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振清
采訪時間:2009年11月4日下午3點
采訪地點:798藝術區(qū)白盒子藝術館
采訪人 :尹蘇橋
【編者按:裝置和影像藝術的收藏在國內方興未艾,但是這些新媒介藝術品的收藏和保管方法與傳統(tǒng)繪畫和雕塑有著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的難度,大大制約了國內收藏家們對新媒介藝術品的收藏熱情,就此問題99藝術網專訪了著名藝術批評家,白盒子藝術館藝術總監(jiān)顧振清先生。】
沈少民作品《實驗田1號——豆莢》
99藝術網:顧老師您看目前國內當代影像、裝置等藝術品的收藏處在一個什么狀態(tài)?
顧振清:在06年以前,國內是有一些零星的裝置收藏,一般來說都是藝術家感覺沒法保存,或者是展覽以后扔掉可惜,有一些比較低價的一些裝置收藏。錄像收藏主要是老外在買,一些價格比較高的裝置也是老外在買,國內沒有。
2006年一個展覽,就是利物浦雙年展的中國館的展覽上,三件參展作品都被國內收藏家以100萬,100萬,140萬的價錢收藏,才破了一個紀錄,就是裝置有了真正的藏家,而且出得起大價錢的收藏,現(xiàn)在是一發(fā)不可收拾,裝置收藏在國內也是比較熱鬧。
沈少民作品《奸—X》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是張銳,他就是買了沈少民的《華表座》和孫原、彭禹的《四個老人》,就是死掉的披頭士的四個老人的雕塑,馬上要拿到尤倫斯來展。
99藝術網:收藏這部分作品有哪些問題?如何來里避免?
顧振清:裝置的問題,就是說它的保存和保護,往往比繪畫要困難,技術難度要高。也需要畫廊和經紀人,有更多的責任感和責任心,藝術家也要有更多的責任感和責任心,因為裝置如果壞掉了或者怎么樣,要去修理,或者是修補,這是屬于終生的一個責任。不能說我今天在國外,明天我賣掉了,就自己找人修。實際上在國外很多畫廊和銷售機構會追蹤作品的存放,甚至會自己出機票來修理某個作品等等,這種情況都有。就是作品壞掉了,為了堅持他的信譽,主動幫收藏家修理這個東西。
孫原+彭禹作品
新媒體作品因為它是通過電腦,還有其他電子設備生成,因為電子產品使用壽命有限等等,這里有個更新的問題。更新和養(yǎng)護,都是裝置和繪畫之間的一種不同,大部分繪畫不需要養(yǎng)護問題,因為繪畫比較好保存。但是裝置就不一樣。新媒體,收藏的難度和裝置的一些大作品的難度就更高,因為這次這樣實現(xiàn),下次這樣實現(xiàn)的時候,可能不會實現(xiàn)得一模一樣,所以很多人是買裝置的方案和裝置實現(xiàn)的方式,比如說都顧德新的作品,是一萬個蘋果慢慢地爛掉,或者一堆肉拼成一個畫框,那么你怎么收藏呢?只能收藏裝置的方案理念,收藏實現(xiàn)體制的方式,不可能是永久收藏。只能展幾天就得撤,所以裝置的收藏較以前的繪畫收藏有新的方式,有很多變化,這個變化現(xiàn)在也為收藏家慢慢地適應?,F(xiàn)在收藏家也在變化,甚至有的時候收藏家會收藏一個紙面的方案,而不是完全實現(xiàn)的方案,這樣的情況也有。我覺得中國的藝術家在發(fā)展,收藏家也在發(fā)展。
99藝術網:那么影像呢?
顧振清:影像以前的收藏是有版數(shù)的,一個影像有幾個版,有的是四個版,有的是一個版,有的是十個版,有的還提供了一個版數(shù)以外,比如說錄像帶,迷你錄像帶這樣的東西之外,就是有一些證書、簽名,有的還給碟,當然碟不算是正式作品,不算是母帶。
邱志杰作品《八廓街 閃電》
包括剛才說的錄像,錄像和照片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了新的情況,大家在照片上簽字,在倍特帶上簽字還給一個簽名卡,簽名卡,一旦你的照片壞掉了等等,你的簽名卡還在,那么照片壞掉也沒有問題,照片丟失也沒有問題,可以要求藝術家重出一套照片或者是帶子,因為你有簽名卡,表示你有擁有這個作品的權力,你買作品的時候要問,這個作品有沒有簽名,有簽名卡的話,作品和簽名卡一起買,別到時候作品買了,簽名卡沒買。如果作品沒有丟失的情況,照片損壞的話,會把照片一個角剪下來,可以把照片的損壞情況拍下來,把有簽名的那一角剪下來,然后寄給藝術家,藝術家?guī)湍阒爻鲆粡堈掌K阅阌姓掌蛘呤怯袖浵癜鏀?shù),這個作品保存不好也覺得沒有太大問題,你可以到藝術家的工作室重出一張一模一樣的。
版數(shù)藝術收藏現(xiàn)在變得越來越時髦,因為有一個可印制品,像繪畫,油畫,它是唯一性的,數(shù)藝術,包括版畫也是,這張版畫,比如說畫宋睿小姐,突然發(fā)現(xiàn)MOMA也有,蓬皮杜也有,我也有一個,說明我們的趣味和我的收藏等級和美術館一樣,這是對收藏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榮譽。他特別想知道,我買了其中十分之一版,那么那九版到哪里去了,那幾版如果到了非常重要的人的手里,他會給自己一個自我定位,價值肯定。所以,影像的收藏,裝置收藏,既提出了難題,又開拓了思路,讓收藏的可能性和記錄生活的可能性都大大地拓展了,我覺得是好事。
【編輯:尹蘇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