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聶危谷的藝術:寫意色彩的交響

來源: 新浪收藏 作者:邵大箴 2013-03-12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聶危谷的筆墨重彩畫獨樹一幟,受到畫界的熱情關注和好評。他在傳統(tǒng)的宣紙上,用傳統(tǒng)的筆墨和重彩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描寫他寄寓在客觀物象上的心象,這一創(chuàng)作思路和方法本身,就表明了他具有非同一般的審美觀念、藝術功力與修養(yǎng)。他是在繪畫實踐與史論方面均有造詣的藝術家,諳熟中西藝術之原理,深知兩者之同與異,并有強烈的興趣探索中西融合的新途徑。他深知,中國20世紀美術先驅們積累的經驗給后來者的啟示是:面向自然、面向現(xiàn)實,廣泛從它種門類和外來藝術中吸收營養(yǎng),表現(xiàn)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是中國畫與時代同行以至成為時代前進號角的必由之路。

自步入畫壇后,聶危谷一直在堅持走在這條看似平常但又充滿荊棘的道路上。他經歷過“85新潮”的洗禮,受到過回歸傳統(tǒng)“氣場”的強烈感染,和他同齡的許多藝術家一樣,在他的內心里曾有過“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糾結與搏弈,但經過思考和探索,他終于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找到了自己藝術創(chuàng)造的立足點。他逐漸領悟到古與今、中與西、寫實與寫意、傳承與創(chuàng)新是辯證的對立與統(tǒng)一的關系,彼此是可以融會為一體的,而每一位藝術家在作品中賦予其鮮明的個性,則會使各自的藝術面貌獨放異彩。由此他放開手腳,施展自己的才智,在藝術道路上披荊斬棘,終于別開生面。

圖片資料

在聶危谷的作品中,兼有對中國傳統(tǒng)和歐洲古典藝術的眷戀,更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他筆下的物象是具象的,但他的關注點不在客觀的形,而寄寓情、意于較為主觀化的形之中。教堂、寺廟、佛塔的結構美,被他用草書似的筆墨和油畫般色彩描寫得如此富有意象性,堪稱為寫意色彩的交響樂章。我們不能不佩服他的嚴謹繪畫態(tài)度中的自由書寫精神。從這里不難看出,在聶危谷創(chuàng)造意識中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的巧妙結合,不難看出在繪畫實踐中他作為嚴肅學者和激情藝術家雙重身份的生動體現(xiàn)。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聶危谷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成果,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發(fā)是:中國畫的革新之路是無限寬廣的,固守傳統(tǒng)、墨守成規(guī)不可取,迷戀洋法、數(shù)典忘祖也此路不通。中國畫黑白語言固然魅力無窮,濃郁、燦爛的色彩也可以使寫意的筆墨語匯增添異樣的表現(xiàn)力,從而拓展傳統(tǒng)中國畫的創(chuàng)新途徑。

聶危谷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不斷前行的藝術家,在他智慧的身上和他創(chuàng)造的意象繪畫風格中,都隱藏著巨大的潛力和新的可能性,我們在贊賞和祝賀他杰出藝術成就的同時,也滿懷信心地期待他藝術上的更大成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