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2014春季拍賣會 大明·格古專場現(xiàn)場
2014年6月5日,北京保利2014春季拍賣會繼續(xù)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其中在晚間進行的“拂光朗熠——法國梅西耶夫婦珍藏元明掐絲琺瑯器專場”及“大明·格古專場”均表現(xiàn)不俗。
率先進行的“拂光朗熠——法國梅西耶夫婦珍藏元明掐絲琺瑯器專場”收獲白手套成績(100%成交),其中LOT7958 明十六世紀晚期銅鎏金彩漆填琺瑯小皇子立像,以240萬元起拍,最終以400萬元落槌,獲本場頭名。一件明宣德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爐以370萬元落槌。另一件明十五世紀早期的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獸耳倭角瓶,最終以310萬元落槌。
備受關(guān)注的“大明·格古專場”中,估價最高的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估價RMB:12,000,000~18,000,000),從950萬元起拍,最終以1400萬元落槌,拔得今晚拍場頭籌。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紋大碗以1100萬元落槌列本場第二,而一件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紋葵口碗和一件明嘉靖“大明嘉靖四十年十月內(nèi)戶部造”五十兩金錠同樣以650萬元落槌,并列本場第三位。
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
此瓶以各式花卉、果實圖案為飾,蟠桃、枇杷、荔枝、石榴、葡萄、櫻桃等果實通過有序的布局,使各紋飾比例協(xié)調(diào)完美,起伏的節(jié)奏將空間布滿。這種以植物花卉為主題的特色,也符合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以植物和圖案裝飾為藝術(shù)主題的美學觀。將帶有延續(xù)性的枝葉、充滿生機的花果勾勒于器表,這種寓意純潔高尚的裝飾效果,深受帖木爾帝國和伊斯蘭世界的喜愛。再者,永樂皇帝北修紫禁,六下西洋,親征漠北,編纂大典之余,更疏浚大運河,溝通南北。大運河的疏通和造船業(yè)的空前發(fā)達,使南北交流日益迅捷,帝國廣大疆域內(nèi)的各地四時花果齊聚于皇帝御前。故而嶺南的荔枝、江南的枇杷、西北的葡萄、中原的石榴等,方能同時出現(xiàn)于永樂青花梅瓶之上。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大碗
此件“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大碗”,最初為舊京愛國華僑吳賚熙所藏,后自1937始幾經(jīng)拍賣會,輾轉(zhuǎn)于歐洲數(shù)位重要藏家之手,其間傳承有序,并多次出版及展覽,可見其珍。整器造型為宣窯青花御瓷之經(jīng)典代表,其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為宣德一朝新出樣式,造型敦實端莊,胎體厚重堅致,口沿平切,棱角明顯,為宣德碗類最奇特者,能與之相當?shù)钠奉?,僅見灑藍釉暗刻龍紋缽和青花云龍紋缽,皆以厚胎平口著稱。器內(nèi)素面無紋,器外紋樣以青花折枝花果為飾,畫工精湛細膩,線條流暢自如;口沿雙弦線下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其風骨雋秀,筆意清新,端莊內(nèi)蘊稚拙,莫不合乎晉唐小楷渾厚樸拙之法度。此式碗的功用文獻失載,后世眾說紛紜,至今未明,存世數(shù)量罕少,約在三十件之內(nèi),散見于世界各大收藏機構(gòu)。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葵口碗
此件為日本重要私人收藏,亦為宣德一朝青花制器之佳例。整器為斗笠葵口式,造型別致,自見趙宋洗練簡約之美,盡顯曲線變化之佳妙。胎質(zhì)細膩輕薄,釉汁瑩潤亮青,全器內(nèi)外紋飾疏朗而飽滿,外壁裝飾兩重紋樣,上為六組折枝瑞果紋,下為六組折枝花卉紋,交錯布置,內(nèi)壁口沿綴飾十二式花果紋,下承六組折枝花卉紋與外壁紋飾相對應,碗心則是繪以折枝壽桃紋。底部淺圈足,胎骨細膩,撫之光潤如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樸拙蒼健,古意盎然。
明嘉靖 四十年內(nèi)戶部五十兩金錠
據(jù)考古發(fā)掘,明代五十兩金錠發(fā)現(xiàn)極為少見,已知的有山西太原南郊黃陵村明晉王墓陵園內(nèi)出土的兩枚、湖北鐘祥明代梁莊王墓出土有二,山公歷史貨幣一書曾著錄一件。此件明代嘉靖戶部造五十兩重金錠,縱長12.1厘米,重1869克,底部刻書“嘉靖四十年十月內(nèi)戶部造,足色金一錠五十兩重”字樣。除其本身不菲的黃金價值外,更多的是其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其在形制和工藝上堪稱上乘,且其中所鐫刻的文字更加確定其宮廷身份。
明十六世紀晚期 銅鎏金彩漆填琺瑯小皇子立像
本品為銅胎,圓雕塑作騎竹馬的小皇子立像,人物造型及細節(jié)處皆精心雕琢。孩童雙腿分立,騎跨于一玩具竹馬之上,雙手握緊作拉韁繩之狀;其面部刻畫生動,前額碩大,面容歡愉,雙眼微瞇,鼻頭小巧,嘴角上揚,流露出幸福歡快之態(tài),表現(xiàn)了孩童無憂無慮的天真之態(tài)。
整器除肚兜紋飾以鏨胎填琺瑯之法裝飾,肌膚、帽子、衣褲、竹馬等皆以彩漆繪制。肚兜上鏨刻金龍紋,游龍騰翔于祥云之間,張口伸舌,雙目圓瞪,趾爪鋒利,其旁卷云紋填以紅、藍二色琺瑯釉。頂上圓帽髹朱漆,金漆繪帽紋;坎肩以褐色漆為底,其上以橘色、朱紅、墨綠等色繪飾纏枝花卉,滿鋪不留白;背后雜佩作寶錢形,朱漆為之。竹馬的馬頭刻畫細致,鬢發(fā)眉眼均描畫生動,保存頗佳。
【編輯:陳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