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榜要對市場產生影響,它應該反映藝術本身的真實狀況,而非市場價格的沉浮。排行榜的數字與名次應是對藝術過去的總結,以及對其未來發(fā)展趨勢的展望。
據業(yè)內人士透露,2013年胡潤藝術榜近日將在北京發(fā)布,這是此個榜單連續(xù)第六年發(fā)布了。自從胡潤藝術榜第一年發(fā)布以來,每年的榜單總會引起市場不少的爭議。其實,藝術榜只是藝術市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在全球來看,藝術排行榜并不罕見。國際最知名的藝術排行榜應是英國《藝術評論》(ArtReview)雜志每年公布的Power100(當代藝術最具影響力的百人榜),國內應屬胡潤當代藝術榜,此外還有“AMI中國藝術市場書畫年度排行榜”。但即使是最權威的榜單,也會招來不少的詬病。究其原因,就是以市場成交價格來評判一個藝術家的成就,永遠是不全面的。
各種藝術排行榜基本上都是以作品價格為基礎制定的。然而對于藝術品,價格并不能作為唯一的標準,因為價格本身說明的是一個市場供求關系,而這種關系會隨著社會對于藝術偏好的變化而變化,它所代表的只是藝術作品在市場上的需求度,也就是受歡迎程度,而不能直接反映藝術品本身的價值。而作為大多數藝術排行榜依據的拍賣價格,其中更有市場運作、商業(yè)炒作等多種媒介的作用,更不能直接反映藝術家本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影響力。
隨著拍賣成交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排行榜的出現確實反映了市場的繁榮與否,也給眾多投資者以參考。就像胡潤曾經說過的,“藝術圈赫赫有名的人物也許對于圈外人來說只是一個陌生人,我們希望通過胡潤藝術榜將藝術趨勢最直觀地呈現給人們,讓更多人了解藝術、接近藝術。”這無疑也顯示出藝術排行榜存在的必要性。
藝術榜要被市場所接受,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變目前粗放型的統(tǒng)計方式,對于拍賣市場上的價格有所取舍。現在藝術品進入拍賣市場的周期越來越短。如果一個藝術家上半年以10萬價格賣了一張畫,下半年這張畫又進入市場再賣了20萬,那統(tǒng)計起來,這位畫家不是真的得了30萬?這樣排名和數據是很不科學、很不真實的。
藝術榜要真正對市場產生影響,它應該反映的是藝術本身的狀況,而非市場價格的沉浮。排行榜的數字與名次應是對藝術過去的總結,以及對其未來發(fā)展趨勢的展望。對于市場來看,其所展現的是趨勢;對于藝術家來說,其更應該是一種鞭策;對于投資者來說,則是發(fā)掘具有潛力的藝術家的平臺,這無疑是藝術榜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