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審視2013年春拍 拍場千帆同競秀

來源:文物天地 作者:陳隆 2013-09-28

2013年中國嘉德春拍現(xiàn)場

明晚期 羅小華制古松心墨 17.25萬元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汪近圣款瀛洲仙品墨十方 9.43萬元 嘉德四季第34期拍賣會

拍場千帆同競秀 嘉德二十初長成

2013年的春天一別往年初夏的炎熱,往年春天常常造訪的“沙塵暴”今被“霧霾”代替了,pm2.5成了最時髦的“口頭語”,早晚間的氣候也有了些寒涼。

今年的春拍依然是各家拍賣公司在早早的進行著火熱的宣傳,以期在蓄客時就領先對手。國內(nèi)外整體經(jīng)濟的疲軟直接影響到了拍賣市場,雖然所有的拍賣公司都在異口同聲的宣傳拍賣市場正在好轉(zhuǎn)也罷、平穩(wěn)上升也行,那倒越來越象我兒時政治課上的“狗皮膏藥”,信不信由你了。

文物藝術品拍賣行業(yè)應是經(jīng)濟社會中的高端產(chǎn)業(yè)和文化生活中的陽春白雪,說她是藝術是象牙塔絲毫也不過分,本來就應該是極少數(shù)人的樂園,而拍賣公司要掙盡天下最后一毛錢的心態(tài),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的做法,讓拍賣市場成為了“大行們”爾虞我詐、勾心斗角,“高價放假、低價撿真”的絞殺場。

今天的拍賣市場還是在實行審核準入制度,拍賣公司有責任本著三公的原則對待市場和每一個參與者,讓這個市場成為一個充滿誠信、公平、感恩的平臺??空\信獲取利潤,可事實并非如此。

今年是中國嘉德和北京翰海成立20周年,拍賣行也由當初的幾家變成了今天僅僅北京就有上百家的火爆場面,每年那些或真或假的成交額、成交率讓所有人覺得大陸的拍賣市場“規(guī)模和成就”遠遠超過了香港、紐約、倫敦的市場總和。

20年的時間已經(jīng)可以培養(yǎng)成一名事業(yè)有成的大丈夫,或是一位如花似玉、婀娜多姿的美姑娘,可國內(nèi)的拍賣行業(yè)在20年里,已經(jīng)發(fā)展的樹大根深、枝繁葉茂,成了轟轟烈烈的好大一家人。早年的嘉德和翰海拍賣公司及其繁衍的后代已經(jīng)占據(jù)了市場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嘉德拍賣公司就像是拍賣行業(yè)里的“革命根據(jù)地”和“黃埔軍校”,許多離職的員工,都成了其他拍賣公司的高管和骨干,真是“招進來的是員工,走出去的是經(jīng)理”,形成了拍賣行業(yè)中龐大的“嘉德系”。

中國嘉德20周年慶典,拍賣預展了什么經(jīng)典拍品并不重要,只要能把那些走出去的人聚在一起,就是一個最光彩耀眼的“拍品”。

北京保利本著“永遠做第一”的目的和心態(tài),一直再努力,全國農(nóng)展館是拍賣行業(yè)中最大的展覽場地,被保利裝飾的有聲有色,豪華而不失文化,除了有些“曲徑通幽”容易迷路外,整體風格典雅統(tǒng)一。

保利瓷器專場中的“釉里紅纏枝花卉紋碗”,不僅讓人想起今年大概是朱明王朝的“洪武年”,許多拍賣公司紛紛上拍“洪武風格的釉里紅瓷器”,但是洪武風格的青花瓷器卻極少上拍,應該是與目前仿制起來很難有關。同時、許多拍賣公司還上拍了石雕,上面的土銹清晰可辨。

看完預展大半轉(zhuǎn)到保利在北京農(nóng)展館拍賣預展的門口、見有一指示牌上輕輕的寫著“貴賓憑號牌到c廳領飯”,這不禁讓人想起了華夏國拍在拍賣和預展時向所有人免費提供的北京飯店制作的點心。

走出門來,馬路旁一個藏族裝飾的女子正在推銷著西藏風情的飾品,五顏六色、琳瑯滿目,與各個拍賣公司的藏式拍品比起來,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驀然回首,旁邊的一個快餐小屋上,赫然立著一個“精品快餐、六元一份”的牌子。

“水墨”“寫實”沒“當代” “構成”“概念”難“涅槃”

從2012年到今年的春拍,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林風眠等拍場上的明星風光不再,居然出現(xiàn)了齊白石的書畫也賣不動的現(xiàn)象。許多高估值拍品放下身段,曾經(jīng)倍受追捧的當代繪畫藝術作品的市場價格進入了折上加折的“打折季”。

各拍賣行不甘寂寞,把舊題材包裝成了“紅色”與“經(jīng)典”的市場噱頭,油畫成了市場中的“不倒翁”。靳尚誼、吳冠中等人的油畫又一次受到了市場的青睞,那些曾經(jīng)火爆的“當代藝術”被后來的“水墨”和“寫實性油畫”徹底淹沒了。

2013年春拍中的香港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有125件拍品成交,成交額2.046億港幣,6件拍品成交價格超過千萬元,抽象風格作品中趙無極的《10.03.83》3700萬港幣成交,朱德群的《圣雪頌》2360萬港幣成交;寫實風格的油畫作品中,王沂東《鬧房》1900萬港幣成交,艾軒《人在遠方》1204萬港幣成交,吳冠中《西柏坡山村》以1204萬港幣成交。比起去年的春拍,總成交額有所下滑,但寫實性繪畫的成交價格和成交數(shù)量有所上升。

香港佳士得在春拍中把趙無極、朱德群、常玉、方力鈞、曾梵志等人的作品包裝在一起,舉辦了中國油畫的“東西方交流”的市場概念專場,試圖引領市場的走向。

中國大陸拍場則重新挖掘出了“紅色”和“經(jīng)典”的概念,沈堯伊的《革命理想高于天》4025萬元成交,楊飛云《靜物前的姑娘》3450萬元成交,郭潤文《廣州起義》1380萬元成交,伍步云、李宗津、王肇民等老一輩藝術家的油畫作品,古元、彥涵、黃永玉等人的老版畫也出現(xiàn)在拍場上。

今年春拍,中國嘉德有“水墨構成”之專場,謂之貫徹著名人物畫家盧沉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的“水墨構成”之理論?;叵朐偃?,也未想起當時有如此重要理論,令人悲哀的是,今天之“水墨繪畫”之現(xiàn)狀,與盧沉先生的年代毫無關系,與盧沉先生當時的人物畫風格更是截然不同,倒是盧沉先生的夫人周思聰先生的人物畫藝術,無論是早期的寫實風格、還是晚期的變形風格,都值得我們今天所有的繪畫藝術“概念畫家們”好好的學習學習。

我們要學習什么呢,我們要感悟什么呢?

2013年3月紐約亞洲藝術周上,中國當代水墨又成為了亮點,至少這是有些人心中想要的亮點。重要的看點是,蘇富比與佳士得兩大拍賣巨頭不約而同舉辦了展售性質(zhì)的中國當代水墨大型群展。蘇富比舉辦了“中國當代水墨展售會”主打曾小俊、李津的新作;佳士得沒設中國書畫專場拍賣,但由私人洽購部舉辦了一場“閱墨——中國當代水墨畫展”,展示了劉國松、徐冰、楊詰蒼等9位藝術家的25件水墨畫作品的面貌。沒有人知道她們是否在借市場蕭條之際調(diào)整營銷策略,來推廣這個因人為助推而迅速崛起的藝術流派,盡管中國當代水墨繪畫藝術并不等同寫實性繪畫,有的畫家作品離寫實性還很遠,離生活更遠,有的畫家作品甚至有偽藝術之嫌。

拍賣行和畫廊是逐利的中介商而非藝術家,沒有鑒別、傳承和發(fā)展藝術的責任和使命。而在去年藝術品拍賣市場迅速降溫以后,大家正在尋找能帶來新的誘人利潤的市場熱點。去年秋拍,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也推出了當代水墨專場拍賣。今年的香港春拍中,有的畫家的水墨作品成交價格超過了50萬港幣,與水墨藝術有關的展覽緊密進行中,從“何不水墨”到“彌撒與生成”。更有趣的是在“再水墨”的特邀展中展出了方力鈞、羅中立、岳敏君等8位油畫藝術家對水墨藝術的新探索。這是否說明了藝術品市場的“風水輪流轉(zhuǎn)”,當代水墨繪畫藝術也該輪到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拍賣熱點之一了呢?還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認的是真正的中國水墨繪畫藝術應該成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前沿和頂峰,寫實性彩墨繪畫藝術更如是。只不過得到真諦者少,濫竽充數(shù)者多。當今畫壇中能稱的上繼承者寡,更不用說超越和創(chuàng)新了,這既說明了水墨繪畫藝術的沒落,也說明了中國畫壇的悲哀,居然要油畫家探索水墨藝術新的發(fā)展方向,那水平很一般的中國油畫藝術的發(fā)展方向又該由誰來探索呢?“水墨”繪畫藝術能成為熱點嗎?這個“熱點”又能持續(xù)多久呢?市場能代表藝術的本質(zhì)嗎?這還要看中國寫實性繪畫藝術的自身發(fā)展和市場取向。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文化藝術交流的增加,人們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日漸豐富,各個社會階層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來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繪畫藝術和藝術市場,其中最為大眾接受的即是寫實性繪畫藝術,在古典主義、新印象派、野獸派等流派的繪畫藝術作品中,原本屬于寫實性繪畫藝術的“似與不似”,被人們當成了判定任何作品優(yōu)劣的初級標準。“寫實”在英語中是“realistic”,其形容詞的詞性可譯為“寫實主義的”或“現(xiàn)實主義的”,這與以“師法自然”為最高的藝術境界的中國古代寫實性繪畫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彩墨畫革命的旗手宋滌說:“中國的寫實性繪畫不僅要摹寫自然的表象,不僅要表達作者內(nèi)心的精神情感,還要通過對自然物象的選擇、組織、歸納等手段進行對自然物象的再創(chuàng)造,最大限度的描繪發(fā)揮自然內(nèi)涵和畫家的內(nèi)心精神,來感動廣大的觀眾。這其實就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寫意了,目前業(yè)內(nèi)所謂的‘寫意畫’其實應該是‘簡筆畫’或‘潑墨畫’,只不過是筆頭和墨塊大了點而已,說好聽的,是寫意繪畫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作為技法而言,可以稱為‘簡筆畫’或‘潑墨畫’,它的技法一般可以稱其為慨括力強,但是否能夠真正的達到了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形態(tài),那還自當別論,如果畫不出自己獨特藝術風格,而又要稱寫意的話,那將有‘忽悠’之嫌。寫意是對繪畫作品的最高稱謂,無論任何一種繪畫技法或表現(xiàn)形式,只要表現(xiàn)出物象的本質(zhì)特性和美感,并且具備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那么它的繪畫作品就是寫意的。中國繪畫中的寫意不僅不應該排斥寫實,反而寫實性繪畫是寫意的立足基礎和存在形式,真正的繪畫藝術首先應該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認知,寫實不是照相技術的重復翻版,而是貫穿了畫家和公眾內(nèi)心激情的審美再造”。

中國水墨繪畫藝術主導了中國繪畫藝術近千年的發(fā)展史,雖然在明末清初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像曾鯨、郎世寧等人創(chuàng)作了有相當水平的中西藝術風格融合的繪畫作品,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繪畫技法系統(tǒng)和傳承流派,只是在鴉片戰(zhàn)爭以后才逐漸出現(xiàn)了融合西洋繪畫藝術的畫家和繪畫藝術作品。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前蘇聯(lián)的繪畫藝術被系統(tǒng)的引進后才直接影響了中國大陸的繪畫藝術領域。并在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當代藝術”在拍賣市場中的泛濫,雖然不過是在迎合某些“政治市場”的需要,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繪畫藝術的發(fā)展和人們對繪畫藝術及繪畫藝術品的正確認識,尤其是在“價格決定品質(zhì)、價格決定方向、價格決定優(yōu)劣、價格決定一切”的今天,文物藝術品市場上賣的最貴的就被奉為一定是最好的,真正的繪畫藝術往往被人淡忘和忽視。殊不知、市場只能決定的是價格,而根本不能決定繪畫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nèi)涵,但市場價格往往又操控在不懂繪畫藝術的既得利益群體和被它們蒙蔽的收藏投資者手中。

中國繪畫藝術穿越了千年的歷史走到今天,她的再次鳳凰涅槃需要內(nèi)外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屬于內(nèi)在的因素是,由于受到了社會變革發(fā)展的需要,受到了自身的歷史和文化發(fā)展的影響,中國人的審美取向在這個時期發(fā)生了改變,直接影響到了自身繪畫藝術思想的求變;屬于外在的因素是在世界一體化發(fā)展的今天,中外思想意識和文化藝術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互發(fā)展,直接推動了繪畫藝術思想和技法的嬗變。另外,人民大眾的文化藝術需要和審美眼光將在相當?shù)某潭壬虾蜁r期內(nèi)主導著文化藝術的發(fā)展,這三者同時決定了寫實性繪畫藝術應該成為貫穿從古到今中國繪畫藝術發(fā)展的主線。

不容置疑的是中國古代繪畫在發(fā)展過程中曾經(jīng)有許多畫家嘗試著把寫實的技法融入到繪畫作品之中,本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法則,促進了中國繪畫向著面貌多樣性方向發(fā)展。特別是兩宋時期的畫家,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這與他們非常尊重自然造化,經(jīng)常對景寫生,有著很大的關系。

明末著名書畫家董其昌將古代畫壇分為南北兩宗,尚南抑北的個人趣味影響了明清畫壇,在清代著名畫家“四王、吳、惲”之中,僅吳歷的部分繪畫作品在構圖和用色上可以看出曾經(jīng)受到西洋繪畫的影響以外,絕大部分畫家都以南宗正脈自居,紛紛陷入古人筆墨教條的藩籬,追求“逸筆草草”的泥古圖式,盡管有以任伯年為代表的“海派繪畫藝術”和以高奇峰為代表的“嶺南派繪畫藝術”的中西繪畫藝術融合的萌生,但仍占主體的傳統(tǒng)文人寫意畫到清末已經(jīng)走到了極致,徹底埋沒了寫實性繪畫藝術的理念。

“五四運動”不僅是中國歷史和文化變革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同時也是中國繪畫藝術的一個轉(zhuǎn)折點。當時的康有為、陳獨秀、魯迅等人在理論上對當時的畫壇提出了批評。主張用西洋繪畫藝術來改造中國畫。留學歸來的徐悲鴻是這一時期的偉大實踐者,開辦講述西洋繪畫技法的美術學校,并在當時復雜的歷史和文化環(huán)境中,極大的推動了寫實性繪畫藝術的艱難發(fā)展。力推“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主張中國傳統(tǒng)繪畫應該借鑒西方繪畫藝術中的明暗關系、色彩變化、造型結(jié)構及學習方式,并一一引入身體力行大力推廣,創(chuàng)作了許多有指導意義的繪畫作品。擴大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實際影響,埋下了中國繪畫藝術變革的種子。與之相比、同一時期的林風眠的繪畫藝術成就重在嘗試,但作品水準不均衡,能看懂和會欣賞的人并不多。劉海粟在中西繪畫藝術結(jié)合實踐中的繪畫藝術更是流于形式,名氣大于成就。

1949年至今這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首先是在前30年內(nèi)從清末陷入極端圖式化的傳統(tǒng)繪畫藝術成為了被批判的對象。1949年以后,以前蘇聯(lián)古典寫實主義的繪畫藝術思想和技法為代表的西方繪畫藝術的系統(tǒng)引進,到上個世紀末開始興起的表現(xiàn)、抽象的西方現(xiàn)代主義藝術。它讓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自此受到了兩次沖擊和融合。后30年里,除了前蘇聯(lián)繪畫藝術在國內(nèi)畫壇繼續(xù)發(fā)酵影響,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在老一代繪畫藝術家的繼承發(fā)展下又漸入佳境,與西方繪畫藝術相互融合、共同發(fā)展。

此時,在藝術品市場中崛起的“當代藝術”異軍突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些抽象的、變形的、荒誕的繪畫藝術徹底遠離了寫實性繪畫藝術,而這種拼湊的繪畫形式無論是與古今中外相比,都無絲毫創(chuàng)新,不信者不妨看一看古代中國有清代畫家畫的“錦灰堆”繪畫作品,今天國外的各個繪畫藝術流派,你就會看清“當代藝術”的本來面目。

在中國繪畫藝術市場上,從清末陷入極端圖式化的傳統(tǒng)繪畫藝術到今天的“當代繪畫藝術”的圖式化繪畫作品輪番占據(jù)著主導,而緩慢崛起的寫實性繪畫藝術正在讓中國的繪畫藝術的天空上出現(xiàn)了曙光。

寫實性繪畫是以畫中描繪的物象與被描繪物象是否“肖似”作為評判優(yōu)劣的標準。“真實”曾經(jīng)是文藝復興以來眾多西方繪畫藝術大師追求的目標,進而成為了一種西方社會公認的審美準則。而在中國的兩宋時期,已經(jīng)是中國古代寫實性繪畫藝術的高峰,這是當時任何國家和藝術流派無法比擬的。

明清時期乃至當代,過分推崇的文人畫不過是強調(diào)脫離了“真實”的“再現(xiàn)造化”和后人主觀臆造嚇人的“虎皮”而已。未來中國畫的發(fā)展方向仍然是在寫實性繪畫藝術基礎上的寫意,和西方繪畫中真實基礎上的“再現(xiàn)自然”。

中國畫走向世界是遲早的事。但憑借什么樣的藝術思想,依靠什么樣的技法語言,讓世界理解,讓世界接受,不是靠空喊和蒙騙能完成的,她需要一代又一代為藝術而獻身的畫家群體艱苦不懈的努力和犧牲。

這還是一個跌宕起伏、再造輝煌的市場。當每一幅繪畫作品在進入市場以后,除了藝術價值以外,又出現(xiàn)了一種用貨幣衡量的市場價值,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諸多因素作用下,不斷的出現(xiàn)漲升跌落的波動,對繪畫作品的收藏過程中,又衍生出了投資功能,人們在欣賞繪畫作品美的同時,還可以享受財富的保值與增值。我們既不能漠視繪畫藝術中的學術價值,又不應回避收藏投資中的功利享受。

日益功利化的社會導致了收藏投資行為的成功取決于兩個方面:收藏者自身主動的完善修正認知事物現(xiàn)象的方法,藏品被動地符合公眾約定俗成的要求。兩者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的結(jié)合統(tǒng)一,才會使收藏投資結(jié)果完美。

現(xiàn)代中國社會中,倡導“國學”和學習“國學”形式者愈來愈多,但仍趕不上喜歡過“洋節(jié)”的青年人數(shù)迅速增長,尤其是中國美術館等大型展館舉辦西方繪畫藝術展覽時,常常人滿為患。在禁止拍照的阻嚇聲中,暗淡的專業(yè)光線下的每幅西方世界名畫,迎接著年輕人群的好奇、渴望的目光。可以預見,中西繪畫藝術相融合,必將引領未來中國的繪畫藝術發(fā)展方向,誰能占據(jù)中西繪畫藝術融合的先機,誰的繪畫作品必將蘊含著巨大的文化藝術價值和商業(yè)投資價值。

未來百年的中國,中國繪畫藝術的發(fā)展方向應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充滿“正大氣象”的大方向。中西繪畫藝術相融合的寫實性彩墨畫作品既是發(fā)展變革的主流,也是收藏投資的主流,其中必出開宗立派者。對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堅守,技藝精湛超群者,可在畫史上占一席之地。另外,我們不妨放眼選擇世界繪畫史上的各家作品和中國當代的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的優(yōu)秀作品時。我們要牢牢把握“作品中的中西繪畫藝術的融合”和“作品中的摹寫自然與再造自然的融合”這兩個要點來指導繪畫藝術品的欣賞、收藏和投資。

今天市場中隱現(xiàn)的寫實性繪畫藝術和水墨藝術的濫觴,并不能阻擋其他種類的繪畫藝術和寫實性繪畫藝術博弈,各種形式的“當代藝術”可能還會以種種面貌卷土重來,真正的寫實性繪畫既乏人認知,更在藝術上鮮見成功的實踐,這個市場中的種種“水墨”,只是某些吃市場飯的策展人的“水墨”,難道中國繪畫藝術需要策展人來推動嗎?難道中國古代兩宋時期的繪畫藝術和歐洲文藝復興的繪畫藝術成就是策展人推動的嗎!今天的繪畫藝術品市場其實就是一個利益博弈的市場,今天我們真正的“水墨”已經(jīng)死了,盡管還不乏卓有成就的實踐者,在缺乏文化的今天,形形色色的藝術騙子浪跡在市場,我們?nèi)绻狈I(yè)的美術知識和修養(yǎng)區(qū)分它們,只要牢記一點,繪畫藝術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簡單的像與不像,不是繪畫藝術標準的低俗,而是繪畫藝術成熟的標志,也是我們選擇的初級標準,我們的每一幅繪畫作品,不是給火星人看的。

 

昨日“長街”“過云”雨  今朝“也是”惹是非

如果說去年匡時在跑過“南長街”、登上“過云樓”后引起了轟動,讓名人書札從小眾收藏變成了大眾市場,想一想、十三億中國人中會有多少可以讓人好奇的名人信件,會有一個多么多的拍品來源,會是一個多么大的市場。就在拍賣公司廣開路徑、上山下海之際,各類書信、報刊拍賣已經(jīng)漸入佳境之時,今春的書札拍賣中發(fā)生的事情,則會徹底影響今后大陸的相關方面的拍賣。

這次春拍中貿(mào)圣佳準備拍賣的一批總量逾百件的錢鐘書、楊絳、錢瑗的一家三口的共計110件書信及手稿,其中,有60件錢鐘書毛筆書信、6封鋼筆書信和2件賀年卡片,13封楊絳鋼筆書信和6封錢瑗鋼筆書信。它們將會呈現(xiàn)錢鐘書生活中的更多細節(jié)。

人們寄予她能產(chǎn)生超過梁啟超書信的轟動效果,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她的轟動效果遠超任何一次拍賣,而且還在繼續(xù),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也是集》變成了參與方口中難吐難咽的熱紅薯,成了不折不扣的“惹事急”。

她不僅只是涉及到了書信人的隱私,更重要的是還被牽扯引申到了著作權。6月7日,就在中貿(mào)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宣布撤拍錢楊信件的第二天,楊絳選擇了仍然上訴,人民法院向楊絳代理人送達了《受理案件通知書》,決定受理原告楊絳訴被告中貿(mào)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李國強侵權糾紛民事訴訟案,這件事情最后有可能以雙方調(diào)解告終。

據(jù)媒體報道,楊絳先生的保姆稱;“奶奶(楊絳)說,我爸爸就是學法律的,我也懂法,知道法律一定會保護老百姓的通信秘密”。楊絳此次較真,和她父親當年的較真,正是遵循了同一個道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特權。拍賣公司撤拍,不能只因為她是楊絳。

從法院受理到判決,普通程序?qū)⒃?個月之內(nèi)完成。在判決生效前,訴前禁令一直是有效的,這就給大家留下了調(diào)解空間,這也給今后的名人信件拍賣留下了諸多變數(shù)。

楊絳先生起訴信件拍賣的這個案子,凸顯了楊絳先生對人格尊嚴認識的重要性。楊先生的起訴,客觀上再次喚起了社會對人格權的重視。它既是對全民的一次普法教育,一次道德教育,也是對大陸拍賣業(yè)敲響的一記警鐘。這件事在幾方隔空喊話之時,誰知又冒出了北京保利和北京傳是也在拍賣錢鐘書書信,就在媒體再次曝光又被楊絳叫停之際,兩家拍賣公司馬上宣布撤拍。北京保利雖撤拍的飛快,但在日前,仍然出現(xiàn)了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魏同賢質(zhì)疑這次拍賣的三封錢鐘書、楊絳先生私人信件之中,兩件系“偽造”的事件,引來了社會的廣泛熱議。事實上,近幾年的拍場也屢屢爆出拍品造假的新聞。拍賣行業(yè)的腐爛程度,已經(jīng)到了關系到這個行業(yè)生死存亡的地步。

“江亭”可談古? 何處別“松崖”?

今年的書畫春拍市場依舊是當代藝術疲軟,現(xiàn)當代書畫還是那幾位“大匠”輪流坐莊,“紅色”與“經(jīng)典”又冒出來充當著市場的噱頭,

古代書畫似乎又成了永恒的主題,在有的拍賣專場中,査士標、王鐸、李鱓、黃道周等人的作品也都拍出了上百萬的高價。

古代書畫不再是市場價值的洼地,不再是真?zhèn)螣o虞的保險柜,這里同樣充滿了讓人……的“驚喜”。

據(jù)報道,在北京保利的“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中,唐寅款《松崖別業(yè)圖》刷新畫家作品世界紀錄,且于次日(6月4日)上午完成交割,前后用時12小時。“這幅春拍中的唐寅《松崖別業(yè)圖》以2400萬元人民幣起拍,經(jīng)過40次競價,被場內(nèi)神秘買家以6200萬元拍得,加傭金后達7130萬元,刷新唐寅作品的世界紀錄。作為國內(nèi)資深收藏家的神秘買家,經(jīng)過國內(nèi)外權威專家的審慎研究,他認為這件作品是近年來市場上唯一確定無疑的唐寅手卷真跡,是一件國寶。在當今‘錢荒’的情況下,主動要求迅速付款,并且已于6月4日上午完成交割,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屢創(chuàng)天價的背后,并出現(xiàn)過象乾隆轉(zhuǎn)心瓶等高價拍品不付款的情況,影響到了中國收藏家的形象。此次他主動要求迅速付款,就是為了向全世界證明,中國收藏家對于國寶級藝術品是尊重,中國收藏家在拍賣場上是有信譽的”。真不知道,在國內(nèi)拍賣行按時付款,怎能向全世界證明,中國收藏家在拍賣場上是有信譽的?

宣傳資料稱;“此畫是1991年以來拍場出現(xiàn)的唯一一件《石渠寶笈》著錄的唐寅作品。這件以隱居鄉(xiāng)間別院為主題的畫作,是畫家為明代名臣方良永所作,明代兩位內(nèi)閣首輔李東陽、楊一清分別為畫作題引首和題跋。慈禧當政時期,該畫與錢選的《浮玉山居圖》一同被賞給晚清軍機大臣孫毓汶,后被宋子文收藏”。另一件唐寅款金箋扇面《江亭談古圖》則以1150萬元成交,“打破唐寅扇畫作品的世界紀錄”。

看來、在今天,無論是學術領域還是市場投資,文化藝術并不重要,“世界紀錄”很重要。

唐寅款《松崖別業(yè)圖》是設色紙本的手卷。預展時,筆者發(fā)現(xiàn)裝裱非明代原裱,且清代裝裱的玉別已失。畫中右側(cè)為坡狀土山,山石輪廓用較干的濃墨勾勒,輪廓內(nèi)依然用墨色較重的斧劈皴和披麻皴勾皴,雖擦筆較少,但仍用了較多的淡墨染出層次,高坡前后有一長松和老樹數(shù)株,松旁有數(shù)間房舍,周圍環(huán)繞著高矮錯落的數(shù)叢修竹,院內(nèi)的二童子,一童子在灶前生火燒水,一童子在院內(nèi)端盞送茶,畫中房前溪水旁建有一方形草亭,一高士倚欄獨坐,旁設畫案上散放筆紙。亭外遠處的叢叢煙樹掩映著古寺,一彎溪水從遠山中穿出環(huán)繞至亭下,亭旁水中有片片碧綠的荷葉和粉嫩的荷花點綴其中。畫面意境正如眾多名士詩中所言。

唐寅,字伯虎、子畏,號六如居士,明代中期的著名畫家,他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為明代四大家,其出身于江蘇吳縣的商賈之家,少年刻苦用功,有才子之名,十幾歲即當府學生員,29歲應鄉(xiāng)試中應天府解元,唐寅書畫上常常鈐印的“南京解元”,即緣如此。后因科場舞弊案牽連,仕途無望,遂離家遠游名山大川,回到蘇州后,在蘇州城西北桃花塢筑“桃花庵”,終日飲酒做樂,以賣文鬻畫為生。唐寅的繪畫藝術,以山水繪畫的水平最高,人物、花鳥也有相當高的水平,其山水繪畫曾以周臣為師,并與當時的書畫名家沈周、文征明、祝允明等人,有著良好的師友關系。

細觀《松崖別業(yè)圖》,水平屬中等偏上,有別于“蘇州片”,但與唐寅真品的筆墨特征依然有別。畫中山石用含水、墨較干的斧劈皴和披麻皴勾皴,而非唐寅畫中典型的略帶拖泥帶水小斧劈皴,當然、這幅繪畫作品是畫在紙本上的,那種唐寅絹本真品的筆墨特征并不十分明顯,但這些勾勒著墨以濃為主,皴擦渲染以淡墨較多,畫面的濃淡墨色層次反差過于分明而少層次,與唐寅繪畫真品相比,筆墨結(jié)合的較生硬。亭旁水中的綠色荷葉和粉紅色荷花,用小寫意的筆法畫出,且在明代著名花鳥畫家陳淳之后盛行,未見唐寅有此筆法。

正德戊辰年唐寅39歲,正值中年精力旺盛,博取眾家之長、圖新變法之機,也是唐寅繪畫藝術風格形成、定型的主要階段。但全畫未見師法李唐、周臣之筆意,山石畫法中小斧劈皴用的并不多,真品的風格不明顯,全卷山水畫法風格較近沈周,畫中人物不如唐寅真品中的精細,水平應屬中上,虛實變化不大,整體有蒼潤之感。卷后唐寅款行楷書法題詩,點劃纖細,貌似圓婉清秀,既無唐寅書法之體,也無趙孟頫的書法之韻。

《松崖別業(yè)》拍前即有爭議,甚至拍時,有買家咬牙稱“就當真的了”競拍。這幅畫作有清宮鑒藏印“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石渠寶笈”“寶笈三編”六方??梢?,此畫乾隆帝未見過,且乾隆帝見過的也不乏平常之作?!妒汅拧分涍^的書畫,既有明珠暗投的珍品,也有魚目混雜的偽作,況《石渠寶笈》一編、二編尚有謬誤,那《石渠寶笈》三編著錄過的唐寅款作品也非絕真的代名詞。

《松崖別業(yè)圖》見于福開森、容庚《歷代著錄畫目正續(xù)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6月)。福開森是清末民初熱愛中國文化、常住北京的美國人,可以說他比當時所有的美國人都懂中國文化藝術,但不能認為他的鑒定結(jié)論就是真理。同樣是一幅2005年在香港拍賣的唐寅《柳蔭垂釣圖》,曾著錄于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4年影印出版的福開森《歷代著錄畫目》,風格離唐寅真跡遠矣,何況這幅繪畫作品從方從簡(1574-1648)遞藏至今,不像《松崖別業(yè)圖》從明代正德戊辰年到清代嘉慶之間的幾百年里毫無痕跡。

《松崖別業(yè)圖》卷后有唐寅行楷書題“翠竹并奇石,松崖留古柯。殘荷水亭坐,秋思興如何?正德戊辰(1508年)秋九月,為松崖道誼寫并題,唐寅。”下鈐白文“唐寅私印”方章,卷前鈐朱文“六如居士”方章。這段題跋,五言詩的內(nèi)容水平不高且有些生硬,書法的風格經(jīng)不住細品。“唐寅私印”方章與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上的同樣一枚印章的印文有別。

唐寅款《江亭談古圖》扇面和陳卓款《釣罷歸來圖》扇面的構圖、筆墨、設色相近,唐寅是明代中后期的畫家,陳卓是清代畫家。沒有師承關系的兩人,畫風會一樣嗎?不僅唐寅與陳卓的繪畫風格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就是這兩幅風格相近的扇面,與唐寅繪畫作品的風格也是差之千里。而這兩幅扇面的風格接近,尤如一人所畫,也許是陳卓臨唐寅。寫到這里,電視中傳來了方清平的相聲“學校的老師帶領著我們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香山”。

拍場無信誰敢托 逆勢收藏我姓曾?

在去年兌付的數(shù)款藝術品信托中,有的產(chǎn)品提前清盤,好在行情不是最壞,投資者的收益和本金還能兌付。今年的幾十款藝術品信托到期兌付,投資者還能那么幸運嗎?

去年的藝術品“偷睡(稅)門”和藝術品信托莊家案,讓人們對藝術品信托的安全憂心忡忡。從今年內(nèi)地春拍中可以看到,市場延續(xù)著下行趨勢。雖然大家都在說只是去年的春拍和秋拍的拍賣成交額和成交價格低落,今年春拍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回升態(tài)勢,但真實的情況如何,只有拍賣行人士心知肚明,那些購買了藝術品信托的投資者們心中沒底,心情焦急。畢竟目前藝術品的市場成交價格,決定了藝術品信托的市值,決定了投資的收益。

回想起“央視”采訪”“幸福”一事,如果采訪發(fā)生在中國“股市”或“拍市”,可以肯定的是95%以上的受訪者會說自己姓“曾”。

如果換一個目的和心態(tài),收藏的結(jié)果就迥然不同,藝術品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比其他投資工具有著難以比擬的優(yōu)勢。如果我們本著“欣賞第一,收藏第二,投資第三”的心態(tài),你就會發(fā)現(xiàn),市場、收益的一切與你無關,天也就會更藍,就像我的朋友——中國明清古墨收藏家、上海博印堂主趙正范先生,人稱“老趙”,為了古墨的收藏,常行走日本“掃貨”,像“日本東京中央拍賣公司”拍場上有老趙頻頻舉牌的身影,為了把流落在日本的海內(nèi)外孤品——“清代康熙耕織圖御墨”帶回祖國,誠心等了三年才看到這一套墨,又賣掉了自己在上海的三套住房才如愿以償,按他的話講:“我喜歡”。

在今年春拍季中收尾的嘉德小拍上出現(xiàn)了趙存義收藏的明代羅小華制墨,(3202號)僅三錢重,起拍價5萬元,最后被“老趙”以15萬元拍下,加上傭金17萬元,明代嘉靖時期的方于魯墨(3203號)拍到5.5萬元。清代道光時期的汪近圣制墨(3205號)拍到了8.5萬元,又都被“老趙”一一收于囊中。行情不佳,為何高價出手?“老趙”笑曰:“我喜歡呀。市場與我沒關系”。

近期“錢荒”風波,成為了送給拍賣市場的又一束“鮮花”。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緊張,其間隔夜利率最高攀至13.444%的高位,雖然近期隔夜拆放利率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顯的回落,保持在6%上下的波動區(qū)域,但是周期跨度較長的品種的利率水平始終維持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尤其是6月底至7月初是準備金和財政繳款的時點。同時,約1592款理財產(chǎn)品陸續(xù)到期,短期的資金面壓力猶在。這勢必影響藝術品基金和信托的贖回,影響到這些基金和信托持有的高值藝術品的釋出價格,影響到秋拍。難道,市場還沒能走出去年的霧霾?

其實,今年的小拍市場逐漸在走暖,北京翰海小拍瓷雜主管汪立國總結(jié):“無論大拍小拍,真品至關重要,雖然現(xiàn)在的小拍市場逐漸走暖,但買家越來越理性,不再亂買東西,進一步的做好引導和服務應該是拍品保真后的又一個主題”。

對照“老趙們”的喜歡,拍賣行如何給客戶創(chuàng)造出“喜歡”的機會,才能同時也給自己留下機會。
 

【編輯:江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