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手稿》封面
梵高畫作《吃土豆的人》(1885年4月)
《梵高手稿》第299封信原稿
梵高畫作《麥田群鴉》
作為偉大的藝術(shù)家,梵高不只留下了他那些如稀世珍寶的畫作,更留下903封信,記錄了他作為一個“愛自然,愛學習,愛工作,特別是愛人類的人”,那渴望被世人理解的靈魂。日前,《梵高手稿》由未讀圖書推出,精選梵高寫給親人及友人的150多封書信里談創(chuàng)作、構(gòu)思、理念的內(nèi)容,輔之以250多幅作品,讓讀者兩相對照,更深入地了解梵高眼中的藝術(shù)。
1
著迷于描繪底層勞動者
文森特·梵高直到二十五六歲時才找到他的人生使命——成為一名藝術(shù)家。在此之前,他與大多數(shù)年輕人一樣,對未來充滿迷茫。他涉足過藝術(shù)品買賣,還做過老師和各類神職。但即便是早期的信件,也能揭示出某些貫穿了他一生的個性。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總能在風景和自然中尋得心靈的慰藉和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的信,無論寄自倫敦、海牙,還是歐洲北部,都充滿了對周圍環(huán)境詩情畫意的描繪。在他的創(chuàng)作初期,這種田園牧歌般的情愫和虔誠的信仰結(jié)合在了一起(他父親是一位牧師)。雖然文森特最終放棄了他的宗教信仰,但他對自然的熱愛卻絲毫未減?!缎且埂贰惰蟾叩柠溙铩返蕊L景畫如今享譽全球,然而在1882年3月的信里,他曾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他寫道:“我真不是塊畫風景的料。畫風景的時候,總是有些地方畫得太寫實了。”
青年時期,他的另一興趣點是長期著迷于描繪鄉(xiāng)村生活和體力勞動者。在比利時的礦區(qū)博里納日(Borinage),他短暫而尷尬地擔任過傳教士,速寫下了礦工的日常生活場景;這些畫作也是他辛酸地講述礦工艱苦生活的最好注解。他還在凌晨四點出門去觀察拾荒者??梢哉f,梵高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信念:藝術(shù)應當關心現(xiàn)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然而在美術(shù)界,對于他描繪底層勞動者的行為頗有微詞。在1882年4月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梵高曾因不被社會所理解痛苦地說道:“尋找繪畫素材,來往于勞動者之間,反復焦慮著怎么處理模特,身臨其境地去捕捉事物最自然的狀態(tài),是個苦差事,有時候更是臟活累活。”但是他更有自己的疑問:“難道我深入繪畫對象的生活,就是降低人格嗎?難道我走近工人們,走進窮人的房子或者請他們來我的畫室,就是自輕自賤嗎?”
《吃土豆的人》作于1885年4月。這幅作品是梵高的第一幅代表作,也是他自認為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梵高眼中,農(nóng)民才是整個社會最重要的一群人,他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稱贊“他們憑借著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何等榮耀”,并且認為“描繪農(nóng)民的畫就不應該有優(yōu)雅的香氣”。
2
將繪畫作為畢生追求的原因
在這本書里,他沒有被生活瑣事所侵擾,沒有精神的痛苦與壓力。在這里,他只屬于繪畫,屬于藝術(shù),屬于那片金黃的麥田與飛過群鴉的天空。梵高在寫給弟弟的一封信中說:“不管我的畫什么時候會變得好賣,我都不太在意。”在生前少有人認可的他,到死后才驟然成名。這對于任何一位藝術(shù)家而言,大概都是無法消解的痛楚。
在梵高的一生中,盡管作品風格幾經(jīng)變化,但他卻始終受到同一藝術(shù)風格的顯著影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對法國藝術(shù)家讓-弗朗索瓦·米勒的敬仰之情,在他早期的信件和草圖中以及他去世前幾年成就最高的作品中,都有流露。米勒對農(nóng)村生活深情而莊嚴的描繪,對梵高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最后,我們還能在他最早期的書信中,看到他和弟弟提奧之間的情誼。自從宣布成為藝術(shù)家之后,梵高幾乎完全仰賴提奧對他的忠實支持。這份兄弟情誼,是梵高一生中意義最為重大的親友關系,是他情感、思想和經(jīng)濟上的支柱,其重要程度無以復加。1884年到1887年間,梵高與提奧的信件往來并不頻繁。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要依賴提奧提供繪畫費用,非常不自在的梵高和弟弟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1885年,梵高的父親去世;1886年時,他出人意料地去了巴黎,和弟弟住在了一起。但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梵高開始接觸到印象派,繪畫技法也日趨成熟。
1883年時,梵高曾給提奧寫過一封長信,談起了他為什么要將繪畫作為畢生的追求:“我必須在有限的幾年中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創(chuàng)作……我在世上唯一的顧慮就只有對這世界未盡的義務和責任,因活在世間三十載,我還虧欠它一些可以流傳后世的素描和繪畫作為紀念品,不是為了某些特定活動應景作樂,而是為了在畫中表達純真的人性……我的一切作為,都是出于這個愿望。”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梵高一共創(chuàng)作了兩千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九百多幅油畫和一千一百多幅素描和草稿。大概他自己也不曾想到,生前曾經(jīng)無人問津的自己,在死后卻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