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 吳國禎夫婦自用田黃印章一套(11件)
尺寸不一
總重438克 “周彬”款
郎窯組合
在中國封建帝國的歷史上,康乾盛世是最后的一座高峰, 在1662 - 1795這短短的133年間,清帝國的國力達到了空前的強盛,并創(chuàng)造出輝煌璀璨的物質與文化文明。在經濟與財富同樣繁榮富庶的今天,沉珠百年的康雍乾宮廷藝術珍寶,紛紛在海內外重見天日,并受到收藏家們的熱烈追捧,屢屢在藝術品市場上創(chuàng)下令人目眩神迷的價格,仿佛昭示著又一個盛世重臨。
清三代官窯瓷器向來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上的主角,歷久不衰,中外聞名,說明了它永恒的藝術魅力得到了中外收藏家們的認同。其中,雍正與乾隆的作品,一直高踞榜首,而康熙官窯瓷器則相對長期受到忽視。這是由于康熙時期瓷器的燒造時間跨度長,數(shù)量多,藝術風格多樣化,同時也缺乏系統(tǒng)而可靠的分期斷代標準來鑒別,故造成了一些了解認識上的誤區(qū)與障礙。致使對康熙瓷器的收藏鑒賞遠落后于雍乾作品。但是康熙窯實際上是雍正和乾隆窯的奠基石,它承接了明朝御窯廠的成就,發(fā)展并孕育了更多更新的燒造技術與材料,并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出多種嶄新的藝術風格與形式,為清代景德鎮(zhèn)官窯瓷器的制作能迅速攀登上中國陶瓷藝術巔峰,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清康熙 五彩人物故事紋棒槌瓶
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清圣祖仁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在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宮,是順治的第三子,因幼年時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被順治選為繼承人。他八歲繼位登基,在位六十一年,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六十九歲,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這位身上流淌著漢、滿、蒙古三種血液的偉大君主,奠定了清王朝興盛的根基,親手開創(chuàng)了輝煌近百年的康乾盛世,他的文治武功均赫赫有名。他天生體格強壯,精力充沛,曾自言:“朕自幼強健,筋力頗佳,能挽十五力弓,發(fā)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yōu)為。”在武功方面, 康熙帝的第一個偉大貢獻就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中國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時牢固地確定了的。他三征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凰M兵西藏,振興黃教,尊崇達賴喇嘛,護送六世達賴進藏,打敗準噶爾人,為維護西南邊疆的統(tǒng)一,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zhàn),完成統(tǒng)一臺灣的大業(yè)。他在東北收復雅克薩,組織東北各族人民進行抗俄斗爭,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保證我永戍黑龍江,取得了獨立自主外交的勝利,為鞏固東北邊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文治方面, 康熙皇帝自幼培養(yǎng)出來的好學,苦學,博學的學習精神,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康熙除了會幾種民族語言之外,還涉獵外國語言,并精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毛主席曾評價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知識學習的開明君主,他喜歡研究自然科學,對數(shù)學、天文、地理、醫(yī)學、生物學、解剖學、農藝學和工程技術有濃厚興趣,還親自主持編纂了六十多種重要的文化與歷法典籍,如《康熙字典》、《律歷淵源》、佩文韻府》、《清文鑒》、《康熙全覽圖》、《古今圖書集成》、《歷象考成》、《數(shù)理精蘊》、《康熙永年歷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等,其中大約有二萬卷,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財富。他也積極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shù)、幾何、天文、醫(yī)學等方面的知識 ,甚至鉆研和翻譯西洋科技書籍,被李約瑟博士稱為“科學的皇帝”。此外,康熙還修建了暢春園、承德避暑山莊、熱河木蘭圍場,他的孫子乾隆又繼續(xù)興修三山五園(三山: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五園: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也就是頤和園)這樣就把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推到了一個最高峰,清朝園林的興修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文化文明遺產。
康熙大帝的一生,對外武功強盛,寰宇一統(tǒng),疆域遼闊,版圖奠定,民族和諧,國力強盛,經濟恢復;對內文治卓越,重視學術,弘揚文化,編纂經典,為傳承中華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所開拓的宏圖大業(yè),使他載入世界史冊,與同時期的俄國沙皇彼得大帝、法國路易十四大帝齊名,位列名垂千古的名君,堪稱千年一帝。
這樣的一位年僅14歲就親政的偉大君主,他的博大深厚,貫通中西的帝王才氣,以及剛健威猛的性格,無可避免地在康熙瓷器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為了重新認識與發(fā)現(xiàn)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之美,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正觀堂經過精心籌備策劃,并非常榮幸能與保利藝術博物館合作,隆重推出了這個“延薰秀色 – 康熙瓷器及宮廷藝術珍品特展”。延薰秀色這個展覽的名字,其實是來自康熙帝早年在承德避暑山莊中居停辦公的地方 – 延薰山館。這個特展展出了超過百件康熙藝術珍品,主要是瓷器作品,基本囊括了康熙瓷器的所有品種,可謂琳瑯滿目,異彩紛呈,規(guī)模超前,其中包括了幾件從未發(fā)表過的傳世孤品,相信會引起學術界與收藏界的關注。
清康熙 御制珊瑚紅地琺瑯彩九秋同慶碗
“康熙御制”款
康熙官窯瓷器的燒造,于臧應選等人在康熙二十年二月抵達景德鎮(zhèn)御器廠駐廠督造之時而宣告正式開始,在此后大約四十年間,康熙瓷器的制作,無論是在藝術成就上、數(shù)量規(guī)模上、品種花樣上和技術質量上,都達到了歷來的最高水平??滴醮善鞯乃囆g代表作之一,就是富有濃厚的文人氣息的青花瓷,如展品中的青花詩畫《后赤壁賦》筆筒,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以及青花花神杯,這種把詩書畫藝術結合在瓷器上的手法,充分體現(xiàn)出康熙帝重視文教和文人的態(tài)度,以及他本人儒雅的藝術品味。富有鮮活而濃郁的生活氣息的五彩瓷,也是康熙瓷器中的奇葩,這也是一直以來西洋鑒賞家收藏家們對康熙瓷器的主要印象,所以展覽的英文名字是 Shimmering Romance,就是點題強調了這種來自生活中的熱情和情趣,如五彩《西廂記》人物故事棒槌瓶,就是典型作品:一幅家宴圖,一組惟肖惟妙的人物神態(tài),在硬冷的瓷面上卻能營造出一幅溫馨動人的生活畫面,實在是后來的雍乾官樣瓷器所無法達到的一種藝術高度??滴醺G獨創(chuàng)的豇豆紅與郎窯紅,更是聞名遐邇,風靡中外。展品中的一組豇豆紅印色盒,鏜鑼洗及太白尊,都是最常見最典型的代表性作品,而一件器型口徑達22厘米的豇豆紅大碗,則顯示出康熙豇豆紅釉作品的多樣性,是件罕見的珍品;另有一組華麗璀璨的郎窯紅器,則完整而全面地呈現(xiàn)出一直以來頗有爭論的康熙郎窯紅瓷器的全貌,相當難得。到了康熙晚期誕生的瓷胎畫琺瑯器,成為了清代乃至整個中國陶瓷史的一個高峰,在時人與后人的中外有關文獻中,均給予了瓷胎畫琺瑯器的藝術成就無數(shù)高度贊美之詞?,m瑯彩器這種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則在展品中的御制珊瑚紅地琺瑯彩九秋同慶小碗上一展無遺。其他一同展出的各式宮廷禮樂器文玩器物、掐絲琺瑯與宮廷佛造像和宮廷緙絲,也是真實地反映了康熙一朝在富裕的國力和充沛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支持下所制作出來的藝術輝煌,與流光溢彩的瓷器一起,完整地呈現(xiàn)出一幅令人難以忘懷的康熙宮廷藝術長卷。
本次展覽將于4月29日開幕,30日正式對公眾開放,30日當天配合展覽將推出由正觀堂主人梁曉新,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的專題講座。
清康熙 釉里紅牡丹紋蘋果尊一對
“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康熙 松花石雕蒼龍教子松花硯
“康熙年制”款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
“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康熙 銅鎏金“應鐘”編鐘一件
“康熙五十四年制”款
【編輯: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