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香港佳士得推出歐洲私人珍藏重要中國藝術(shù)品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專稿 2011-10-26

犀角雕張騫乘槎水注


 

香港佳士得誠蒙一位歐洲知名收藏家委托,將推出一場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拍。是次拍賣佳作云集,十五件拍品俱為玉雕、象牙雕及犀角雕工藝中的杰出作品,為收藏家窮五十載心血庋藏所得,印證了他對雕工精絕的文房瑰寶情有獨鐘。

 

這場“歐洲私人珍藏重要藝術(shù)品”專拍將于11月30日在香港隆重登場,多件佳作充份展示了這名收藏家對中國歷代文人(尤以十八世紀為然)趨之若鶩的裝飾題材是何其欣賞。此珍藏中的首批玉雕已于紐約佳士得9月15日的專拍中取得空前成功,香港佳士得將再接再厲,推出該系列的第二場專拍,而第三場專拍亦訂于2012年春季在倫敦登場。

 

在眾多拍品中,最為矚目的當屬一件巧奪天工的犀角水注,其題材糅合了中國歷史題材與民間傳奇。這件明末/清初的犀角雕張騫乘槎水注(估價:港幣10,000,000-15,000,000/ 美元1,300,000-1,900,000)刻畫的是一名倚坐槎尾的高士,其神態(tài)栩栩如生。這件雕工無懈可擊的作品取材于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據(jù)載,張騫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完成了兩次無比艱巨的出使任務(wù),故被史家譽為開拓絲綢之路的重要功臣之一。

 

另一件點睛之作是清代十八世紀犀角雕云龍戲珠紋杯(拍品編號2907,估價:港幣5,000,000-7,000,000/ 美元645,000-900,000),它屬于一小批彌足珍貴的犀角雕,其龍紋逼真寫實,與較為工整規(guī)范的仿古之作迥然有別。在中國,龍乃威武好施的神獸,有角的五爪龍更被視為天子化身。此外,龍掌云雨,它每年自冬眠蘇醒之后,即于春分興云布雨,潤澤萬物,稼穡始興。本拍品的云龍自杯底浪花中騰躍而起,在云中穿梭游弋,其身影或隱或現(xiàn),氣韻生動傳神。

清十八世紀白玉雕摩竭魚花插


 

清十八世紀白玉雕摩竭魚花插

 

對傳統(tǒng)士大夫而言,最堪回味者定然是雕工細膩的清十八世紀白玉雕摩竭魚花插(拍品編號2903,估價:港幣2,000,000-3,000,000 / 美元260,000-390,000)。這類題材在中國裝飾藝術(shù)中十分流行,皆因魚龍代表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及從此仕途平步青云。相傳,黃河的鯉魚每年春天皆逆流而上,躍過龍門者即能化身為龍,猶如學者寒窗苦讀,只望一朝高中,即能為官入仕。這類龍首魚身的題材也可能源于佛經(jīng)中的摩竭魚,它原為鯨魚,曾托送數(shù)百佛教徒至彼岸,更舍其肉身供饑民裹腹。由于摩竭魚充份體現(xiàn)了佛教普渡眾生、舍身成仁的情懷,故終能位列仙班,其形象為龍首鯨身,鰭如雙翼,側(cè)有一珠。

 

以珍品象牙雕而言,最讓人引頸以待的是清十八世紀染色象牙鏤雕芝仙祝壽如意(拍品編號2901,估價:港幣2,000,000-3,000,000/ 美元260,000-390,000)。于十八世紀,象牙雕與如意造型的工藝品在宮廷大行其道;但頗讓人意外的是,珍品象牙雕如意在當前市場上卻少如鳳毛麟角。本拍品做工一流,通體細雕各種自然寫實的祥瑞花果,如桃實、水仙、靈芝等,飽含吉祥祝愿。

 


【編輯:易小燕】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