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2012保利秋拍(五)——“和你在一起”保利之夜慈善拍賣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12-11-17

陳可  《光之二》  2005年作 布面油畫   110×110cm

2012保利秋拍的首賣是由保利當代與元典美術館、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xié)會共同推出的“和你在一起——保利之夜·慈善拍賣”。通過大量的工作,保利當代征集到著名藝術家的畫作,世界頂級紀念款的名表以及紫砂大師的杰作以供現場拍賣。此次活動所得善款全部捐助給《和你在一起》培訓中心,用于完成特教老師的培訓,配合目前有一定規(guī)模的特教中心,定期組織孤獨癥兒童的社會活動。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先天的交流障礙,與遺傳因素、器質性因素以及環(huán)境因素有關,孤獨癥目前仍然沒有找到能完全治愈的方法。但是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往往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曾有專家研究發(fā)現,孤獨癥可能與超常智力擁有某種關系,孤獨癥可以使人更具創(chuàng)造力。一些名人諸如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是孤獨癥患者,他們的孤獨癥可能歸咎于他們的高智商。盡管不善于言語表達,但大多數孤獨癥的孩子都在繪畫和音樂等方面具有超凡天賦。他們的思維豐富而純粹,就像浩瀚的星空一樣,看起來孤獨卻充滿了閃爍的內心世界,等待著有耐心的人去慢慢理解,等待著有熱情的人去協(xié)助表達,等待著有鑒賞力的人去珍惜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盡管現在的社會,對這樣的人群仍舊帶有偏見與排斥,但他們的人生孤單卻不平凡,他們需要一個藝術的平臺,激勵他們創(chuàng)作,并逐漸成為他們成人之后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愛心慈善拍賣,為孤獨癥孩子征集到更多的關注,使他們試著有能力獨立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你,需要你和我們在一起,為這些孩子搭起一個敞開心靈的舞臺,在他們孤獨的人生路上伸出一只手,點亮一盞燈。

宋琨  《南湖——3》  2004年作 布面油畫  180×140cm

秦琦  《三個籃板》   2009年作  布面丙烯   190×250cm

孫宗慰《掀起一角的窗》 1942年作  布面油畫 79×63cm

這件作品從年代看上,應該是孫宗慰結束敦煌之行剛返回中央大學執(zhí)教時創(chuàng)作的作品。畫面中的女性有著古典寫實準確而結實的形體,著力刻畫的柔和的室光,也顯示出極高的造詣,讓我們聯(lián)想起安格爾《大宮女》、委拉斯開茲《鏡前的維納斯》等名作中經典的背影。人物輪廓在光線的塑造下呈現出圖像性與裝飾性的傾向,窗簾與床單的線條也有敦煌壁畫的東方韻味。背景中掀起的一角紗簾,透漏窗外的一抹綠色,看似是背景的一處簡單設置,卻讓我們充滿聯(lián)想,裸女望向遠方的眼神,孤獨渴望的表情,都令畫面呈現了詩意的氛圍。

申勝秋  《在徐悲鴻畫室》  2000年作  布面油畫  130×110cm

丁乙  《十示·2004》  2004年作  布面油畫 80×120cm

八十年代中期是中國當代藝術風氣云涌的時代,藝術家的思想被各種藝術思潮沖擊著、牽引著,丁乙卻在一陣喧鬧與浮躁中選擇了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選擇了用最簡單的線條與最嚴謹的構圖來達成初步想法,力圖將各種人工的痕跡消除掉,實現零度寫作的呈現。“十示”是丁乙作品最重要的符號,作品沒有以歷史文學敘述的形式構建畫面,而是以抽象的方式綜合了生活中的符號與形態(tài)反映城市生機勃勃的變革。他用全世界人都看得懂,而且富有當代性和哲學內涵的繪畫語言來表達藝術觀念。

毛旭輝  《私人空間·紅磚樓夕陽》  1987年作  布面油畫 88×88cm

潘德海  《彩色玉米》  1989年作  布面油畫  69×60cm

方力鈞《Feb-99》1999年作 木質版畫 732×1488cm

方力鈞是中國當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他作品中的“光頭潑皮”形象成為當代藝術經典的符號。但方力鈞指出“光頭”與“水”這兩個意念都很早存在于他的頭腦中,只是光頭被賦予了話語的優(yōu)先權,水則在90年代末才逐漸嘗試實現??捶搅︹x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到“光頭”和“水”是一體兩面的事,光頭代表著他對現代藝術偶然性的欲求,而水則代表著他對永恒的欲求,也是一次從外向內的遷徙。這件作品描繪了一個在水中掙扎前進的光頭形象,這一“潛泳”形象把潛伏的某種預感和征兆用最日常化的場景表達出來,暗含了某種危機感,材質為木質版畫,作為版畫系出身的方力鈞對版畫有著特殊感情,版畫是一種謀求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契合的藝術形式,滲透著藝術家的感性創(chuàng)作與理性操作之間的微妙關系。

馬冰  《北海無聲》  2007年作  布面油畫 192×129cm

 


【編輯:宋林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