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珠三角藝術市場嚴重萎縮 上半年僅5家“舉槌”

來源: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 作者:- 2009-08-28

 

  藝術品拍賣市場“南弱北強”之勢愈演愈烈。近日,最新發(fā)布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在今年春季拍賣成交額中,京津唐地區(qū)和長三角地區(qū)市場占有率達到約65%,而珠三角拍賣公司的金額比例從2008年春拍的2.58%降至目前的0.95%。

 

  早在今年4月就相繼傳來廣東保利取消每年上半年在廣州舉辦的夏拍和廣州銀通拍賣行決定全線退出藝術品拍賣領域的消息。市場的嚴重萎縮導致珠三角藝術品拍賣市場一片“肅殺”氣息。

 

 上半年僅5家“舉槌”

 

  依據報告中提供的數據,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6月30日止,全球范圍內共舉辦中國藝術品拍賣會125場,計362個專場。其中,京津唐地區(qū)舉辦拍賣會的公司包括中國嘉德、北京瀚海等35家,長三角地區(qū)有上海崇源、朵云軒等18家。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此期間,整個珠三角地區(qū)舉辦藝術品拍賣會的公司只有廣州嘉德、廣東中槌、廣東天海、融德國際和中翰清花五家,廣州藝拍、廣東保利、廣州銀通、深圳榮峰等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拍賣公司在上半年都“無心舉槌”。

 

  “大環(huán)境肯定是主要原因,去年秋天始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影響很大。”作為深圳唯一一家舉辦春拍的公司,中翰清花總經理劉沫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年來,珠三角藝術品拍賣市場一直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地。金融危機一來整個市場就更冷了。

 

  專家分析:“這一現象主要源自金融危機引發(fā)的一系列藝術市場反射行為,賣家惜售而買家購買力下降、出價謹慎,導致藝術品市場投資行為直接減少。珠三角地區(qū)大部分是三來一補企業(yè),影響尤其大。”

 

  “舉辦一場拍賣會,從征集、篩選拍品、到訂場地、召集買家、制作畫冊,需準備至少半年的時間。珠三角藝術品拍賣市場本來就弱,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需承受更大的壓力。”深圳榮峰拍賣行是深圳較早涉足藝術品拍賣的公司,7月26日,該公司剛結束夏季藝術品拍賣,董事長、國家注冊拍賣師張京告訴記者,舉辦一場拍賣會光成本就將近百萬,很多藝術品拍賣公司頂不住壓力,只好取消夏拍,甚至退出藝術品拍賣市場,通過其他的常規(guī)拍賣來維持公司運作。

 

  記者了解到,深圳目前從事藝術品拍賣的公司僅深圳榮峰和中翰清花兩家公司。而深圳誠信德自2008年春拍、深圳藝拍自2006年春拍后都不曾涉足該領域。據了解,珠三角曾有近百家拍賣公司從事藝術品拍賣,但由于市場基礎薄弱,有1/3處于虧損狀態(tài),多家公司取消拍賣并已退出藝術品拍賣市場。

 

 專業(yè)人才匱乏

 

  “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其實聚集著實力雄厚的買家,但這些買家會習慣性地去北京、上海等地購買。究其原因還是對珠三角市場沒有信心。”總部設在深圳的天祿琳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的藝術品交易中心,與拍賣公司和畫廊有諸多合作。該公司負責人葉強認為,目前,國內藝術品拍賣公司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這些公司集中了國內最優(yōu)秀的資源,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會聚集于此。

 

  其實,南弱北強局勢早在2006年前已成定局,至于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面。中翰清花總經理劉沫林的觀點是:“珠三角地區(qū)雖然經濟發(fā)達,但其文化底蘊與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相比明顯不足,這直接導致了其市場基礎薄弱。而更為關鍵的是專業(yè)人才極度匱乏。拍賣行從業(yè)人員對藝術史缺乏了解,在藝術品的鑒賞力以及專業(yè)性的操作能力等方面嚴重不足,令客戶無法產生信任感,導致了在征集拍品、策劃活動、與買家賣家互動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直接結果是該地區(qū)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冷清。”

 

  廣州嘉德市場部經理郭維洪持同樣觀點。他認為,拍賣在哪拍都一樣,但前提是必須有支高水準的專業(yè)隊伍。“征集到的拍品質量是否過關、是否符合市場和藏家的需求,這都需要從業(yè)人員把關,如果達到了這兩個標準,買家、賣家自然會吸引過來,形成集聚效應,拍賣市場才能產生良性循環(huán)。”

 

 等待市場成熟

 

  珠海古元美術館館長包澤偉曾見證了1992年在深圳舉行的藝術拍賣品第一槌。17年來,他一直關注珠三角地區(qū)藝術品市場的發(fā)展態(tài)勢。對于此次珠三角在2009年春拍中“差強人意”的表現,他則用“靜觀其變,加強修養(yǎng)”八個字進行了概括:“這說明珠三角市場進入了調整期。在這個階段,買家和賣家都更加理性,藏家一方面增加藝術修養(yǎng),而賣家也將去除先前的浮躁之氣,對作品精益求精,只有這樣才能讓市場成熟起來。”

 

  葉強認為,珠三角區(qū)購買能力強且毗鄰香港,有利于國際市場的開辟,具有京津唐和長三角地區(qū)不具備的優(yōu)勢。目前最關鍵的是要引導消費、營造藝術文化氛圍,關注藝術品的人多了,市場自然也就形成了。“買賣藝術品的人在哪,市場就會在哪。”

 

  榮峰董事長張京則顯得較為樂觀。因為不忍心放棄多年來積累的藏家和畫家資源,深圳榮峰頂著壓力,于7月26日舉行了“2009夏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千萬的成交金額令張京一解去年秋季以來的沉悶之氣。讓他尤為高興的是,此次有很多新買家介入,且多數來自深圳本土。“多年來,深圳一直留不住好東西。以前,辛辛苦苦征集來的拍品,大都被外地人買走,然后再去北京、上海賣出高價。這次,深圳買家的介入,讓我對深圳市場的發(fā)展又有了信心。”張京說,深圳在藝術品市場還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tài),現在最關鍵的是培養(yǎng)深圳人的藝術品收藏觀念,通過多種文化活動的舉辦和拍賣行專業(yè)人員的努力,營造藝術品收藏氛圍,將市場慢慢地培育起來。

 

附:各地區(qū)藝術品拍賣成交額

 

  及2007年至2009年成交比例

 

  地 區(qū) 09春拍

 

  成交總額 09春比例 08秋比例 08春比例 07秋比例 07春比例

 

 ?。ㄈf元)

 

  京(津) 360791 52.40% 44.56% 42.94% 42.17% 41.27%

 

  長三角 80803 11.74% 8.92% 8.20% 18.14% 7.91%

 

  珠三角 6558 0.95% 4.44% 2.58% 2.41% 1.75%

 

【編輯:虹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