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一個月來,記者對中山市民間博物院進行了走訪調查。在調查中記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以個人藏品為主建立的博物館分成了三種類型,而結局更是各不相同。
在這三種極端中,一大部分的藏家以個人產品建立了私人博物館,他們往往因為興趣而產生建館需求。先依靠財力收集一部分藏品,再以個人博物館的形式加以運營,由于入不敷出,這些私人博物館往往只能靠藏家以其他途徑供血,如個人的其他企業(yè)等,結果往往導致經營困難,最后走入困境或干脆倒閉。這一類的博物館包括紅色軍事文化博物館、蝴蝶博物館、蜜蜂博物館等。
第二類藏家也是以興趣與收藏結緣,不過其巧妙地在個人博物館中融入了自己開辦企業(yè)的企業(yè)文化,將博物館與企業(yè)合并在一起,變成了“博物館中的酒店,酒店中的博物館”。結果這類博物館雖然依靠企業(yè)輸血,但對企業(yè)也有極大的促進,最典型者為龍泉博物館。不過讓人詬病的是,這家博物館是否還能稱之為純粹的博物館已引起質疑。
第三類藏家則與政府相關部門聯(lián)姻,直接將藏品以捐贈的形式托付給政府經營,“所有權在個人,使用權在政府”。在這種形式下,個人藏家得到了極大的解放,藏品展覽也變得更為專業(yè)。然而相關部門并不是對每件藏品都如此感興趣,而藏品也姓了“國”姓,不再是藏家私人的東西。這種類型中最典型的為收音機博物館。
到底怎樣的出路才是民間博物館最好的出路?怎樣才能既養(yǎng)活自己,又不為社會人士所詬病,而藏品還是自己的?似乎很難找到三全之策。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山市共有16家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其中5家為市屬博物館、5家為鎮(zhèn)屬博物館、6家為民辦博物館,而這6家民辦博物館均面臨著經營困難。
收音機博物館名譽館長邱健球稱,民間藏家需滿足六個條件才能有能力建私人博物館。這六個條件分別為有興趣、有知識、有財力、有時間、有關系與渠道、有硬件設施的存放條件。而他稱,大多數(shù)藏家只能滿足其中一部分。在最常見的企業(yè)家辦館中,雖然達到了有興趣、有知識、有財力等幾個條件,但卻缺乏管理時間。而這種依靠企業(yè)來向博物館供血的模式,一旦企業(yè)困難,博物館也會受到嚴重波及,最終的結果只能易主或倒閉。于是邱健球選擇了將藏品捐出,讓政府來承擔運營管理的責任。
但政府部門并非對每種藏品都會吸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個人捐贈藏品由政府扶持確實能更好保證展品完整性,也能更好地進行資源整合管理,但政府部門的財力也有限,并不能無條件接收藏品而展出。“一般而言,藏品必須符合歷史、藝術、科研價值等條件,政府進行評估后才會接納。”這也就意味著,藏品想獻歸國有都有一定的門檻。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并不是每一個藏家都要建立博物館。他建議藏家建館前一定要謹慎,并做好調研和權衡。
對比幾家博物館,記者發(fā)現(xiàn),其實定位是否準確成為民間博物館生死攸關的關鍵。一般說來,民間博物館可分為公益與非公益兩種,而公益的博物館壓根就賺不到錢;非公益博物館雖然會收取一定門票,但由于受眾太少,運營費又高,終至無法經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龍泉博物館為代表的“企業(yè)文化館”卻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該館參觀是免費的,但營造的文化氛圍吸引了眾多人士入住博物館所在酒店。這種博物館與企業(yè)文化相結合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為民間博物館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的出路。由此可見,在建館前選準自身定位的重要性。
在政府支持乏力的情況下,倘若不必要開館的藏家大可以不開館;倘若需要開館,則不妨與一些企業(yè)合作,以藏品與企業(yè)文化融合,開創(chuàng)一種互相融合、自身造血的新模式。或者這些藏家也可以與藏品所屬行業(yè)基金會合作,以文化氛圍與基金會進行良好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