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十幅畫讀懂弗里達這一生:她首先是個女人(圖)

來源:意外藝術媒體 作者:橙子 2014-03-14

《祖父母,我的父母與我》

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

FridaKahlo1907年生于墨西哥城,她的叫做“藍屋”的家中,她是家里的第三個女兒。她父親是一位有匈牙利猶太血統(tǒng)的攝影師,生于德國;母親則是西班牙與美國印第安人的后裔。所以,她生的異常美麗。六歲那年,患了小兒麻痹癥,她的右腿明顯瘦弱些,但這并不妨礙她的活潑好動。少年時的弗里達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這也使得父親特別鐘愛于她。

她畫了一幅自己家族的油畫,她的祖父母渾身佩帶著大像章飄于云彩之中,她自己則出現(xiàn)在三個地方:一個還是個受精卵,一個是系在她媽媽白色鑲邊結婚禮服的腰帶上的胎兒,還有一個是小孩,手拿一條繩子,把一家7口緊緊系在一起。

《亨利福特醫(yī)院》

二、一場車禍,一次背叛

18歲的弗里達遭遇了一起嚴重的車禍。車禍讓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頸椎碎裂,右腿嚴重骨折,一只腳也被壓碎。一根金屬扶手穿進她的腹部,直穿透她的陰部。這次事故使她喪失了生育能力,后來她以典型的黑色幽默方式描繪這次使她失去生育能力的事故:“讓我失去了童貞”。對于醫(yī)院想來她有著天然的熟悉和恐懼。

在這次車禍后,她渾身打滿石膏,躺在一個棺材一樣的盒子里,一起出事卻安然無恙的男朋友選擇了離開她,巨大的傷悲,她在石膏上畫滿了蝴蝶——帶著翅膀、輕靈飛翔、又無限傷感的蝴蝶。家人見此便為她拿來畫板,從此,弗里達開始了用靈魂的痛苦來鋪設圖畫的生涯。所以,是不是該說藝術激發(fā)了她的生命能量,還是生命的苦痛激發(fā)了她的藝術靈感。

《迭戈Rivera的肖像》

三、相識于微時

弗里達曾經(jīng)說過:“我生命中遭遇過兩次巨大的災難。一次是被車撞了,另一次是遇見我的丈夫。”這個時候是不是又該套用上二姐的詞,這是一個“為愛而生、因愛所累”的女人。

弗里達15歲時在學校邂逅36歲就已聞名世界的里維拉,然后一見鐘情的愛上了他,和許多情竇初開的少女一樣,他明知他是浪子,卻仍然掉入自欺欺人的希望中“我將擁有他的愛,他將以另一種方式愛我”。即使,你覺得里維拉根本算不上什么帥哥,但在弗里達眼里,她在初識他時就已經(jīng)許下心愿要為他生一個孩子。

弗里達與迭戈.里維拉 1931年

四、契合的靈魂,不契合的婚姻

28歲的弗里達和里維拉結婚了。他們的婚姻被形象的稱為“大象與鴿子”的結合——因為里維拉又胖又大,而弗里達嬌小瘦弱。事實上,他們的結合,最深刻與契合的,并非感情,而是藝術。一開始的時候弗里達模仿里維拉的風格,但是但里維拉說:“你必須專心于自己的表達方式”。里維拉意識到,她繪畫中采用的淳樸的民間風格,正好掩飾了她技巧經(jīng)驗上的不足。但事實上里維拉是真正深刻理解弗里達的人,他在一封信中對朋友說:“她的畫尖刻而溫柔,硬如鋼鐵,卻精致美好如蝶翼;可愛如甜美的微笑,卻深刻和殘酷的如同苦難的人生。”

不過,你知道的,除了像達利、夏加爾、或者莫奈這樣堪稱極品的藝術家,大部分被稱作藝術家的男人,從來不知道忠誠于愛情是怎么一回事。里維拉這個風流成性的男人,不會讓婚姻束縛住自己,他不斷和別的女人談情說愛,而絲毫不理會弗里達內(nèi)心的痛苦。

《刺殺吧》

五、相愛最是傷害

弗里達非常希望實現(xiàn)自己當年的諾言,為里維拉生一個孩子。但她卻一再流產(chǎn),她渴望做母親,對生育充滿迷戀,但她卻永遠享受不到其中的快樂。如果說,里維拉和其它女人的關系對于弗里達來說只是“小小的咬”,那么當?shù)弥锞S拉竟然和妹妹有染,她畫了一幅畫,名字叫《刺殺吧》:一個女人倒在血泊里,旁邊站著一個男人。

當朋友驚詫的問她,她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你沒看報紙上的新聞嗎?一個男人殺死了他的妻子,20多刀,當警察問起他,他卻說,這不過都是些小傷口。這幅畫其實是在暗喻自己,她的風流丈夫每一次背叛都是在向她桶刀,而他卻覺得那些是沒所謂的小傷口。

在與里維拉充滿痛苦的感情中,弗里達被迫學會了獨立自主——她搬出了他們的住所,過起了分居的生活。1939年,兩人離婚了。

《兩個弗里達》

六、相見不如懷念

這幅畫是心痛的卡蘿與丈夫離婚后不久創(chuàng)作的,當時的她因為絕望而酗酒,使原本就孱弱的身體更雪上加霜。在婚變中歷經(jīng)種種心境后,必須重新學習獨立的她,才執(zhí)起畫筆剖析內(nèi)在分裂的自己:兩個弗里達血脈相連,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其中一個身穿墨西哥傳統(tǒng)的原住民服裝,是里維拉所戀慕的她,脆弱的血管環(huán)過她的右手臂,接在她手里拿著的護身符上面,這個護身符里面裝著里維拉的幼年畫像,是她愛意與生命的泉源。另一個穿著歐式洋裝的芙烈達卻已經(jīng)失去了她的所愛,一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她的心臟只剩下一半,血管剛剛被剪斷,鮮血無助地滴下來,只能拿著手術鉗聊以控制。這個被遺棄的歐洲弗里達,很有可能會流血至死。

不祥的烏云籠罩在兩個芙烈達·卡蘿的身后,這幅冷洌的畫作,陳述著她一生最熱烈的愛情和充滿磨難的婚姻。

《自畫像》1940

七、分不開的愛人

然而僅僅一年之后,他們又復合。對此弗里達說:我們是饑餓與食欲的結合。在里維拉放蕩不羈的本性日漸暴露之后,弗里達開始運用自身的魅力去誘惑和征服那些她喜歡或喜歡她的人,目的只是為了讓里維拉嫉妒。比如和雕塑家諾古奇、蘇聯(lián)的政治人物托洛茨基,以及與女畫家歐姬芙、女影星多勒絲·德·瑞奧之間的同性戀情。

在這幅畫于1940年的自畫像里,里維拉在畫的背景里畫上了猴子和貓,而這兩種動物是欲望的象征。而這時候的她開始熱衷交際、喝龍舌蘭酒、舉辦狂歡宴會、不停地說臟話。在宴會上,她會對著來賓唱test,講色情笑話,使得所有人都深感震驚?;蛟S,這樣的放縱也是她沉重的生命之所以繼續(xù)下去的重要動力。事實上,弗里達還是害怕里維拉像前男友一樣,因為她的病痛而拋棄她。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她強裝笑臉,在自畫像中表現(xiàn)出一種過人的堅強。但同時她發(fā)現(xiàn),疾病有可能成為一種牢固的繩索,羈絆住里維拉,并且享受他的同情心。據(jù)說,正是因為這個,里維拉與他復婚的。

《破碎的石柱》

八、愛是恒久忍耐

隨著不斷惡化的健康,將弗里達一步步推向痛苦地獄的邊緣,她的自畫像也一張比一張冷凝,蓄滿絕望哀傷的張力。那年是1944年,卡蘿的健康糟得不能再糟,醫(yī)生已經(jīng)用上了鋼制的矯正衣來替代她無力的脊椎,她肉體所承受的痛已達到頂點。然而“痛”是無法與人分享的,惟有透過如此強烈的繪畫語言,她才能稍稍吐露內(nèi)心的孤獨與無助。

1944年,弗里達畫下也許是她最著名的一副自畫像《折斷的圓柱》。在這幅畫中,弗里達的痛苦以一種最暴烈、最悲慘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幅畫具有非常明顯的性暗示,將一個曼妙的裸體的性誘惑與肉體禁欲的精神勝利法合二為一,她刻意夸大了傷害的程度。這是一種占有,命運對一個女人身體的占有,也是病痛在弗里達的內(nèi)心中艱難而又粗暴的占有。因此她幾乎是以殘余的生命力在作畫,同時也是籍著創(chuàng)作成為一個第三者,冷淡地旁觀著命運所賦與她的悲慘。

《小鹿》

九、像罌粟般妖冶而純潔的花

到了1946年的時候,弗里達畫了這幅《小鹿》,她把這個充滿靈性的動物換成自己的面孔,并在身上畫上了無數(shù)根利劍。

其實她喜歡使用暴力,迫不及待地制造悲劇,她沉湎于其中,既是一個可憐巴巴的受害者,同時,又是一個幕后成功的導演:讓自畫像成為祭壇,讓她自己成為祭壇上任人宰割的羔羊。正如布勒東所描述的,弗里達純粹是個調(diào)皮蛋,沒有一位女性藝術家比她的嫉妒心更強,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她為了使自己盡可能地更富魅力,她太想讓自己同時扮演雙重的角色了:時而純潔無暇,時而惡毒邪惡。

《生活萬歲》 1954

十、愿天堂里沒有病痛

1953年的春天,對于弗里達來說是具有紀念意義的。那時她的健康狀況已經(jīng)非常糟糕,但她決定開人生中第一次畫展。當晚,醫(yī)生勸告她最好不要去現(xiàn)場。但她還是睡在擔架上被抬去了。她說“請注意,這是一具活著的尸體”。

弗里達對著人們講笑話,喝酒,所有人都很開心,畫展也取得了完美的成功。就在這一年,由于軟組織壞死,弗里達不得不截去右腿膝蓋以下的部分。她變得極度憂郁,并且產(chǎn)生自殺傾向。1954年7月,她最后一次在抗議打倒危地馬拉左翼總統(tǒng)的共產(chǎn)主義游行中公開露面,之后不久便在睡夢中死去。

她死在一個叫“藍屋”的房間里,那個她來的時候第一站到達的地方。她希望死是令人愉快的,而且她希望永不再來。

這是一個不能用任何標準去評判的女人,是命運造就了獨一無二如“妖孽”的她,可是命運沒有把她打到,今天看看她留下的藝術作品,那里面有個叫弗里達的靈魂在永生!

【編輯:談玉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