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物流通和藝術品交易市場發(fā)展勢頭強勁,最近3年內共舉辦各類文物藝術品拍賣會687場,上拍文物逾64萬件,總成交額超1125億元人民幣。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魯煒在12日舉行的北京市文物工作會議上透露了上述數字。他表示,2011年北京市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514.8億元,占中國文物藝術品交易額八成以上。北京已成為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后的世界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
文物藝術品交易的興旺帶動了相關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目前,北京涌現了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瀚海等一批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領軍企業(yè)。據悉,截至2012年8月底,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達到116家。其中,具有一類文物拍賣資質的達到42家,占中國內地同類公司總數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民間文物流通市場空前活躍,形成了一批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具影響力的古玩藝術品交易市場,并逐漸形成琉璃廠—報國寺、潘家園—古玩城等幾大古玩藝術品交易園區(qū)。其中,以北京古玩城、潘家園古玩市場、天雅古玩城為主體的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園區(qū),2011年交易總額超過45億元,并成為許多國內外游客必去的“淘寶圣地”。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市場管理處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市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514.8億元,占中國文物藝術品交易額八成以上。2009-2012年上半年,3年內共舉辦各類拍賣會687場,上拍文物總數64.5034萬件(套),撤拍文物2169余件,總成交額達1125.17億元。文物藝術品出入境鑒定完成35.9萬件。
相關報告顯示,隨著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交易量、交易額迅速增大,出現了拍假、假拍等違法經營頻現,倒賣走私文物案件多發(fā)等問題。
針對此,為健全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管理體系,北京市文物局嘗試開展文物拍賣市場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目前已基本建設完成數據庫;多部門共同建設“北京市拍賣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加強監(jiān)管文物拍賣行為;建立文物藝術品評估鑒定機構,健全藝術品產業(yè)鏈;加強行業(yè)組織建設,健全中介機構;北京海關將與文物主管部門建立雙方風險信息交流機制,以及文物鑒定的聯系配合機制。
【編輯: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