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隍廟里,老藏家為別人細看古玩。
收藏市場風生水起,拍賣市場上屢現(xiàn)天價。隨著一個又一個暴富神話的上演,“藏品投資”成了繼“樓市狂歡”之后全民熱捧的又一塊沃土。透過持續(xù)升溫的藏品如紫砂壺和剛剛在蘭州市場起步的沉香等等,凡例證明資本所到之處,沒有藏家,只有上家與下家的區(qū)別。
下一個瓷器收藏熱點?
找到韓存禮不容易。
7月6日下午,經(jīng)一位與韓存禮相熟的老師指引,在隍廟一棵老槐樹底下,終于找到了他的寶齋逸情齋,但是韓存禮人卻不在。韓存禮的妻子說:“老韓熟人太多,再偏僻的巷子里都能遇上熟人,有一次我們?nèi)ノ靼玻尤辉诮窒锢镆才錾狭耸烊恕?rdquo;
喝過一壺茶,韓存禮依然不見人影。他的妻子只好打電話,“在回來的路上了。”
大約半個小時后,韓存禮提著一個布袋子急匆匆地進了店,見有陌生面孔在場,他甚至沒“顧上”和前來拜訪的朋友打招呼,就先緊著把布袋子交由妻子放到了柜臺里面。
“哎呀,王老師,好久不見。”王老師把陌生人介紹給韓老師認識。握手寒暄,言及當下普通老百姓追逐收藏熱,幾近瘋狂。
道明來意,韓存禮笑著說:“今天就稱得上是瘋狂的一天。”他起身從柜臺里拿出剛剛帶進來的布袋子,從里面取出一個用報紙層層包裹的物件,慢慢放到桌面上,然后小心地再層層剝開報紙,一件約成人手掌大小黑乎乎的瓷質(zhì)蟾蜍展現(xiàn)在眼前。“這就是文房四寶之一的"水滴",屬于雅玩系列。”韓存禮說,“天目釉,江湖上也叫"黑瓷"。”
韓存禮小心地把“水滴”拿到門口的太陽光下,仔細地端詳,“看見蟾蜍口中中通的小孔了嗎?這是古時研墨時滴水用的。”韓存禮越看越喜歡,“今天沒白跑,值了。”
韓存禮盯上這物件是半年前的事了,其間,賣家先后傳了文字圖片,與韓存禮交流。7月6日這天,賣家從寧夏中衛(wèi)來蘭州,請韓存禮看貨,從上午看到下午,耗了一天,韓存禮終于從其他六個藏家的競爭中勝出了。
韓存禮說:"天目釉"在文房雅玩里這已經(jīng)是屬于上品了,相比半年前,現(xiàn)在這物件價格上漲了60%,就這想拿還不一定拿得上。”
像“天目釉”這樣的“黑瓷”,韓存禮在過去二十年間藏了有百余件。韓存禮說:“當年"黑瓷"因為覺得沒有藝術(shù)價值、釉色單一,有"釉黑價墨"的說法,在藏品市場上不被藏家認可,導致這些物件都不值錢,像在隍廟這樣的地攤上隨處可見,非常普遍,十幾元錢就可以買到上乘品。”韓存禮喝過一口茶,話鋒一轉(zhuǎn),“但是現(xiàn)在已不可多見,其身價亦倍增。”
韓存禮曾任甘肅省收藏協(xié)會秘書長、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理事,個人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進入藏品市場,在收藏界實踐經(jīng)驗頗深,他不怎么說“收藏市場”這樣的詞匯,他隨口蹦出的都是“江湖”這樣的字眼,讓人因此難免多了幾分遐想。
在韓存禮看來,現(xiàn)在的收藏“江湖”,最近二十年,五大窯口(汝、哥、官、定、鈞)的瓷器在全國市面上已經(jīng)枯竭,所以一些南方藏家們開始看好西北“黑瓷”,近期大量“黑瓷”流向南方,這是西北收藏界尚未注意到的現(xiàn)象。
韓存禮說:“在西北藏品市場,現(xiàn)在投資"天目釉"正是機會。”
買的藏品是真品嗎?
收藏節(jié)目中,《天下收藏》是蔡建奎喜歡的節(jié)目。王剛“砸”東西,讓蔡建奎暗爽。“贗品,很多人都遇到且收藏過,我也一樣。”蔡建奎說這是收藏愛好者繞不開的一個關(guān)口。
多年前,蔡建奎在隍廟閑逛,一個面具放置在雜七雜八的古玩中,很是顯眼。“好,面目雖然猙獰,卻不恐怖,倒有點親切;聞一聞,散發(fā)著淡淡的檀香味。”蔡建奎一眼就喜歡上了。賣者開價一千,蔡建奎先攔腰一刀,“五百”。攤主不愿,“再加點”。蔡建奎說“算了”,轉(zhuǎn)身而去。
再過了一周,又去看,東西還在。老板不是那個老板了。“古玩行當?shù)陌褢?,東西要流動,一陣在我家,一陣到你家。不明就里的人以為,東西轉(zhuǎn)了手。實際,兩個攤主間,交換著擺了,給玩家一點新鮮感。”蔡建奎深知個中三味。
再問價,嘿,降了,800元。有門,繼續(xù)攔腰一刀。老板說,再加點。不能再加了。再降低點,帶的錢不夠??!蔡建奎如法炮制。各種手段全上,往下壓價。拉鋸半天,260元成交。
“砍價功力見長??!千元的東西,260元就拿下了。”蔡建奎很是得意,匆匆找?guī)孜慌笥?,讓他們掌眼?ldquo;不對?。【褪莻€新貨,材質(zhì)也不是木頭的,檀香味是真的。卻是為做舊專門點上香,熏出來的。”
“弱暴,是一贗品啊!”蔡建奎至今追悔。
但是蔡建奎沒有砸,“也沒有必要砸!”蔡建奎說,“這行里老玩蟲們有經(jīng)驗,一個字,"放"著。”百年無廢紙,何止百年,三十年,就無廢紙了。三四十年前的報紙書籍現(xiàn)在價格一路上揚。參加央視《鑒寶》的藏家說,再藏五百年!光緒仿乾隆,民國仿光緒,層出不窮,現(xiàn)在也值錢??!當初,可不就是新東西。
蔡建奎就放到陽臺上,來朋友一進門就看見了,總要詢問一番。贗品,成了家里最搶眼的擺件。
在謝亞孜的經(jīng)驗里,收藏界的崛起,或者說膨脹,從2003年開始。SARS時期的短暫壓抑后,中國的股市、房市、收藏,都大踏步向前進了。謝亞孜從中學時代開始收藏創(chuàng)刊號等物件,到現(xiàn)在也有快三十年吧。他聲稱“沒有撿到什么寶貝”,甚至拍賣會連去舉牌的資格也沒有,他更愿意稱自己是一個收集者。
首先了解古玩藏品市場。其次是要跟“老玩蟲”看東西,這點很重要。第三是學會認新舊,這個過程起碼要一兩年。
能不能再進一步,就取決于知識儲備,中國歷朝歷代,包括皇帝、年號、歷史背景、經(jīng)濟、文化和審美情趣等都要有所了解。
同時要多去博物館看真品、精品,學會比較真品與贗品的區(qū)分,眼高才能手高。最后是加強理論儲備,學習前人經(jīng)驗,學會分析,掌握一些做生意的心理學。
謝亞孜說現(xiàn)在市面上,甚至有人買了一屋子假貨也并不奇怪。特別是玉器、瓷器。拍賣圖錄除了嘉德等幾個權(quán)威拍賣行外,很多拍賣圖錄明顯贗品充斥,所以,收藏學習的書也要選好。
“我到現(xiàn)在從來不碰字畫,簡直沒法看。”中國彩陶網(wǎng)總裁張智更是強調(diào)了藏品市場的風險性,他入行之初,“頭三年時間只看不買。”
“好多人都是先交了"學費"以后才開始慢慢上路的。”初涉藏品市場,看似簡單,實際一個收藏愛好者必須經(jīng)歷五六道關(guān)口,想要在藏品投資市場上有所收益,沒個三五年的工夫是不可能的。
蘭州市場藏品投資起步
7月6日這天,蘭州氣溫飆至35℃。張建玲一襲涼衫,會同三五好友,悠然坐在古色古香的茶幾前品茶。“擺在你面前的這個紫砂壺,萬把塊錢,你信嗎?”張建玲說,“這樣的壺在目前市場上太普遍了。”
近年來,張建玲在蘭州紫砂界風生水起。她記得,2003年,蘭州市場紫砂壺的需求一下子擴大了,隨著國內(nèi)收藏市場的火爆,紫砂也漸漸從一個相對小眾的收藏門類成為了新富階層的收藏新寵,一些低端壺也成為了大眾消費品。
張建玲說從幾百元價位的自用市場,到幾千元價位的禮品市場,再到數(shù)萬、數(shù)十萬元甚至百萬級別的收藏市場,紫砂已經(jīng)擁有了龐大而堅實的市場和基礎。
一兩紫砂十兩金,紫砂業(yè)內(nèi)普遍認為,即使是保守估計,在過去三年間,國內(nèi)紫砂的價格漲幅已經(jīng)超過了十倍,如果是頂尖大師之作或者“老壺”,漲幅更是驚人。2010年5月,臺灣收藏家黃玄龍所藏、著名工藝美術(shù)大師顧景舟 (1915-1996)所制的一把“相明石瓢壺 ”在嘉德春拍中以1232萬元人民幣成交,創(chuàng)下了紫砂拍賣的新紀錄,也從此將市場對紫砂的價值定位提升了一大截。
張建玲說前兩三年買的紫砂壺價格,放到現(xiàn)在連進貨的價都趕不上。她的店里曾經(jīng)賣出一把出自普通工藝師的紫砂壺,買家自用,當時成交價不過900元。后來買家來店里告訴張建玲,用這把紫砂壺喝水時,壺嘴發(fā)出“鳳鳴”般的聲音,一些壺友出價三萬至五萬想要購買。在張建玲看來,“這種傳說中的"鳳鳴壺"實在是只可偶遇,不是說大師級的工藝家想造就可以造出來的,天成的因素更大。”
因為古代的東西贗品多,現(xiàn)在玩家開始關(guān)注當代人的作品。“但藝術(shù)價值往往是決定它是否有長遠投資價值的關(guān)鍵因素。”張建玲說。如以紫砂壺來論,工藝師的職稱越高,出自其手的紫砂壺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除了紫砂壺,沉香在蘭州市場也開始日漸受寵,追捧熱度相比紫砂有過之而無不及。
自前年開始,沉香的價格便漲勢迅猛,連續(xù)兩年以超過30%的幅度加碼。其中,收藏級別的沉香原料漲至100萬元/公斤,品質(zhì)最高的頂級奇楠沉香原料則高達1000萬元/公斤,若制成藝術(shù)品每克都要數(shù)十萬元,目前市場上極其少見。
短短兩年間,沉香的價格狂飆十幾倍,而最好的沉香每克已接近5萬元,其身價已百倍于黃金。
張建玲說:“沉香這兩年才在蘭州市場上火起來。”制作成熏燒用的香品或收藏、把玩用的工藝品價格不菲。張建玲說即使最普通的香,3寸一根至少要價20元以上,燃燒20分鐘就完了。毫不夸張,玩香就是“燒錢”,現(xiàn)在蘭州品香的群體也在慢慢擴大,說是一種低調(diào)的奢華一點也不為過。
沉香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藥材、收藏品,也是稀有的高級香料。我國自古以來就傳承了悠久的香學文化,早在宋代,就有一兩沉香一兩金的說法。
正是因為沉香產(chǎn)量極少,近年漸成投資客追逐的對象。張建玲記得,去年要價上萬元的“珠子”,當時人們還不怎么認,但是到了今年,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賣光了。在張建玲的經(jīng)驗中,蘭州的民間資金也開始慢慢進入這一領域了。
【編輯: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