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Uma談自身創(chuàng)作:表演藝術具有時間性

來源:Artforum 作者:盧婧 2014-04-01

“UMA和她的劇場”展覽現(xiàn)場,2014.

2014年3月,Uma在BANK藝術空間呈現(xiàn)了兩場“UMA和她的劇場”,透明的長錐體面具帶來的“尖端恐懼”刺激著在場觀眾,充滿緊張感的表演討論身體邊界與客體關系。在訪談中Uma談到現(xiàn)代獨立舞者與舞蹈編導的經驗對她近期創(chuàng)作的影響,以及她對藝術實踐的感悟。

這次在BANK的表演,是我做為舞者的一個反向經驗的思考,以往我常在不同的劇場里表演,因此想象把劇場的概念抽象化,濃縮到最小,把自己抽離出來放在劇場以外,想知道舞蹈時直面劇場而不是待在里面,將會是什么感受,于是我做了一個小的劇場裝置,材料也是非常方便的從生活中拿來的東西。

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看到人和人的關系總是在一種掂量、平衡、取舍的交量之中。于是在我的排練中對它又喚醒了另一層意義。每個人都有個面具,躲在里面,內心是驚惶和恐懼。錐體更像一束反射過來的光,周遭能清楚看到我,而我?guī)缀蹩床磺宄饷?。當我到現(xiàn)場排練的時候,才知道觀眾在哪里,他們跟我有一個什么樣的距離,然后我才知道這個面具的“攻擊性”,這是一個有意思的部分,直到演出開始前我還做了一些變化,比如表演開始前在地板上澆水,以及最后加入的另一位表演者,都是我臨時決定的。最近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在兩年以來的創(chuàng)作中都用了一種“阻礙”,比如繩子、或者固定在腳上的白色方塊。我會反思為什么要給自己找麻煩,好像是回避特別舒適的狀態(tài),而是喜歡在作品里制造這種困難、麻煩、意外,同時也是對時間、空間、劇場的一種挑戰(zhàn)。有意思的是,在遇到這些麻煩的時候,本來覺得根本沒有辦法,但最后它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性格,那種感受非常棒。

我作為現(xiàn)代舞者在國家舞團里工作了8年,后來又在歐洲的先鋒藝術劇場跟其他的藝術家一起工作。當我做獨立舞者時心里有一種孤獨感,因為我一直在一個人跳舞。因此我希望在表演中通過不同方式或媒介,來形成一種伴隨、抵抗或者其他關系。以前大家就比較關心舞者身體的線條。我現(xiàn)在是更加放松的,不去做“舞蹈”。2012年在外灘美術館的《荒謬之旅》就比較優(yōu)美,現(xiàn)在更多的是去掉習慣性的舞蹈的優(yōu)美。“舞者”的經驗帶來的切身體驗讓我覺得劇場是一個很大的想象空間。任何一個空間,只要我在表演,它對我來說都是劇場。同時,我很習慣觀眾的存在,這種感受對我的現(xiàn)場表演是有幫助的。表演藝術具有時間性,有限時間內發(fā)生了什么是特別重要的,不像繪畫一直可以被反復品味。我不太在意觀眾的反饋,但他們的現(xiàn)場感受對我來說很重要,也期待這種體驗與他們自己的感受產生聯(lián)接。繪畫和其他形式的藝術對我都有啟發(fā),我會持續(xù)進行身體劇場的創(chuàng)作,也在用裝置等不一樣的形式去做新的作品,延伸我對舞蹈性的實踐。

 【推薦閱讀】

【海圖】細數(shù)龍美術館的頂級藏品

【展覽】開今·借古——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大展

【編輯:文凌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