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當代藝術大勢已去?拍賣行開始走“平價”路線

來源:藝術眼 作者:王昱臣 2009-08-28

 

 

 

   拍賣行新策略

 

        經(jīng)過5個季度的收縮,藝術市場最終出現(xiàn)了一些積極的信號。Artprice指數(shù)(全球藝術價格指數(shù))取得了進展,在2009年第二季度后,自2008年初超過30%的持續(xù)下跌,總算有了4.97%的上揚趨勢。在2009年期間逐步復蘇的經(jīng)濟(非常緩慢的經(jīng)濟增長,例如德國和法國),激起了藝術市場玩家的斗志;并且從第一季度末起,AMCI藝術市場信心指數(shù)增加了20分。

 

        由于金融危機的加深,2008年秋拍購買率下跌為45%,拍賣商調(diào)整了經(jīng)營方式——較少的拍賣品,更低的報價,無擔保(除非是在真正特殊工程的情況下)。這個策略在2009年上半年購買率已下降到40%之際似乎發(fā)揮了作用,2008年秋拍售出的拍賣品只有44\%超過了預期的低估價格;但價格估算的修改使2009年初的藝術品銷售額提高到了49\%。

 

        在此情勢下,拍賣行開始走“平價”路線,在2009上半年售出的拍賣品中,79\%少于5,000歐元的價格,而2008年同期只有73\%的比率。

 

    當代藝術大勢已去?

 

        而藝術品中受削價影響最大的似乎是油畫與多樣性作品,在2008的價格分別收縮了31\%與41\%,并在2009年的第二季度上半年持續(xù)下降4\%與5\%,兩者都回到了2004年的價格水準。

 

        戰(zhàn)后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價格持續(xù)變化,在2009第二季度已經(jīng)分別下跌了9\%和4\%。在2005至2008年間,一度最“熱門”的這兩類藝術版塊,在金融危機下受到的影響卻是最直接的,曾經(jīng)一度在拍賣會上人氣居高不下的當代藝術好景已不在。

 

        紐約市場的藝術價格在2008年猛跌27\%(即從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平均每季度收縮7.75%),終于在2009第二季度增加了10\%。

 

        這些良好的季度表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拍賣行采取的新戰(zhàn)略,我們將等2009的秋拍數(shù)據(jù)出來后再下定論,上述這些數(shù)字代表了真正的復蘇或只是一個短暫上升還有待商榷。

 

        雖然同90年代初藝術市場的崩潰情況在架構上截然不同,但那次的劇變卻在隨后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價格激增。從1990年到1992年,藝術作品的價格下跌了44%,直到1995年出現(xiàn)了三個季度的連續(xù)上漲情況。

 

【編輯:虹汐】

相關新聞