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享受藝術享受生活——魏光慶訪談錄

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 2008-03-04

《藝術經典》:魏老師您好,很高興您能在展覽開幕前接收我們采訪,是想通過這一期雜志,對藝術家在藝術方面也好,在生活方面的,做的更貼近生活。

:你們的雜志現(xiàn)在一期比一期做得好。


《藝術經典》:謝謝,我們一直努力做得更好。今天您的這個“左圖右史”展覽,黃專老師對您的評價是:包含了藝術家對中國兩種文化轉型期無法理清的現(xiàn)實困惑甚至掩藏80年代作品中那種憤世嫉俗的文化情節(jié),黃專老師對您的這種評價您是否認同?

:是的?!?5新潮美術”運動時期,我們這一批藝術家受著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藝術創(chuàng)作實際上是建立在一種思想體系當中的;也就是說,中國藝術家用短暫的幾年時間把西方的現(xiàn)代主義過了一遍;從藝術語言上講明顯有許多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模仿痕跡,但它的重要意義應該是建立在思想體系和精神領域上的;我常說我們這一代人是記憶的一代人,我們經歷著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包括面對藝術上革命和藝術全球化等問題;所以說我們所思考的問題都是無法回避記憶這個層面的,我的作品中很明顯帶有這種傾向,看我的畫冊和文章就會找到這種痕跡;在80年代的作品有很強的存在主義的味道,因為當時一般觀眾很難從視覺上產生對藝術的理解,我們只能依靠文本,借助于哲學來解讀藝術;到了90年代,正好趕上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出現(xiàn),大家所關注的都是當下的問題,中國當代藝術也在藝術舞臺上頻頻出場,因為大家都關注當下,當下永遠存在;而現(xiàn)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國力的爭強,中國當代藝術倍受全球關注。我的作品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切入中國現(xiàn)實的,中國是個文化歷史悠久的國家,文化資源豐富,而文化記憶便是我創(chuàng)作資源的當代開發(fā)。我始終以中國當代社會現(xiàn)實進程為前提,提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當代性基因,從方法上說,對歷史圖像資源的現(xiàn)成挪用構成了我對當代社會問題的視覺表述方式。


《藝術經典》:魏老師,我們在很多評論上都可以看到,《紅墻》這個系列到現(xiàn)在《彩條》這個系列,作品上,可能很多人認為變化不太大,您個人怎么認為呢?

:我認為藝術家的工作應該是針對藝術史發(fā)問才是。80年代受哲學思潮的影響我做了許多實驗性作品,90 年代至今我一直從事波譜藝術,從《紅墻》系列到現(xiàn)在的作品,我始終堅持自己獨特的視覺符號,保持自己作品的上下文的關系,關注歷史,關注當下,讓藝術工作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藝術經典》:那您后來也是延續(xù)這個方向的嗎?

:這是必須的。別人不用看我的簽名肯定會認出我的作品;一個藝術家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他自己的藝術符號是很難的。目前,藝術家是趕在了一個很好的時代,因為藝術深受大家關注;藝術家出好作品,做好展覽尤為重要。


《藝術經典》:魏老師,您覺得您現(xiàn)在到了這個程度,您覺得您成功了嗎?

:我覺得中國藝術的發(fā)展取決于藝術家出好的藝術作品,重要的是要進入藝術史;一個好的藝術家靠守是守不住的,必須不斷的往前走,做出好的作品。


《藝術經典》:您覺得您的藝術生命有多久,您想過這個問題嗎?

:很多人看過我的作品后覺得延伸空間很大,因為我始終是圍繞中國文化資源來延伸的,它可以派生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就像一個大錘壓在一個平面上,其實我作品的平面感覺,就是要把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壓縮到一個平面上。


《藝術經典》:最近最困擾您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一方面要做教育管理,另方面又要做藝術創(chuàng)作,時間上、精力上有些問題,但我的心態(tài)很平和,我沒有很多干擾,我的工作室不會經常來很多人,我也拒絕一些來訪,我能很安靜的做自己的藝術工作。


《藝術經典》:您有沒有夢寐以求,卻一直沒能擁有的東西?

:因為我從小就很獨立,喜歡陽光,我的生活態(tài)度和工作方式,從來遇事都是面對,決不會逃避,我面對我就能夠解決。


《藝術經典》:您覺得您現(xiàn)在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我覺得生命很奢侈。每天開心就行,我不喜歡勞心的事,喜歡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這是我平時的一種工作方法和生活方法。包括今天展出的作品,櫥柜里的很多圖式來源,我就完全暴露給觀眾,我很坦然;我認為當代藝術就是一種態(tài)度。


《藝術經典》:您有沒有收藏別人的作品?

:有,不多。


《藝術經典》:也是出于您自己心里的喜歡嗎?

:更重要一點是對人格的欣賞,人格的魅力會驅使我的一種行動。


《藝術經典》:看的出魏老師您挺享受藝術享受生活的。

:因為我在美院做教書,也做管理,培養(yǎng)了很多學生,他們都很喜歡我,因為我和他們交流的方式永遠是很平等的、敞亮的和互動的。每次我做展覽的時候,出現(xiàn)那么多作品,大家都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平時大家看到我總是在閑聊或在咖啡廳呆著,怎么會出現(xiàn)那么多作品。后來我告訴他們難道你在讀一本書的時候,你要告訴全世界的人你在讀書嗎?我覺得作為一個藝術家,重要的是做好你喜歡做的事,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編輯:劉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