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對魯本斯的重新定位:啟發(fā)靈感的肉體

來源:藝術中國 編譯/姜婉婷 2017-12-29


魯本斯,《美惠三女神》(1639-1640),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

—— 伊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系列紀錄片《魯本斯的故事》(Rubens: An Extra Large Story)中,編劇瓦爾德馬·雅努茨扎克(WALDEMAR JANUSZCZAK)糾正了人們對這位藝術家的誤解。魯本斯尺寸龐大而浮夸的油畫對現(xiàn)代審美來說似乎有些難以接受。而在這里,瓦爾德馬為英國廣播公司藝術欄目(BBC Arts)撰寫了關于制作這個節(jié)目的策劃,并展示了兩段關于魯本斯和他的藝術的獨家視頻剪輯,以及包含所有相關作品的畫廊資料。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

制作關于魯本斯的影片這一工作不適合優(yōu)柔寡斷的人,他的藝術在很多方面都充滿了挑戰(zhàn)。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理解他近似瘋狂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他所創(chuàng)作的眾多藝術品。

在無可爭議的藝術家中,只有畢加索能在創(chuàng)作的作品數(shù)量和他使用的創(chuàng)作途徑上與魯本斯匹敵。掛毯,家庭內部裝飾,祭壇,肖像,裸體,風景,神話,各種版畫和書插圖,魯本斯的作品遍及各個領域。

魯本斯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家。他也是一名政治家,一名景觀設計師,一名建筑師。他試圖在這些藝術輸出的途徑中找到一條他自己的道路,就像電影中在沒有地圖又沒有指南針的亞馬遜森林中長途跋涉一樣。

另一個問題就是魯本斯的畫作如此豐腴,在某種程度上并不被現(xiàn)代審美所欣賞。直話直說,他畫中的女人太胖。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魯本斯式女性”這一名詞已經(jīng)進入了我們日常的對話中。當你用這個詞形容某個人的時候,你真正的意思是說“她需要節(jié)食了”。

道恩·弗蘭奇(Dawn French)說:“如果我生在魯本斯作畫的年代,那我一定是他完美的模特。至于凱特·莫斯(英國超模)?她只能做一支畫筆。”

現(xiàn)代的世界,是一個將紙片人一般身材的女孩送上T臺的世界。而魯本斯筆下的女性則被認為是不健康的、松弛的、甚至惡心的形象。這也是我在這部紀錄片中試圖挑戰(zhàn)的一個觀點。

魯本斯筆下的女性和現(xiàn)代女性到底哪個才是不健康的形象呢?是現(xiàn)代社會的節(jié)食和抽脂?還是魯本斯筆下母性的柔軟和豐腴的臀部?而真正的魯本斯是低沉的,這使他比許多人認為的都更加現(xiàn)代。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問題的結局:他筆下放大號的女性形象?這并不是問題的結束,這僅僅是一個切入點。魯本斯筆下女性的身材實際上與神話中女性形象的大小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都喜歡希臘和羅馬神話,但神話形象真的有必要通過這樣一種近似夸張的繪畫形象展示嗎?

一些魯本斯的畫作甚至比房子的側面墻壁面積更大??纯串嬛心切┞懵兜暮陀袕椥缘娜怏w。在其他畫家創(chuàng)作一個倚在床上的維納斯同樣大小的篇幅中,魯本斯創(chuàng)造了成千上萬的人聚集而成的巨大的神話軍隊,他們撕咬著,扭打著,瘋狂地向觀者的方向搖擺。

當我開始制作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對魯本斯畫作各個角落的細節(jié)幾乎一無所知。很少有人擁有足夠高或足夠近的機會去仔細觀摩他的畫。

巨大的神話體系是一回事,而大量過度的天主教因素則是另一回事。雖然這不是一個適合討論英國宗教品味的地方,但我們可以說,過多的天主教因素并不是源自這海岸中本土的東西。

從魯本斯創(chuàng)作的一幅宗教藝術:《哭泣的馬德納斯》中,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魯本斯生來就是個新教徒,一個加爾文主義者。魯本斯的父親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加爾文主義律師,當他們的小男孩彼得·保羅(Peter Paul)于1577年出生時,他異于常人的行為讓魯本斯一家陷入了深深的宗教困境。在這部紀錄片中,你可以了解到魯本斯和德國公主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實際上他父親的行為既不合法也不符合加爾文主義。但它確實對童年時期的魯本斯和他的一生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要理解魯本斯是如何成功地創(chuàng)作出如此偉大的藝術作品的,你必須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看待事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