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光的藝術(shù):上帝說,要有光

來源: 藝術(shù)銀行 作者:錢倩 2013-02-22

溫·布洛克 《光色抽象系列》  46.64×50.8cm  ©see+ Gallery

封巖  《迷幻的竹子07》  120×90cm  2011年

封巖《迷幻的竹子09》  120×90cm 2011年

安哲賢  《形狀系列#21》  膠合板、鏡子、照明  53×53×10cm  2011年  ©巴黎北京畫廊

光和色彩像是上帝最美妙的造物,燃起了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如果把世界中凝固的實體比作山,那么光和色彩就像是河流。形體的內(nèi)在精神在光的作用下,從清晰的棱角、邊界中釋放出來,不再受禁錮。抽離了形體之后,色彩和光線純粹的融合中體現(xiàn)出的自由永遠是那么變幻莫測而又令人著迷,甚至其本身就已經(jīng)承載了畫面所要表達的一切:美國二十世紀光影大師溫·布洛克的光學攝影彷如融化后緩緩下墜的玻璃顏料;封巖將相機對準那些多彩的在城市夜晚閃爍的霓虹燈管,用他特有的柔軟的方法,直接將之描寫成一組抽象的“迷幻的竹子”;杉本博司在膠片上通電后捕捉到的人造 “閃電”;Walead Beshty將底片在X光下曝光后形成五彩繽紛的奇妙影像……溫·布洛克、封巖、United Visual Artists、Walead Beshty等藝術(shù)家的作品,從捕捉單純的光線和色彩,帶給人們走進一個不再為形體之復(fù)雜所煩擾的世界本原。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