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估價8000萬~1億港元)
近期我們報道了香港蘇富比將在10月的秋拍上推出玫茵堂珍藏的第二批拍品。蘇富比中國陶瓷及藝術品部國際主管仇國仕(Nicolas Chow)在公布此消息前專門接受了ARTINFO 中國站的獨家訪問。
說一說10月將推出的玫茵堂珍藏拍品吧。
這一季我們準備的這組拍品規(guī)模略小——41件左右——但和上一季一樣,其中有一些極具代表性的珍品。我們有明清兩朝瓷器工藝巔峰時期的作品,也就是明代的永樂和成化,以及被認為是清代瓷器全盛期的十八世紀初。
明代的我們有一只體型巨大的永樂梅瓶(估價8000萬~1億港元)。在蘇富比過去三四十年拍賣的明代花瓶里,這只應該是上上佳品。首先它比同時期絕大多數(shù)梅瓶都要大,花果紋的畫工精湛。青花厚重有力,有許多凹凸的地方,那是鈷料從釉面上隆起,在表面形成一道非常有力的黑色痕跡,非常有十五世紀初的特征。它的器型也很獨特。造型雄渾,圓弧在肩部,而不是像多數(shù)體型略小的梅瓶那樣在腰部——某種程度上說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男人味”的作品。
另外我們還有一只扁壺(估價5000~8000萬港元),也是永樂的的東西,體型也很巨大。實際上這一季我們特別關注一些體型格外巨大、威嚴的東西,因為在我們看來市場需求是——我們的老主顧和新藏家都是這樣——尺寸干系重大!
所以我們選擇了一些外形很有力的作品,比如這只扁壺。目前已知像這樣的壺舉世只有6件,多數(shù)都在公共收藏里。這一只上一次拍賣是在九十年代初的倫敦佳士得。像這樣的壺——這樣的器型——在拍場上只出現(xiàn)過一兩次。非常罕見。
那么幾件清代的作品怎么樣呢?
最重要還是一件非常巨大的瓶子——天球瓶(估價8000萬~1億港元)——這是你能見到的最大的清代花瓶了。這只瓶很不尋常,有各種瓷釉繪成的桃子——這樣的東西可能有15~20年沒有在市面上出現(xiàn)了。“九桃”的設計傳達的是吉祥、長壽。這是個經(jīng)典作品,在目前的市場上很有吸引力。
顯然這些拍品都是針對目前市場的喜好的,那么估價就顯得有些保守了。
這一季我們花了很大心思在估價上,盡可能讓它顯得更有誘惑力,有兩三位重要藏家已經(jīng)看過這些拍品,他們的反饋讓我覺得,這次的拍賣會很順利。我希望隨著這一季的展開,我們的估價是精心調試出來的結果,從目前得到的反饋看,效果非常好。我我相信世界各地的藏家會有比較平均的表現(xiàn)。
上一次的拍賣得到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結果,但總體上被認為是不滿意的,你怎么看?
我對這一季的拍品非常有信心??匆幌律弦患疚覀円约案偁帉κ衷谶@個門類上的表現(xiàn),你會發(fā)現(xiàn)那時候大家都很艱難。上一季對藏家心理影響最大的時候開拍前幾周傳來Bainbridges拍賣行去年拍出的花瓶買家沒有兌現(xiàn)。一時間大家都擔心最高的那個價格其實不是真的。
就這樣,那些希望收藏這些高端拍品的藏家心想“我要不要跟一些不打算付錢的人競價呢?也許我該靜觀其變”。Bainbridge事件的報道對香港春拍上這個門類的影響非常惡劣。
那件拍品的價格,以及后來發(fā)生的撼動市場,導致冷嘲熱諷的故事,都是很有趣的。
你說的很對——引發(fā)了很多猜測,但其實這是個非常特殊的事件。我倒不是說沒見過拍下后反悔的,但總體來看真的是非常非常少見的,但Bainbridge事件影響了人們的判斷,特別是高端市場。上一季媒體的報道撲天蓋地,幾個禮拜后就要開拍了,你卻聽到紐約的藏家說:“就因為一些中國的瘋狂新人進來了,我就得用高于市場價50%的價格才能拍得下來?”
我覺得自從上一季之后,香港的市場開始穩(wěn)定下來,這是好事。我們看到有一些很振奮人心的交易出現(xiàn),而且在春拍剛一結束就可以賣出頂級的拍品,表明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的。自那以后,我們在巴黎、倫敦都有很好的業(yè)績,我們制定了嚴格的措施來遏制拍下不買或者拖欠的情況,現(xiàn)在看來是奏效的。我們的交易基本上都能準時得到付款。
那么這一季也會采取和上一季一樣嚴格的托管和支付措施嗎?
我們還沒有正式公布相關的指標,不過和上一季非常接近。事實證明它們是有效的,我們會繼續(xù)貫徹下去。
除了玫茵堂,還有那些拍品值得關注?
除了瓷器部分,藝術品方面也有非常引人注目的拍品——雍正帝御璽。這方御璽來自法國實業(yè)家、大藏家愛米爾-吉美(?mile Guimet)的收藏,是其中較小的一件,可以說來歷非常的誘人。2008年我們上拍了這個印章收藏的第一部分——包括8件非同一般的御用印璽?,F(xiàn)在這個收藏還剩下幾件,本次上拍的這件就是其中之一。
有什么特別?過去幾季你已經(jīng)看到,我們推出了一些乾隆帝的御璽。這次是第一次推出他的父親雍正帝。雍正在位時間沒有乾隆那么長(只有十幾年,而后者是六十多年),而且他也遠不像兒子那樣高調。總之他在位期間刻制的印璽要少很多,非常不好找。這是我們第一次向市場推出他的璽。我們制定的估價是2000~3000萬港元,這個價格我們認為還是很保守的。
【編輯: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