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銀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后來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首,也是影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那蒼?;趾氲某{就如《三國演義》的故事一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中國人民銀行于1990年發(fā)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七組中的一枚銀幣為羅貫中精制銀幣,以此紀念這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小說家、戲曲家和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該銀幣為圓形精制銀幣,含純銀22克,成色90%,直徑36毫米,面額5元,發(fā)行量為30000枚,由沈陽造幣廠鑄造。其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羅貫中造像,背景飾以《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造像,環(huán)刊羅貫中、生卒年份字樣,并刊面額。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并州太原人,漢族,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有特殊貢獻的作家。他所寫的小說很多,都是以亂世為題材,中國歷史上只有七個分裂的時代,羅貫中就寫了其中三個,除《三國演義》外,相傳還有《隋唐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傳》和《三逐平妖傳》等著作,也曾參與了《水滸傳》的編纂、創(chuàng)作。他亦能詞曲,所作的雜劇,今所知者,有《宋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種,后二種已佚去。羅貫中經歷了元末的社會大動亂,目睹現實的紛爭,對人民苦難深重的生活處境比較了解,對他們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認識。他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的動機,一方面“無過于泄憤一時,取快四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當時話本藝術中存在的弊端,為民眾,為說話藝人提供一個好的、方便的說話底本。他從社會的、文學的需要出發(fā),對幾種在民間影響較大的話本小說材,進行了搜集、整理、充實等扎實的新創(chuàng)工作。羅貫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代小說從“話本”階段向長篇章回體過渡的完成,揭開了我國小說發(fā)展歷史嶄新的一頁。
羅貫中銀幣中羅貫中正端坐案邊,執(zhí)筆而書,形象生動飽滿,富于生活氣息。背景選取《三國演義》中主要英雄人物關羽、張飛、劉備等五人縱向而立形象。觀此幣,仿佛看一部悠長的歷史,那無數英雄在漫漫時空中漸漸遠去,一種歷史的強大的吸引力和歷史不可往復的滄桑感,使銀幣顯得蒼涼而深邃。而羅貫中在這些王侯將相、梟雄英偉的歷史長河中,則扮演了一個胸懷偉略、心藏天下的運籌帷幄者。他是一個書生,卻也是一代英雄。他用筆抒懷、述志,成就了這曠世名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