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身在此,心穿越 ”劉新惠作品展亮相北京畫院

來源:99藝術網(wǎng) 2011-11-25

劉新惠

展覽現(xiàn)場藝術家劉新惠(中)收藏家王剛(左)馬未都(右)

 

2011年11月23日下午三點,北京畫院美術館“心與古會”劉新惠作品展媒體見面會準時開始。作為媒體,我們很榮幸由劉老師帶著一起看展覽,邊看邊講解,并回答了大家提出來的問題。

 

穿越

 

四十余年來劉新惠從未間斷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他堅持著“向古典要方法、向經(jīng)典要智慧”的理念,筆耕不輟、傾力親為。他一直主張向經(jīng)典致敬,劉新惠更笑稱自己儼然已經(jīng)穿越到古代去了。

 

劉新惠平時很宅,生活在自己的山水世界當中,書畫篆刻是他終身的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人生的方向。在有記者提出他如何駕馭書法創(chuàng)作時,他說自己是個隨性的人,跟駕馭這個詞比起來,追求向往更合適。

 

三分半書

 

劉新惠坦言自己最不喜歡跟別人一樣,三分半書就是自己的創(chuàng)新。三分半書練自己的能力,楷書練自己的心性,繪畫練自己的追求,行草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篆刻讓自己能真正體會到金石的魅力。在訪談期間,劉新惠說自己在創(chuàng)作三分半書的時候遇到最大問題是格調問題,因為所有優(yōu)秀的方法、優(yōu)秀的藝術形式都被前人用過了,我們?nèi)绾文苷驹诠湃说募绨?,寫出屬于自己風格的書法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所以人要先讀書再創(chuàng)作,做到“筆筆有出處,字字有來由”。

 

身份轉變

 

他最喜歡尹秉綬,在自己的心中他才是大師。長期的拍賣及出版工作使劉新惠接觸到大量經(jīng)典藝術品市場的書畫作品,從宋元珍品至近現(xiàn)代名家名作,對前人原作的博覽與研究,成為其藝術理論深化及藝術風格形成之重要基礎。本此展覽既是劉新惠與前人的筆墨對話也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一次少有的身份轉變——由拍賣師向藝術品市場投資評估專家及職業(yè)藝術家的轉變。但是這兩個身份并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成,投資收藏歷練心性、提高眼界,藝術實踐能更快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拍賣市場上,劉新惠說自己是“劉三寸”,看作品的一個邊兒,就知道是誰的作品了。鑒定書畫比學書畫能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做得更好,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如黃賓虹般浪漫中見渾厚,渾厚中現(xiàn)峭拔。

 

劉新惠詼諧幽默的語言引來各位記者們的陣陣笑聲。媒體見面會在溫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了。

 

開幕現(xiàn)場

 

11月24日的展覽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開幕,現(xiàn)場觀眾嘉賓云集,主持人是朱軼,到場嘉賓有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西泠印社錢伯皓、馬未都、王剛、蔡國慶、火風等等。本次展覽由西泠印社、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與北京畫院聯(lián)合主辦?,F(xiàn)場展出七十件作品,它們展現(xiàn)了劉新惠在書法、篆刻、繪畫上的追求與成就。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到12月3日。

劉新惠

藝術家劉新惠在研討會上發(fā)言

劉新惠

王剛為劉新惠展覽留下墨寶

劉新惠

蔡國慶在開幕式上表達對劉新惠老師的敬意

劉新惠

開幕式現(xiàn)場高朋滿座

劉新惠

王剛在現(xiàn)場接受媒體采訪

劉新惠

劉新惠老師在現(xiàn)場接受媒體采訪

 

 

劉新惠

劉新惠老師簡介

 劉新惠

劉新惠老師為自己名字設計的新字體

劉新惠

展覽現(xiàn)場

劉新惠

劉新惠老師作品

劉新惠

劉新惠老師的作品

 

【編輯:曹茂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