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99ys.com/2015/0606/20150606104706442.jpg)
王鑒《溪山仙館圖》
此畫王鑒自題擬趙孟頫《溪山仙館》圖意,今臺北故宮博物院便藏有一張趙孟俯《溪山仙館》,著錄于《故宮書畫錄》第四冊與《故宮書畫圖錄》第四冊,可茲比較。不過王鑒雖題為“擬之”,卻全是自家模樣,不論是對于構(gòu)圖的處理,還是具體的樹法、苔點(diǎn),以及山石的皴法,已是“爭似無為實(shí)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的境界了。
此畫原為李溥泉、嚴(yán)信厚、錢鏡塘舊藏,“文革”時(shí)被抄,后流入市場。因此畫之精而為《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編者所采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中王鑒第25方“王翚之印”、第27方“湘碧”與落款74“王鑒”便取自此畫,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頁130、132。另,王鑒此畫款為“趙文敏有溪山仙館,此圖擬之。時(shí)甲寅春暮,王鑒。”即甲寅(1674)年仿趙文敏《溪山仙館》,而《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編者在收錄時(shí)將“趙文敏”誤為“董文敏”,故特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