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beth Koch佩戴著自己設計的帽飾
如何才能在派對中引人注目,謀殺眾多菲林呢?除了一身得體有型,品味不俗的行頭和一張畫有完美妝容的姣好面孔外,頭上佩戴一頂別具特色的帽飾絕對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瀏覽北京眾多時尚派對的現(xiàn)場照片,人們總會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位頭戴各式別致帽飾,氣質優(yōu)雅的外籍女士頻頻入鏡。在活動現(xiàn)場,也常常會有人打聽這位造型惹眼的女士究竟是誰,以及她的帽飾出自何家?其實她就是被我們列為北京五位值得關注的外籍設計師之一的高級帽飾設計師Elisabeth Koch。作為中國大陸最早也是唯一一個從事 “女帽設計”的設計師,Elisabeth Koch于2007 年在北京建立了同名品牌及工作室,為北京的帽子迷們提供定制服務。在Elisabeth Koch看來,每一頂帽子都是一件藝術品,她所制作的帽子從 不重復。她的作品出現(xiàn)在國內眾多頂尖雜志的時裝大片中如《Vogue服飾與美容 》、《時尚芭莎 》, 《芭莎珠寶 》,《悅己》, 《時尚》, 《時裝》L’Officiel, ELLE,以及《費加羅》等。最近她與記者分享了她投身“帽子”事業(yè)的緣起,她設計的第一頂帽子,她如何從普通生活中汲取設計靈感以及其他:
記者:最初是什么使你決定成為一位帽飾設計師的?
Elisabeth Koch:從很小的時候,我就一直喜歡戴帽飾。并且,我也一直很喜歡自己手工去制作一些東西。雖然當我進入大學時,并沒有選擇與設計相關的專業(yè),并且在獲得碩士學位后曾分別在阿姆斯特丹和布魯塞爾的大銀行的市場部工作過。但當我每天下班回家后,我總喜歡縫縫補補,設計和制作一些有趣的玩意兒。之后便決定轉行了。因為對帽飾的熱愛, 在離開布魯塞爾后,我便到英國著名的Wombourne帽飾設計學校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去學習女帽制作的手藝。學習結束后,就跟著工作調動的丈夫來到了北京開始了屬于我自己的事業(yè)。
剛到北京的時候,我?guī)缀醪粫f一句中文,這對于設計事業(yè)剛剛起步的我而言,真是太不容易了。為了做帽飾,任何事情都需要我自己去親歷親為。我需要自己去采購面料,設計品牌的標 志以及建立網站。在這個過程中因為不會說中文,增添了很多的麻煩。不過在大概5,6個月后,我的女帽就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了iLook雜志上,之后又在《時尚芭莎》占據(jù)了12頁,便陸續(xù)出現(xiàn)在各大主流的知名時尚雜志上。
記者:聽說你的帽飾還曾經出現(xiàn)在電影《風聲》中?
Elisabeth Koch:是的。除了《風聲》之外,我還曾為馮小剛的賀歲新片《非誠勿擾2》制作了帽子,女主角舒淇在片中所帶的帽子就是出自我的手。除了電影,我的帽飾大部分都是出現(xiàn)在各種時尚雜志的大片中,幾乎所有的帽子都是由我自己手工完成的。我每年會設計和制作超過150頂帽子。除此之外,我的工作室還會專門為參加時尚派對,婚禮,馬術比賽或者其他特定活動的客戶定制帽子。
記者:你是如何認識那些時尚雜志的人的?或者說他們是如何找到你的?
Elisabeth Koch:這就要歸因于我出席的各類高端的時尚派對了。像之前在奧運會期間,總是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時尚派對和活動,如D&G, Armani新店開幕啊,Jimmy Choo, Stella McCartney等各大品牌的宣傳派對等。我的朋友們都會邀請我一起去參加。每次去時,我都會戴上自己制作的帽子。周圍的人們看到我的裝扮,就會打聽“我是誰”或者告 訴我“你的帽子很漂亮!我很喜歡” 。這時,我就會告訴他們我是一位帽飾設計師以及介紹我的工作室。之后,我的事業(yè)也就這樣開始了。各種時尚雜志開始采訪我,或者使用我的帽飾拍攝大片等?,F(xiàn) 在,我也總會被安排在各大活動的邀請名單上。為了宣傳我的帽飾,我也總會挑選最迷人的帽飾去參加更多這樣的派對。
似乎到目前為止,在中國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帽飾設計師。
其實在香港,臺灣地區(qū)都有一些很好的帽飾設計師,只是目前在內地暫時沒有。我知道在王府井附近有一些很棒的老牌帽子店,但是那些帽子與我設計的帽飾是有本質區(qū)別的:一是這些老牌帽子店中的帽子往往都是用機器批量生產的,二是這些帽子往往款式傳統(tǒng),更注重實用性。而我的帽飾則全部手工制作,款式也比較別致和時尚 ,非常適合大家在出席派對時佩戴。一頂好看的帽子絕對要比通常人們佩戴的羽毛發(fā)帶或者是面紗更具有裝飾效果,更引人注目。
記者:你的設計靈感都從哪里來的?
Elisabeth Koch:我的靈感來自于在北京我所看到和所經歷的一切,無論是我購物的市場還是街邊的建筑等,我會從各處獲得想法。就像有一天我去逛了花市,看見很多美麗的鮮花,回來后就以鮮花為設計元素制作了一頂新帽子。一個好的設計師總是對美的感知通常都很敏感。我有時會去參觀畫廊和博物館,但我的靈感還是大多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而不是那些畫作里。
記者:你還記得自己設計第一頂帽子的經歷嗎?
Elisabeth Koch:是的。那是很有趣的一次經歷。是1998年在倫敦的時候,我被邀請去參加一個婚禮。我沒找到滿意的帽子,而且市場上的帽子對于當時還是學生的我 而言也太貴。于是我就決定自己做一頂。當時那頂帽子是用卡紙,羽毛,指甲油,夾子和一部訂書機完成的。最后的成品是一頂布滿了紅色羽毛的帽子,看起來很不 錯?;槎Y上甚至沒人發(fā)現(xiàn)它其實是用卡紙做成的。
記者:這些材料都很特別!那么現(xiàn)在你的作品中采用的原料大多是哪些呢?通常你在哪里購買它們?
Elisabeth Koch:我現(xiàn)在仍然會使用或混搭各種不同材質的原料。但一般我使用的面料可以歸為三大類:氈類的,西納梅麻布類(來自菲律賓的一種天然植物纖維),最后 就是我稱之為自由發(fā)揮的一類。我用的大部分材料都來自荷蘭。因為用量小,中國的批發(fā)商一般都不賣給我。而且有些傳統(tǒng)材料在中國也找不到,比如羅緞和棱紋絲 帶。因此我常常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將這里能夠找到的各種類型的塑料,木料和網面等材料充分開發(fā)利用。我的帽坯則是從英國訂購的。
記者:除了帽飾設計之外,你偏愛的設計風格是?有鐘意的設計師嗎?
Elisabeth Koch:我喜歡很多很多設計師的作品,但是并不喜歡這些設計師的所有設計。比如Maison Martin Margiela,設計非常有創(chuàng)造力,給予我很多靈感以及優(yōu)雅的Balenciaga等。如果說風格呢,那就是古著了。
記者:我也很喜歡古著!
Elisabeth Koch:真的嗎?真是太好了。我很高興你知道這個詞兒。很多時候,當我說到“古著”這個單詞時,人們都不明白那是什么。所以我只好解釋說就是“二手”衣 物??墒悄阒溃@兩者是不一樣的。我喜歡一切有故事的物件。我收藏的帽飾中就有很多來自我外婆的朋友Lee von Weiler。她在100歲的時候過世。彌留之際,她對我說:“我死 后,你可以拿走所有你想要的。”現(xiàn)在我的幾乎所有的古著帽子 和帽盒都是她曾經擁有過的,還有諸如Dior,Gucci等品牌的古董包,Hermes的古董絲巾 等。直到現(xiàn)在,我去參加派對時,都會帶上它們,它們令我看起來神采奕奕。我非常開心在Lee逝世后她的物件還存活著。真希望她也能知道這些。同時,當我在倫敦讀書時,也會經常去逛逛一些二手店,上次我就花5磅買到了一條Gucci的復古腰帶。
記者:你目前的計劃是?
Elisabeth Koch:除了繼續(xù)手工創(chuàng)造帽飾之外,我最近還推出了一個名為Blue Label的新系列,包括了8頂我設計的帽飾,每款限量50件,這些帽飾也可以批發(fā)給買手。我們最近將在位于北京D-Park的HIC China Young Blood展覽上展出我們的作品,從10月25日至27日,B-17展廳。歡迎來參觀。
記者:如何定制你的帽飾?定做一頂帽子的時間和價錢是?
Elisabeth Koch:一般來說,客戶都需要親自來我的工作室,讓我量尺寸以及和我溝通想要的款式。每頂帽飾起價2000元,取決于選用的材料和制作的工時。完成一頂帽子至少要三天時間。我之前設計的一些存貨也都展示在我的官網上,客戶也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購買;我現(xiàn)在還在三里屯SOHO開了一家工作室,既是一家店鋪,也是一間展覽室、工作室、辦公室,非常歡迎顧客和業(yè)內人士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