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蓮娜·奧拉繡克作品
“面對時光的飛逝,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眼睜睜地看它溜走嗎?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想用畫筆記錄一段時光的形象——它或許是美妙迷人的,也可能是痛苦不堪的。”站在自己的作品面前,中文已經(jīng)十分流利的阿蓮娜·奧拉繡克對記者說。
2014年3月29日至4月8日,烏克蘭新銳藝術(shù)家阿蓮娜·奧拉繡克的畫展在北京服裝學院亮相,此次展覽由烏克蘭駐華大使館與北京服裝學院服飾時尚設計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園共同舉辦。寧靜敞亮的展廳中,展示了作者以鋼筆在白紙上描繪的“時光的形態(tài)”、“時光的速寫”以及“三步”等系列作品。
阿蓮娜·奧拉繡克畢業(yè)于烏克蘭赫梅利尼茨基市藝術(shù)學院,之后她來到中國繼續(xù)深造,并獲得了北京服裝學院的碩士學位。1988年出生的她,已經(jīng)參加過多次青年藝術(shù)展,她的作品也被保加利亞、俄羅斯、美國等多個國家的私人藏家收藏。“我的父母一直很喜歡中國,受到他們的影響,我從小就對中國很向往。5年前我剛來北京時,還不太習慣。總覺得這里的人太多,空氣也不大好。”阿蓮娜·奧拉繡克說,“不過,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越來越愛這里了。因為對佛教的興趣,我還去了西藏。”
用隨身攜帶的小速寫本捕捉一閃而過的靈感,是阿蓮娜·奧拉繡克多年的習慣。而鋼筆墨水與紙張這兩者簡單的“黑與白”,在她看來,反而能讓觀者由此闡發(fā)更多自己的想象。“如果我用了紅色,你就很容易會想到熱情,或者憤怒;如果是藍色,那就會是憂郁。但黑和白不同,它們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
在展覽的幾個系列中,都是以抽象的風格去探尋人們對于時間與生命歷程的感知。而“三步”是阿蓮娜·奧拉繡克自己最為得意的一個系列,她談到:“這個系列的3幅作品,每一幅都是我們認識生活的一個步驟。第一步是知覺,象征著對生活最初的感悟;第二步是接受,意味著接受生活賦予我們的一切,并從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中汲取教訓;最后一步是放棄,只有放棄了過往,才能更好地往前看、向前走。‘三步’是我在學佛的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體會。一邊畫,我的感觸越深,心情也變得不再浮躁。這個系列創(chuàng)作的時間最久,用了半年,每一幅都是我用鋼筆一點一點畫出來的。”
以不同的角度欣賞阿蓮娜·奧拉繡克的作品,感覺也會迥然各異。最初近看時,會被其中簡潔而豐富的線條吸引,站遠一點再觀之,線條的重疊與交替之間,又構(gòu)成了一種和諧、飽滿的構(gòu)圖。對此,阿蓮娜·奧拉繡克認為:作品里無數(shù)的線條,就像是人們每天所過的生活。當你身在其中,不會感覺到有什么變化,很容易被這些重復所迷惑。而當你嘗試著跳出來,會發(fā)現(xiàn)一種全新的視角,生活的方向也會相應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