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30萬人網友涂鴉30萬只喵星人 走紅網絡

來源:重慶商報 作者:李妍 2015-01-29




日前,一群手繪“喵星人”席卷微信朋友圈。它們因為很萌的外表而獲得人類的信任,這些手繪的喵星人,以二次元動漫風、黑色喵兒風、無厘頭喵風等特色,萌翻不少網友。

據悉,這是一個微信公眾號發(fā)起的“十萬喵星人計劃”,網友以手機屏幕為畫板,不論黑貓或白貓,只要畫出心里最愛的那只貓,就能展示給全體網民。這個涂鴉活動進行了3個月,就已吸引30萬用戶畫了30萬只喵星人。

隨手涂鴉操作簡單

28日,記者也在微信上體驗了一把“十萬喵星人計劃”。在公眾號內打開“畫喵星人”,就會彈出一個畫板。手指在畫板上滑動,繪出自己的作品,然后點擊“上傳喵星人”提交圖片。隨后,會跳轉到一個網頁,可以看到用戶們畫的各種喵星人,并按照點贊的次數列出了“喵神榜”。

在上榜作品中,記者看到有各式風格的喵星人。成都網友蔣曉米曾經學過漫畫,她也參與了這次“畫喵計劃”。蔣曉米說,從網友們上傳的作品來看,獲得點贊最多的作者應該有美術功底,畫一幅畫最多也就幾分鐘時間。

沒推廣,收到30萬作品

活動主辦方靈泛工作室合伙人李翔告訴商報記者,去年10月,他們想做個有趣的活動實驗,于是根據網絡熱點“喵星人”,策劃了這個“十萬喵星人計劃”的活動。

“沒有經過宣傳推廣,原先只期待10萬只喵蓋樓的,可我們沒想到這個活動會火。”李翔介紹,去年12月中旬該活動最火,后臺一天的瀏覽量達好幾十萬。截至今年1月,共收到超過30萬幅作品,網頁瀏覽量達到400萬次。看到活動火爆,在活動期間,李翔他們增加了該計劃的互動性,建立喵星人社區(qū)、建立粉絲群等。目前,他們還計劃把部分作品做成周邊產品,如徽章、布袋等免費發(fā)給用戶。

敘事喵風

我以我手講故事

互聯(lián)網涂鴉中不乏一些神作,比如一張圖片或多張圖片講述一個故事。匿名作者的作品中出現了這樣一張喵星人圖片:冬日暖陽,藍天白云,天上飛機在飛,一個喵星人在家里貓了很多天后,終于出來活動筋骨,做出了剪刀手的姿勢。此外,也有洗澡的喵星人、喵星人騎自行車約會等等,一張圖片就是一個故事。有的故事很無厘頭,也有一些故事很哀傷。網友“neko”畫的喵星人是吐著舌頭,眼巴巴地看著主人。

昨晚記者聯(lián)系上“neko”,她是廣東人,在家里是獨生女,她畫喵星人是為了紀念家里剛去世的貓,那只貓陪伴了她11年。neko在朋友圈中看到該活動后,聯(lián)想起自己的貓貓,就涂鴉了一只。

點贊指數:★★★★

寫實喵風

即使玩也不含糊

寫實派的大神們即使隨便玩玩也絕不含糊。網友“xiaoyy”畫的是一只貓貓思考的側影,神態(tài)到位,細節(jié)刻畫精致,獲得了5730個點贊,榮登“喵神榜”。網友“log”的作品也上榜了,密集的點兒堆積起的喵星人,讓其他網友感嘆。

網友“趙小豆不發(fā)芽”畫的是一只簡單線條的貓貓。“趙小豆不發(fā)芽”告訴記者,她是沈陽人,自己喜歡貓也喜歡畫畫,她參加這個活動是奔著好玩來的,不過看到很多人畫得很用心,所以也很認真地用簡單的筆觸去畫,展示自己的“功力”。

點贊指數:★★★★

黑色喵風

愛看動漫喜歡黑貓

提到喵星人,不得不提黑貓。這類貓貓一般出現在動漫等影視作品中,深受動漫愛好者喜歡。這次活動中,黑色喵風也受到不少網友青睞。胖的、瘦的、斜眼的黑貓都展現其中。

網友“Nar”介紹說,自己是個動漫迷,最喜歡《魔女宅急便》里的小黑貓??吹脚笥讶Ψ窒淼倪@個活動,于是就畫了一只黑貓。雖然以前沒學過畫畫,但平時會臨摹著畫一些東西,畫一只黑貓只需要幾分鐘時間。

點贊指數:★★★

抽象喵風

我的世界你不懂

網友“tong”用一筆勾勒出貓貓的圖片,讓不少網友紛紛點贊。但一些作者的抽象思維也讓作品表現出“我畫的啥,你永遠不懂”。

在活動的“新鮮榜”中,這類“抽風派”畫作不少。網友“宇宙大帝”告訴記者,自己畫的喵星人,連自己也看不懂,“看不懂的作品才是神作”,他調侃說,參加這個活動只為了好耍,像他這樣不懂繪畫的,只能隨心所欲地亂畫了。

點贊指數:★★

專家觀點

走紅藏著互聯(lián)網元素:

簡單、有趣、易分享

互聯(lián)網分析師黃嘉榔介紹,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一款APP或挑戰(zhàn)活動爆紅的背后,都離不開互動性強、有趣、操作簡單這幾個關鍵點。黃嘉榔分析,“十萬喵星人計劃”走紅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喵星人計劃”選擇大家都喜歡或有好感的對象——貓,一下子可以引發(fā)共鳴。比如去年在網上紅過一陣的APP“臉萌”,它的賣點就是“賣萌”,大家覺得有趣也會對之產生興趣。

第二,這種涂鴉的方式很簡單,參與者門檻很低。比如去年在網上紅過的游戲“圍住神經貓”和“2048”,這類游戲操作簡單,網友參與度高。

第三,傳遞的是歡樂。類似的還有微信搶紅包、“逼死強迫癥頭像”等,都是因為有趣才會有那么多人參與。用戶在好玩的心理因素下自發(fā)分享推廣,取得的效果會讓人出乎意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