,就像西方卡通《飛天小女警》中的超級英雄一樣。

草間彌生《夏之夜》
1979年作 壓克力 紙本
附原裝藝術家簽名墊板
拍賣編號3259,拍品編號10
51 x 64.5 厘米 (20 x 25 3/4 英吋)
估價:600,000-800,000港元—76,900-102,600美元

奈良美智在畫中融入流行文化的元素,例如日本連環(huán)漫畫、動畫、龐克搖滾及兒童畫冊等等,以其經典的玩味手法,表達出全球青少年曾經歴的反叛與煩惱。由于是現(xiàn)場創(chuàng)作,此畫作有很多即興的圖案、文字及線條,仿如涂雅藝術一樣。更重要的是,這幅作品也展現(xiàn)了藝術家對重塑人像繪畫一直的追求,以及淡化日本戰(zhàn)后“高尚”與“低俗”藝術之間的界線,讓觀者以更廣闊的視野去欣賞藝術。

【編輯:田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