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臣油畫作品《牧羊女》獲法國國家沙龍展金獎 《牧羊女之二》 320×170cm
韓玉臣油畫作品《西藏·業(yè)拉山》
參加此次展覽的500名藝術家,來自美國、中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法國等近20個國家,3000平米的展廳陳列著油畫、雕塑、中國畫、攝影等近700件作品,可謂是當今世界美術水品和現(xiàn)狀的一次集中體現(xiàn)。
來自河北的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油畫藝委會榮譽委員、河北省書協(xié)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韓玉臣的西藏題材作品,陳列在展會入口處的第一號廳,因其形象刻畫生動、色彩純正豐富、民族風情獨特成為展會最大的亮點。
展覽期間,經(jīng)法國國家美術家協(xié)會組織的專家學者認真評選,韓玉臣油畫作品《牧羊女》獲展會最高獎“沙龍展金獎”,攝影作品《業(yè)拉山》獲“評委銀獎”。15日晚18時頒獎儀式上,韓玉臣成為第一個上臺領獎的中國藝術家,并以一個人同時獲兩項高獎創(chuàng)本屆展覽記錄。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呂軍,法國國家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米歇爾-金對韓玉臣獲獎表示祝賀,對其西藏題材歐洲巡展引起的反響給予了很高贊賞。
法國國家沙龍展
巴黎秋季沙龍(大皇宮)藝術展自1725年至今已有285年的歷史,法國國家沙龍藝術展自1890年開始,已舉辦120年,是世界美術史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畫展,對西方藝術家來說也是很高的門檻。入選過巴黎秋季沙龍(大皇宮)藝術展的中國畫家(包括已加入外國國籍)有林風眠、劉海粟、朱德群、趙無極、常玉等,不足10人。入選法國國家沙龍藝術展的中國畫家包括徐悲鴻、潘玉良、吳作人、常書鴻、吳冠中等。
盧浮宮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歷經(jīng)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guī)模。盧浮宮占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筑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筑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于拿破侖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據(jù)統(tǒng)計,盧浮宮宮殿共收藏有古羅馬藝術館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jù)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其中繪畫館展品最多,占地面積最大。盧浮宮區(qū)有198個展覽大廳,最大的大廳長205米。用一天兩天的時間根本無法欣賞全部的稀世珍品。
盧浮宮館藏雖豐,但慕名而來的觀眾卻難窺廬山真面目。因為它的6個展館僅在星期一、三兩天基本全部開放,其余4天輪流開放,星期日只開一半。而且展品僅占全部館藏的1/3。如僅它的藏畫就有15000件,但平時用以出展的不過2000多幅,因此有幸目睹盧浮宮全部珍藏的人寥寥無幾。置身于40萬件藝術珍品的包圍之中,無論是誰都會面對藝術本身或隱含其中的歷史的情緒的沉積浮想聯(lián)翩──盧浮宮的魅力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