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揭秘收藏市場中的黑馬巴林石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宋永春 2012-12-05

新年臨近,在經濟持續(xù)低迷的背景下,投資者在項目的選擇上更為謹慎,資金的保值和增值成為他們投資關注的焦點。在藝術品領域,稀缺品一直備受關注,最近價格穩(wěn)中有升的巴林石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并且越來越受到藝術品投資和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福黃石是巴林石的一種,福黃石又細分為20多個品種,包括黃中黃、水淡黃等。它是田黃石的姊妹石,在收藏界一直流傳著“一寸福黃三寸金”的說法,其中福黃石印章更是價值不菲。據專家透露,巴林石未來升值空間很大,尤其是巴林福黃石。

揭秘巴林石

那么,何謂巴林石呢?巴林石名稱的由來跟它的產地密切相關。據業(yè)內人士介紹,巴林石是產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右旗,屬含水的鋁硅酸鹽類,是以高嶺石、地開石為主的多種礦物質組成的天然珠寶玉石,其基本屬性是葉蠟石。

巴林石的種類很多,包括巴林福黃石、巴林雞血石、巴林凍石、巴林彩石、巴林圖案石五類。當然,在這五大類里,每一類又細分為很多品種。據巴林韻彩專營店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店里目前已收藏了100多個品種的巴林石。

其實,巴林石的名稱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遷。巴林石最初的稱呼是美石、玉石,后來有人稱呼它們?yōu)樘焓?、蒙古石、滑石、林西石,后來巴林石又被喜愛它的人們冠?ldquo;葉蠟石”的稱呼,直到近些年巴林石的名稱才被廣泛傳播開來。

巴林雞血石是藏品中之珍品。多次在國內參展,譽滿全球,從港澳地區(qū),到東南亞各國,從歐美到東瀛,幾乎傳遍世界,名揚四海。巴林石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以來,一直受到世人矚目。1979年在美國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展覽中,有7件巴林石展品,備受青睞。巴林石作為石文化,內涵豐富,它不僅涵蓋著赤峰地區(qū)遠古文明的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蘊,而且將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上寫下重重的一筆。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采用傳統(tǒng)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分。

福黃石,是巴林石中的精品和名貴石種之一,福黃石又細分為20多個品種,包括黃中黃、水淡黃等。其主體呈黃色,且質地呈透明或半透明之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黃”是“五色之母”,足見“福黃”之尊貴。巴林福黃石與壽山田黃石不相伯仲,被稱為“姊妹石”,其石質地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于一身,可謂珍貴至極,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

巴林福黃石不管是自然觀賞或是制成藝術品,打磨拋光后呈透明或半透明,色澤有淺黃色、油黃色、蠟黃色等,自然呈現油光色。其石質細膩、溫潤、凝重;顏色、紋理和質性與壽山田黃石極其相近。其中,巴林福黃石的雞油黃、蜜蠟黃等特質品種與田黃石不相上下。

巴林福黃石同巴林雞血石等品種類似,是一種變質巖,歷經數千萬年前的巴林石礦一帶火山活動和巖漿充斥巖石裂隙,與圍巖和表土交融凝結和晶化;再經過漫長的礦化反應,加上自然的造化等因素后,形成了巴林福黃石。

福黃石的主要成分是水鋁石并含有一定量的地開石,保留了礦物質固有的黃顏色,并浸入了少量褐石碳礦質等。

市場潛力股

近些年,市場逐漸升溫,各種各樣的石頭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個性和不同的升值空間。被業(yè)內稱為“黑馬”的巴林石究竟有著怎樣的獨特之處呢?巴林石有其自身的亮點:品種豐富、色彩多變,每一種巴林石都有其獨特之處,比如巴林福黃石溫潤通透;巴林雞血石質地凈色艷。

沉寂了多年的巴林石,近些年來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受到投資、收藏愛好者的青睞,使其成為經濟低迷時期的熱銷品,這與巴林石雕刻家的辛勞密不可分。

多年來,楊玉蘭作為巴林石的收藏家,一直領導巴林韻彩的巴林石雕刻,深入挖掘巴林石文化,通過精選原料、設計思路、走高端路線,為巴林石藝術品注入了新活力。

談到巴林石市場走勢,楊玉蘭表示,由于受全球大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今年市場上巴林石的總體價格略有下滑。當然,相對其他寶石,巴林石的價格還處在底部區(qū)域。“現在巴林石價格處于低谷期,也是投資的最佳時期,而中國將近900萬的書畫家品位持續(xù)提高,將是支持巴林石價格上升的最大推動力。” 楊玉蘭如是說。

由于巴林石是不可再生資源,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引起了業(yè)內專家的關注。隨著人們對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升華會導致巴林石需求持續(xù)上漲,名石收藏機構、國外熱錢的介入,更引發(fā)了投資機構對巴林石的長線價值投資。從2009年開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企業(yè)家陸續(xù)進入市場。據專家介紹,巴林石在未來五年將達到需求旺盛期,價格也會因此上漲。

 


【編輯:江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