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俄烏危機影響,歐洲10家藝術(shù)機構(gòu)決定將從克里姆林宮博物館計劃舉行的一場展覽中撤出各自的借展作品。展覽“決斗:從比武審判到高尚罪行”(The Duel: From Trial by Combat to Noble Crime)因此無限延期。此外,倫敦國家美術(shù)館宣布取消對圣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借展請求,作品《圣家》原本將出現(xiàn)在其4月的拉斐爾大展上。在米蘭,展覽“壯游:從威尼斯到龐貝的意大利夢”(Grand Tour: Dream of Italy from Venice to Pompeii)正在展出,4家俄羅斯博物館要求召回其中的23幅作品。
根據(jù)介紹,展覽“決斗:從比武審判到高尚罪行”探討決斗文化,將展出來自10家歐洲博物館(包括巴黎、馬德里、利茲與維也納的機構(gòu))以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私人收藏的展品,但是由于俄烏戰(zhàn)爭,目前所有借展方都已撤回自己的展品。法國《世界報》表示,原本凡爾賽宮出借了3幅油畫,法國國家圖書館出借7幅紙上作品,盧浮宮則出借6幅藝術(shù)作品以及兩把與展覽有關(guān)的手槍藏品。展覽原計劃于3月4日開幕,但已無限延期。
“決斗”是俄羅斯文學中常見的題材。決斗最初是“神明裁判”的一種。后來,為維護自身或親友的名譽和尊嚴而挑起的決斗上升到主導地位,即榮譽決斗。對于貴族而言,榮譽高于一切,捍衛(wèi)榮譽的方式之一就是決斗,著名詩人普希金就是死于決斗。根據(jù)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官網(wǎng)的通知,展覽“決斗”的核心內(nèi)容本應由歐洲博物館的展品構(gòu)成,后者“由于地緣政治局勢不得不撤走展品”,與此同時,克里姆林博物館正在“努力讓展覽在沒有歐洲參與的情況下進行”。包括圣彼得堡國家圖書館、普希金國立博物館、莫斯科國家歷史博物館在內(nèi)的一系列俄羅斯本土機構(gòu)也在參展方之列。
“我們的參展有可能被當成歐洲各國之間有分歧的一個標志,這無疑會將我們同其他歐洲借展國分離開,”法國文化部的一位新聞發(fā)言人向《世界報》透露,并補充表示,與克里姆林宮的交涉是在“沒有任何敵意跡象”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法國出借的展品已經(jīng)抵達俄羅斯,按照規(guī)定,眼下這批展品會被轉(zhuǎn)移至莫斯科的法國領(lǐng)事館保管。由于目前通往俄羅斯的國際航路限制,對于法國人何時能夠抵達莫斯科取回作品尚不明朗。
對于歐洲多國召回展品的舉動,記者葉蓮娜·卡拉耶娃在俄羅斯新聞社網(wǎng)站上撰文發(fā)問,法國何時能夠歸還莫羅佐夫的藏品。不久前,莫洛佐夫收藏展在法國巴黎的路易威登基金會展出,匯集莫斯科收藏家米哈伊爾·莫羅佐夫(Mikhail Morozov)和伊萬·莫羅佐夫(Ivan Morozov)兄弟在19世紀末的收藏,200件展品中主要包括法國和俄羅斯現(xiàn)代藝術(shù)家的畫作。路易威登基金會聯(lián)合了俄羅斯圣彼得堡冬宮博物館、普希金國家美術(shù)博物館和特列季亞科夫國家博物館舉辦本次展覽,俄羅斯方面借出多件畫作,包括雷諾阿的《珍妮·薩馬里肖像》、梵高《海濱的漁船》和高更《捧水果的女人》等,這批藏品也是第一次在俄羅斯以外的國家展出。
雷諾阿的《珍妮·薩馬里肖像》
俄烏危機以來,展覽“決斗”中被召回的作品并非“個案”。已故法國藝術(shù)家波爾坦斯基的俄羅斯首次個展因為戰(zhàn)爭宣布無限延期,展覽原定于3月14日開幕,而波爾坦斯基的后人已經(jīng)決定撤回展品,將作品運回法國。
圣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也稱“冬宮博物館”)原計劃向倫敦國家美術(shù)館的拉斐爾大展出借作品《圣家》(The Holy Family,約1506—1507),如今該出借計劃已被取消。
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的大展將于4月9日起在倫敦國家美術(shù)館舉行,展覽將回顧拉斐爾短暫但豐富的職業(yè)生涯,而《圣家》本是展覽中最重要的國際借展作品之一。倫敦國家美術(shù)館的一位新聞發(fā)言人聲稱,取消借展請求是該館上周做出的決定,“與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要求歸還展品毫無關(guān)系。”《The Art Newspaper》寫道,俄羅斯與英國政府似乎在當前局勢中就一項議題達成了一致:只要烏克蘭戰(zhàn)爭持續(xù),俄羅斯與西方之間就不應該有國際藝術(shù)品的借展。
《圣家》,拉斐爾
《圣家》描繪了圣約瑟夫和懷抱圣嬰的圣母,他們身處室內(nèi),背后更遠處能看到一篇風景。這種明暗對比顯示出達芬奇對于青年拉斐爾的影響。倫敦國家美術(shù)館的拉斐爾大展原定于2020年10月舉行,因疫情延期至今年4月。在取消《圣家》的展出后,除了英國本土收藏,展覽仍計劃展出17幅來自國際借展方的拉斐爾作品,其中8幅來自意大利,4幅來自法國,3幅來自美國,2幅來自德國。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俄羅斯最大的藝術(shù)機構(gòu)之一,由于俄烏危機,博物館位于阿姆斯特丹與倫敦的國際分館切斷了與圣彼得堡總部的聯(lián)系。
與此同時,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宣布召回在米蘭兩座博物館中展出的數(shù)件作品:米蘭王宮(The Palazzo Reale)被要求歸還提香的《戴羽毛帽子的年輕女人》(Young Woman in a Feathered Hat)等兩件作品,它們出現(xiàn)在展覽“提香與16世紀威尼斯的女性形象”中,展覽計劃持續(xù)至6月5日。
《戴羽毛帽子的年輕女人》,提香
而在米蘭的意大利畫廊(Gallerie d’Italia),展覽“壯游:從威尼斯到龐貝的意大利夢”(Grand Tour: Dream of Italy from Venice to Pompeii)正在展出,4家俄羅斯博物館要求召回其中的23幅作品。畫廊方面表示,這些作品將在展期結(jié)束、即3月27日作品運回俄羅斯。
(本文編譯自《The Art Newspaper》《ArtNews》與俄羅斯新聞社相關(guān)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