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城市零件 第九期 零件瑣記 丁凱 優(yōu)雅的質感

來源:《城市零件》微信公眾帳號 作者:董重 2015-08-03

董重按:

城市零件微刊今天開始不定期推出“零件瑣記”,這算是我自己的專欄。城市零件自2006年創(chuàng)辦,已近十年,兄弟姐妹們情深意濃,藝術創(chuàng)作,展覽,喝酒飲茶踢球麻將,結婚生子,缺錢,焦慮,更多的是歡樂。這伙人自然聚集在一起,抱團取暖,為心底里那一點追求自由的感覺,各自努力。

寫城市零件的人物其實特別難,九年來,零件這邦人朝夕相處,已爛熟,零件一多半為80后,對我尊敬有加,尊敬就意味著和我相處時有所保留,當然,這不是故意的,我至今看不透這些兄弟姐妹,不知他們能不能看透我。大一些的夏炎、石羆、李劍鋒、谷旭要好些,但也還是有些不散亮,這不散亮也很自然。我和谷旭處得自然些,我長他一歲,都好酒,零件成立之前便有交情,常一起爛醉,彼此了解。幺哥是我的長輩,人極好,好得我遭不住,我害怕他小眼睛看我的眼神,不舒服,卻不能拒絕。

《優(yōu)雅的質感》是2011年丁凱在成都藍頂美術館個展時受策展人宣宏宇之托寫的,零件瑣記由此開始。
 


種子NO.23 165X65cm 布面油彩 2015

2010年4月,丁凱、董重、李劍鋒在改造歷史展覽現(xiàn)場
 

優(yōu)雅的質感

董重撰文


丁凱學畫,得益于夏炎。


棄物 NO.1 100X100CM  布面油彩 2010 

夏炎大學就讀于貴州師大美術學院,由于專業(yè)課程優(yōu)異且有出色的組織工作能力(曾是貴州師大學生會高級干部),畢業(yè)時順利留校任教。按規(guī)定工作第一年便去貴州東北部的石阡縣一中學支教。那時丁凱在這中學讀高中,估計正在為人生之路彷徨,正好跟著夏炎學習畫畫,也為自己的命運碰碰運氣。其間二人如何相處,夏炎如何教丁凱習畫我沒有細回。后來丁凱考入了師大,算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凍魚 NO.3 180X150 cm 布面油彩 2013

2004至06年夏炎在他工作的貴州師大美術學院旁一條熱鬧的街邊開了一間的名叫"繪點“的酒吧,大學二年級的丁凱因和夏炎的特殊關系,在酒吧擔任吧臺領班,收收錢,分發(fā)一下酒水,還可以使喚幾個服務員,多數(shù)是小女生,也算是個領導。


殖物 no.1 布面油畫 180x150cm 2011

那一陣,谷旭、夏炎和我總是在一起討論藝術人生,“繪點”也就成為一個當代藝術的據(jù)點。以藝術的名義且依杖較厚的臉皮我們經常去“繪點”蹭酒喝,在這里我認識了很多熱愛藝術的憤青,常與我們激烈的討論問題,大家多為酒后亂語。倒是丁凱常來“討好”我們,擅自送些啤酒小吃,不忙的時候,笑呵呵的過來整幾杯,我們總是叫他去放許巍的歌,一來二去,我們便熟悉起來。后來得知丁凱善打乒乓球,并在學校體育館辦的培訓班任教練。我在那幾年也喜歡打乒乓,便讓他陪我打過幾回,丁凱的球打得很專業(yè)的。最近才知道他并未受過專業(yè)的訓練,全是自己練出來的。


凍蝦NO.2 200X160CM 布面油彩 2014

凍蝦NO.2 局部

第一次看丁凱的畫,是在夏炎組織的“漣漪”展上,描繪的是些棍棒狀的人物,看不出什么特別的,他和我打過球,又常在一起喝酒,我也就順便說些搞藝術有前途,堅持就是勝利之類的話鼓勵一下。2006年,我組織成立“貴陽城市零件當代藝術工作室”,丁凱和另幾位剛畢業(yè)的同學不請自來,按他們的話說:我們是糊里糊涂進了城市零件,又糊里糊涂參加一些展覽,再糊里糊涂賣些作品,順便成了藝術家。丁凱畢業(yè)后分配到銅仁師專任教,2006至2008年間丁凱奔跑于銅仁和貴陽,邊上課邊畫畫,有些辛苦。創(chuàng)作上有些輕微的進展,畫了一些山山水水人物鳥獸的作品,有些像夏炎的風格,但色調要沉重些。2009年至2010年,丁凱到北京中央美阮壁畫系進修,壁畫系系主任乃是貴州籍的著名藝術家曹力,我和夏炎也曾在這里混過一段時間,也都是沖著曹力老師去的,我們三人也算是多了一層緣份。這一年,丁凱的創(chuàng)作突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定名為《棄物》、《物像》的油畫作品很對我的味口,鳥獸昆蟲植物自由組合成一些怪怪的形象,精準而又極富感性的筆觸,描摹出優(yōu)雅的質感。我驚異的是丁凱為何突然找到這樣的讓人莫名的感覺。后來看了他在這批作品之前畫的一些鉛筆手稿,多為隨性涂抹,畫得麻麻咋咋,沒有什么邏輯可循,就像是打乒乓球一樣,手感是第一位的,熟練之后,感覺自然彌漫開去……


蟲鳥雜草圖NO.3 140X100cm 布面油彩 2012

受宏宇之托,為丁凱寫篇短文。讓我寫,其一是因為丁凱是最早進駐“城市零件”的藝術家之一;其二,是因為丁凱的作品和我的作品有些相近之處,這種相近其實就是一些莫名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可以觸摸的。仔細閱讀宏宇去年為丁凱寫的文章《視覺的觸須》,光是這題目,就極適合丁凱的作品。讀完之后,自感無從下筆。擇取兩段,我認為這是目前對丁凱的繪畫作品最有感覺的論述:“……在反復的刺探與激勵中,丁凱在霉跡的擴散中靜靜地編織著他的感覺世界,從彩色到黑白,視覺維度的簡化意味著純度的提高,由此而來趨向單純的語言則構成了越來越敏感的視覺觸須,時時地守護著揮之不去的唯美情結。在許多不成系統(tǒng)的手稿和作品中,花花鳥鳥和人都被去除了原本的含義,作為某種特定構成關系的組成元素,他們之間的情節(jié)應照基本上均已斷裂,剩下的只有一種很古典的黑白、疏密關系。丁凱想要的就是這樣的一種“裝飾效果”,他既努力追求構圖上的平衡,也注重傳統(tǒng)意義上的繪畫能力問題。


凍魚NO.13 200X16cm 布面油彩 2015

從彩色的斑點夢境到現(xiàn)在黑白的生物滋長,丁凱一直在找一種繪畫方法。面對那些按下去就到處有反應的視覺觸須,是讓它們在聚合中轉向抽象,在畫面上自由地擴散到每個角落,再等待著經由目光的傳遞在觀眾的神經末稍處增殖;還是繼續(xù)在視覺習慣的“合理性”中尋求均衡,讓彌漫的斑點在虛實有致的具體形象里抒情起來?丁凱還沒有決定,也不可能去決定,他更相信自己手上的感覺,通過理性規(guī)劃來預期作品的結果對他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2011年5月3日于城市零件工作室


蓮蓬NO.4 100X80cm 布面油彩 2013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